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同学卖保险,不断向我推荐,都是知根知底该怎么拒绝?

星诚140281240


抱歉,有点懒得打字了,给你一篇我写过的文章,可以看看,然后跟你老同学推荐时讲的内容对比下,看是否能理解吧,或者可以让他一起看看,有问题欢迎私信留言,我尽力帮你解答。


理解了保险的意义和功能,接下来我们来弄明白配置家庭人身保险的基本逻辑。

有些人会有疑问,什么叫基本逻辑?我买保险就是为了将来发生风险时理赔,买到合适的保险到时候理赔就完了,为什么还要懂逻辑,我买你赔就完事了,整这么麻烦。

那么我们回忆下当初代理人都是怎么给我们说的:什么有病管病、没病养老,还有保证续保、保证理赔,重疾险可以当医疗费,出院时医疗险报销,拿回重疾险的钱进行康复,老了还能养老,说的天花乱坠,仿佛买了保险就可以无所不能,事实真的如此吗?接下来由我带大家走一遍保险的真正作用和功效,配置保险的基本逻辑。觉得靠谱,早点给个关注,转发下给更多人知道,觉得不靠谱直接关掉,当然坚持写这么多,我也希望能帮到人,也希望有人能留言提下问题和要求,废话不说了,直接正题。

第一步,预算先行买保险先看预算,我们买房买车都还要做到心里有数呢,你总不能走到4S店看上哪个车就买那个车吧,也不可能跑到售楼大厅直接拍钱拿房子吧,怎么到了买保险就不算下小账呢?

其实买保险跟买任何商品一样,我们都应该估算下家庭稳定收入,做出预算,预算多少就买多少,那么预算多少合适呢?要以交得起,交的下去,不影响家庭正常生活为准,并且要考虑到未来2-5年的家庭规划,比如工作调动、创业、子女婚假、买车买房等等都要有所考虑,毕竟保险不是买个几年就够了,而是要持续的交20年30年50年的,我们也是为了家庭兜底的,保险考虑的也都是最坏的情况,很多保险责任一旦出险,就意味着你未来保费能不能交,收入还有没有的问题,而且未来的保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医疗险目前是每五年涨一次,其他基础医保也在涨,我认为最终全家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7%-8%左右,并且持有定期保险,既提高了保额,也保证能在更好的保险出现时随时替换掉,而不心疼浪费的保费,要知道10年前的重疾险保的病种少,保额低保费高,医疗技术也限制,很多保单放到现在很多人都说是垃圾一样的存在,但当时不也是卖的很香吗?

所以我们买保险也要有瞻前眼光,只有当身体发生问题或出现住院及体检记录不良时,才需要停下来,没有任何保险是需要我们一成不变的。

最后,确定好家庭预算后,只需要按照险种搭配,把必买的先买了,然后按照配置顺序依次购买,当预算花完了,就停止下来,不要过于焦虑谁少了什么,我们买保险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而不应该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觉得保障不够的,可以增加收入后适当加保。

最后给一点小贴士:配置保险时可以适当延长保险买入时间,把一年的保费分散在几个月里,比如全家年收入10万元一年保费也就是7000-8000元左右,那么分摊在小半年里,每个月交那么一千几百的,这样就不会对家庭生活造成影响,让保费变成家庭里柴米油盐水电暖一样的存在。

第二步,险种搭配买保险就是买险种,儿童只需要买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成年人只买医疗险、重疾险、寿险、意外险;老人只买医疗险、意外险。我写的这个保险购买顺序也是有逻辑的,险种搭配是按照健康告知的严格程度排列的,首先全家人要购入医疗险,是因为医疗险的核保是最严的,住过院、体检时、长期服药时,甚至身体有病但并没有医疗记录的也有可能被拒保,加上既往症(1、投保前有病、且治疗未间断;2、投保前有病未治愈;3、投保前有病,未就医但以普通人常识应当知道)不赔,会对我们未来的保障造成风险,所以并不是投保了几年没生病就浪费了钱,而应当庆幸多健康了好几年。

然后是家庭顶梁柱的定期寿险60-70岁,要知道顶梁柱在,家就在,一旦扛着家庭收入的人倒了,家也就垮了,只有寿险责任,才能让我们的家人在巨大的悲痛中,依然能稳步走下去。

接下来是重疾险,负责收入补偿,事实上很多家庭都是先给孩子买的,买完后发现大人的更贵,买不起了,于是就停住了,每个家长都爱孩子,买保险时都希望先给孩子买上,觉得反正我都活这么久了,也没啥事,孩子还小,先给孩子买上吧,但偏偏在买保险这件事上,我们家长一定要做到三点:自私、小气、冷静,自私让我们能做到先保大人再保孩子;小气让我们能货比三家买到最适合的保险;冷静才能不花冤枉钱,未来发现买错了退保是麻烦事,最怕的是出险才知道买的保险并不保险。

最后是意外险,放到最后是因为意外险保费低保额高,几乎不限制什么购买条件,只有一些高危职业需要注意。这里提醒下家庭年收入低于30万的不要随意买一些返还型意外险,所谓的交10年保30年,到期返还你保费还多给20%什么的,其实都是用的你的钱去投资了,而给你的保障还不如市面上二三百的综合意外险好,性价比极其差,而且一般保险责任还限制了很多高危职业和出租车客货车司机等,真发生理赔时找谁去?

所谓的百万身价也只是在私家车上才能体现,下了车也只有十分之一的保额,如果是以驾驶为职业的一律不赔,买了这类保险的一定要记得翻开保单好好看看保险责任和免责,结合自己的职业确认下是否在保障范围内,别最后说理也找不到地方。啰嗦一句,有人会说不同的人配置不同的保险,不要一味攻击保险,你觉得没用不代表别人不适合,我这里还一句话,同样只保全残和身故的消费型驾驶私家车意外险保额100万,你觉得卖100贵吗?

第三步,杠杆率,为什么不提倡老人购买重疾,为什么不提倡购买返还型保险,就是因为这类保险并不保险,翻开保单看看重疾险、寿险、意外险保的那些情况,有哪一个是我们想碰到的,又有哪一个碰到后还有信心回到正常生活,一旦出险,唯一给我们安慰的,一定是一笔很大的保额,让我们有信心度过余下人生,安排好家人的生活,不给亲人添加负担,而现在很多人给孩子买返还型保险,20万、40万的,明明只用一部分保费就可以买到100万、200万、300万的保额,却总是在顾虑钱不返还就浪费掉了,不保终身孩子老了怎么办。我们就不该想想如果孩子没事,等他老了都是60年后80年后了,那时候还需要我们操心吗,几十年后的几十万有什么意义?万一孩子发生风险,你拿着20万40万的又能起多大作用呢,要知道孩子的定期重疾保费之所以一千多就能买到100万甚至200万,就是因为他的风险低啊,难道你以为保险公司是开慈善堂的?同样的保额你给你自己买下试试。同样,孩子发生风险,那么作为大人你能继续工作吗?孩子的重疾险保费低保额高,可以弥补大人的收入和孩子未来的保障,因为孩子罹患重疾最坏的结果就是父母停止工作,赔孩子治病康复,而孩子要丧失学业,失去生存技能和健康身体,上百万的保险金这时可以帮助孩子安排好人生,是对现在的孩子家长和未来孩子人生的收入补偿啊!

最后我们来梳理下,一个家庭顶梁柱配置完人身健康保险后的保险顺序。

假设郭某鹏,男,30岁,家庭年收入20万,给自己配置了百万医疗、重疾险50万、定期寿险100万、意外险100万,年交保费7500元,35岁时因为疾病发生门诊检查,检查结果是重大疾病里的癌症,然后发生住院,花费了30多万医疗费手术费后出院,出院后定期去医院做检查,并进行化疗,长期服用一些特效药或靶向药,几年后癌症复发,继续治疗无效后身故。

那么我们来算算保险在里面起的作用,先由百万医疗前7后30天门诊险顶上,这个时候有一万免赔额,但是随着门诊检查发现是癌症后豁免了,然后由百万医疗垫付住院费、手术费等等,出院后检查、特殊门诊、院外服药由百万医疗顶上,在治疗过程中(一般手术后)拿出了病理报告(某些疾病治疗后180天)时由重疾险理赔50万,同时触发被保险人轻症或重症豁免余下保费,癌症复发时由二次癌症或多次赔付理赔50万,最后身故时由寿险再次理赔100万。

郭某一共获得的理赔有重疾险2次100万、定期寿险100万,同时豁免了所有门诊费、治疗费、手术费、化疗费、购药费共计近百万元,而保费只交了37500元。

有人会说你这个是最理想状态,我们这里不讨论这个,我们讨论的是保险的逻辑,就是首先入院时那些无法承担的大额医疗费由医疗险垫付,而我们不用四处借钱卖车卖房,然后理赔重疾险作为生活费和康复费支出,代替收入,我们停止工作,花着重疾险的钱养病,万一复发了,有癌症二次赔偿,这个时候一般治愈率不会太高了,但医疗险依然会继续帮我们垫付和报销医疗费和购药费,我们可以平和的安排自己的人生,这2笔钱可以用来还房贷还债,也可以完成一些人生遗憾,最后我们可以把寿险100万的保险金指定受益人给想给的人,然后平静的离去,没有负担,没有债务,老人的赡养,配偶的生活,孩子的教育成家,家里的房贷欠款等等都有了着落,这个才是保险的基本逻辑。

而不是什么重疾险确诊即陪,医疗险保证续保,保险买终身的到了60以后还可以养老,那些只是销售话语,如果卖保险的人跟你这么说,你就问他你敢录像让我保留证据吗,毕竟我全家一年几万保费,一交几十年,未来的全家幸福和人生交给你了,你问他敢吗?

小贴士:儿童重疾险里投保人豁免真的意义不大,一般不建议附加, 其实就是对被保险人的剩余保费附加了一个投保人定寿,随着剩余保费的减少,投保人豁免意义越来越小,不如把保费加到家庭责任里,由投保人买一份定寿,寿险的核保和健康告知比重疾险还宽松。

买保险一定要记住,优先购买国家医保,然后凡是我们能自己承担的风险一定优先自己承担,除了保险责任里的赔偿金,我们不拿保险公司的每一分钱,预算充足再考虑转嫁风险,自己承担不了的风险一定要买上,因为除了你自己,你依靠不了任何人,十年前钱还好借,在今天家家户户都用花呗、信用卡和还房贷的时候,你真能借的到救命钱吗?

重疾险一定是先保额后保期,保额足够后预算有的情况下增加保期,但不建议终身。省下来的钱可以作为每年的体检预算,还有孩子的教育、家庭旅游、养老规划,想理财还有基金、股票、房产、投资创业等等。

最后感谢互联网让保险能过滤掉各种附加费(管理分红,提成,各种活动聚餐,旅游,礼品等等),真正实惠有保障的保险能走入千家万户,很不厚道的感谢一下新冠状病毒肺炎这次疫情,让公立医院的改革能回到真正普惠百姓的角度,否则普通医疗险都是公立医院普通部,而国际部、私立医疗都属于高端医疗险,随随便便几千几万的保费,我们普通人真心高攀不起啊!

这篇文章创作了好几天,确实想了好多,也希望能帮助到有缘的你,能坚持看到这里还不舍得给个赞吗,有问题就提,有错改正!

以上只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官方意见!


志涛的保险人生


你要是有保险需求,可以了解一下产品责任,适合你的可以考虑一下。

不合适或者没需求,你的直接跟你同学说他推荐的产品不合适,解决不了你的需求。

嗯,你也可以说说你同学推荐的是那家公司的产品啊,我可以给你提点建议呀~

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