自媒體作者都想過的問題:寫作到底是要出於本心,還是迎合大眾?

為什麼那麼多優秀的人會在洗澡時靈感突發,而換成自己就不靈驗了?你不得不質疑,原來上帝也是看人下菜,常常把運氣、靈感這些美好的東西拋給同一個人,總讓另外一些人備受冷落。


自媒體作者都想過的問題:寫作到底是要出於本心,還是迎合大眾?

雖說運氣總為那些有準備的人準備的,可如果你不專注當下的事情,而一味盯著結果,過分在乎取捨,常常事與願違。

有句話怎麼說,“你追錢,追不上錢;錢追你,跑不掉。”這個道理無論用在寫作上、還是做事上,同樣有效。

哲學大師周國平的文章寫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在眾多的兔姐妹中,有一隻白兔獨具慧眼。她愛自然之美,尤其喜歡皎潔的月色。每天月上梢頭,她都會來到林中的草地,一邊漫步,一邊欣賞如水的月色。在她的眼裡,無論月圓月缺,陰天晴天,月亮都各具特色。

天上的神仙聽說後,召見了這隻兔子,並且向她宣佈一個決定:就因為你對月亮如痴如醉,從今往後月亮就是你的。”從此,白兔一如既往去林中賞月,可她恬靜閒適的心情一掃而去,心裡想著:“這月亮是我的。”她就像財主守護財寶一樣,緊緊守護著月亮。

偶遇陰天或者月缺,她都會極度的恐慌,生怕別人搶走她的月亮,患得患失。時間一長,這隻白兔受不了,跑去拜見神仙,請求神仙收回封賞,讓她回到從前無憂無慮的日子。

自媒體作者都想過的問題:寫作到底是要出於本心,還是迎合大眾?

當一個人極力想把事情做好,有了明確的目的,就會出現這種狀況。

這是表象,真實的情況是,你的努力和付出,影響到身邊的人,這時外界就會在你身上貼一個標籤。因為這個標籤的存在,你做事的方式和心態,就被侷限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為了標籤,也為了這份榮耀,就會丟掉主見,去迎合別人。

一個月以前,我做過一個決定:暫停日更,把重點放在文章的打磨上,看能不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寫出對別人有用的文章。並且從“寫我”的侷限中跳出來,把日記格式變成敘事格式。

我停筆一段時間,希望通過思考獲得某種啟示。就像某些高人閉關修煉,以此達到某種頓悟。在這個過程中,我回顧、我反思、我總結、卻無法形成一個系統的結論。人在停滯中思考,就像漂浮在空中的氣球,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就像無根的稻草,反而會更加迷茫。

斷斷續續寫出幾篇文章,有點像擠牙膏,字句斟酌。寫一篇文章需要好幾天時間。從選定標題,到列提綱,到最後的下筆。然後修改,再修改,最少需要兩天時間。雖然花了不少時間,和之前寫過的文章對比,並無太大變化。

寫得少了,修改多了,深入思考的機會卻變少了。不必急於每天寫作,也就不必急於每天搜腸刮肚尋找素材,像看書、有意識地捕捉生活靈感的機會也少了。人舒服了,產出明顯下降。

自媒體作者都想過的問題:寫作到底是要出於本心,還是迎合大眾?

人為設置很多條條框框,一味考慮對別人感受和體會,會因為患得患失,而忽視自己真實情感的表達。最終寫出的東西,都成大眾化化的,普適的,甚至早就存在。

創作和寫作最本質的區別是,創作按照大眾要求生產出符合大眾口味的文章,而寫作完全是個人事情,旨在自由表達,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我屬於後者。

近一段時間,一個最大的領悟是,越來越不會寫東西。一旦寫作的重點不在寫作本身,而是老想著如何寫出一篇被別人廣泛認可的文章,常常事與願違。一方面想壓制一些東西,一方面又想接近大眾化的正確。就像演戲,生怕自己演砸,到最後卻演得不溫不火、不倫不類。

前段時間,看史鐵生的文章,他提出一種觀點:寫作就是自我表達,是與自己的靈魂對話,沒有必要通過模仿成為別人眼中的文學。寫作一旦套上文學的光環,就失去自主性。就像一個待嫁的姑娘,裹上華麗的袍子,成了別人的新娘,反而不是自家的女兒。”

按照史鐵生的說法,我們這些寫作的人,有點像拙劣的畫家,畢生都追求讓自己的畫看上去更逼真,更接近實物。而忘了真實目的,是通過畫表達一種自我的情緒,挖掘生活內在的意義,對於美別具一格的理解。讓美接近靈魂,而並非接近真相。

自媒體作者都想過的問題:寫作到底是要出於本心,還是迎合大眾?

喬布斯有一句名言:“大多數時候,用戶沒有看到產品之前,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按照自己想法創造自己認為美的東西,用戶用了,自然會買賬。喬布斯這句話,給所有創造者一個洞見,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一個好的產品出來,先不要在乎外界需要什麼。

在保留文章主旨的基礎上,在反饋中逐漸完善。有時觀眾或者讀者未必全對,文章寫得好不好,自己是第一個讀者,對文章的理解也最透徹,當然自己也是最好的編輯。聽取別人的反饋有必要,修改有必要,但沒有必要逐字逐句斟酌,容易過度擬合,反而困在各種邏輯裡。

所以想要寫出好文章,不在於你是否日更,或花大量的時間打磨,而在於你是否為自己寫作。暫不考慮條條框框,不考慮是否有用,往往才能自由發揮,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人活著,哪能事事都有目的?哪能事事都考慮別人?

有時純粹好玩,純粹喜歡,被吸引去做的。出於本心而不是出於目的,會讓我們更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