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百问百答|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为何需要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两周?

经过2个多月的奋战,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继续积极向好,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但全球疫情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推动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了解中国抗疫过程中所采取的举措和办法,促进增信释疑和互学互鉴,我们推出“百问百答”系列,聚焦国内外抗疫过程中广受关注的问题,力争从比较中理解异同。我们真诚欢迎大家评论、提出问题和提供更多的见解,我们会在过程中予以完善。

问: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为何需要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两周?

答: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以下简称《方案》),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标准是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同时,《方案》建议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两周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需要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两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部分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体内仍然存在少量病毒。根据目前流行病学观察,当病毒在处于潜伏期时,感染者通常不会表现出相关临床症状。部分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虽然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或者消失,但是体内仍可能存在少量病毒,机体仍处于一个病毒清除的康复过程。出院后继续隔离观察两周,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复阳”并控制传染源。

二是核酸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由于新冠病毒的自身特点、检测试剂盒的稳定性和标本采集、运输等方面的原因,患者核酸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情况。此类患者隔离观察两周,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可及时转至定点医院进行复诊,避免疾病传播。

三是避免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其他病原体风险。患者出院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如果在恢复期内不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和检测,可能会有感染其他病原体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