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商海沉浮20余载,不忘农民根,回乡创业致富家乡!

人物|商海沉浮20余载,不忘农民根,回乡创业致富家乡!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为乡亲们的幸福奋斗一生


乡创主人公 吕塞峰


Mar. 03

2020

+


by: 乡 创 天 地


乡创主人公

吕塞峰,男,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桦南县梨树乡大胜村人,现任桦南圣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黑龙江省桦南县工商联副主席。2016年任桦南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被评为“桦南县最美党员”,“佳木斯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18年被评为“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省职工创业标兵”等荣誉。


- 创 业 历 程 -

1


21岁那年吕塞峰背井离乡,一副行囊独自来到北京打拼,商海沉浮20余载,凭着秉承家乡人骨子里的韧劲儿,干劲儿,这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知名企业家,先后在北京创立了北京峰鹏腾飞科贸有限公司、北京市京佳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面对自身成功和多项荣誉,让他更惦念的是家乡的发展,他坚信结合自身优势,开拓农业新模式,反哺家乡的发展。2016年初春三月,吕塞峰在生他养他的桦南县梨树乡大胜村成立了桦南县圣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鸭稻共作、鱼稻共生”的种植模式,创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理念,建成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1.12万亩,2018年实现收入3000万余元,使大胜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在桦南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基础设施建设、品牌推广、企业文化打造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吕塞峰团队对全国的市场研判,决定在北京成立圣杰农业营销中心,自主创新营销理念,打造的“神农奉”本土大米品牌在全国热销。如今,圣杰农业已经发展成集生产、收储、加工、销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农业部关于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重点扶持企业,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以土地经营权作为股本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实现了土地经营权变股本,农民变股东的合作新模式。2018年圣杰农业被省农业厅评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实施主体。吕塞峰团队2019年被评为“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合作社评为“省级示范社”等。


流转土地,入股经营,发挥龙头引领


吕塞峰依托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硬果番茄的种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优势,2018年成立了桦南县圣杰农业产业扶贫基地,总结经验创建了“农业产业化、服务社会化、规模集约化、管理公司化、社员民主化、发展和谐化”的六化模式管理,借助国家政策优先发展农业的契机,做大做强“订单农业”“风险共当,利润共享”等农业发展模式。通过流转土地,统一种植、管理,生产绿色有机鸭稻米,精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实现效益最大化,让更多的人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实现多渠道增收致富。为了消除百姓怕土地流转之后,公司拿土地抵押去贷款的顾虑,吕塞峰逐户讲解公司发展模式,土地流转程序,甚至在土地流转合同上明确标注出土地不能抵押贷款,非农化生产等相关条款,用真诚打消农户顾虑,用实际行动让利于农户,取信于合作伙伴,他用:水稻回收价格超出市场的22%,水稻回收价格只涨不降的郑重承诺,践行回报乡亲的初心。


更后续增加了水稻育秧大棚社员免费使用,农业生产资料全部统一零差价供应等保障措施,成功连片流转土地6700亩,带动梨树乡大胜村村民成立了桦南圣之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桦南圣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桦南圣杰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桦南圣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与86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土地承包价高于市场价40元/亩,大米秋收后按照签约质量标准,8元/公斤的价格统一回收销售,同时实现土地经营权入股每亩分红收入1683元,合作社成员每公顷比常年增收6000元以上,使大胜村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增效增收。


人物|商海沉浮20余载,不忘农民根,回乡创业致富家乡!


- 取 得 的 成 绩 -

2


一举两得,创新模式,持续复式增收


吕塞峰还创新实施“一体两用”大棚经营方式,通过专业化市场调研,利用水稻育秧大棚二次种植硬果番茄,拓展经营范围,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业复式增收。2017年投资建设大棚72栋,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申请扶贫再贷款300万元,带头成立了桦南圣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贫困户务工及入股分红的经营合作模式,户均收益1395元。


2018年,在政策扶持下,他利用县扶贫产业大棚300栋种植硬果番茄,示范引领了桦南县5个乡镇7个村,参与贫困户及农户达500户以上,硬果番茄喜获丰收,全部销往江浙沪一带。共享了扶贫再贷款效益资金24万元、三产融合资金60万元,为贫困群众分红16.2万元。吕塞峰探索了大棚种植硬果番茄产业,开辟了桦南北菜南运的先河,实现了扶贫产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种植水平,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真正的实现了由输血变造血脱贫的新途径,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真正的成为了百姓中的脱贫带头人,致富领路人。


- 回 报 社 会 -

3


村企联姻,带动就业,增强“造血”功能


吕塞峰践行“扶贫先扶志”的扶贫理念,致力于打造“造血”式扶贫模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他提议公司联合深度贫困村,共同谋划产业发展,优先选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务工,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信心,杜绝“等靠要”思想,让贫困户发自内心的想脱贫、想致富。2018年,公司雇佣育秧工、挑秧工、插秧工、机械手等72人,其中贫困户11人,平均每人每年获取劳务收入5000元以上。吕塞峰时刻不忘履行名誉书记职责,依托公司鸭稻共作为挂职的名誉村的65户贫困户无偿代养鸭雏2000余只,每户贫困户可获得收益1000元以上。他用真心换真情,他严格履行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谱写了一曲脱贫致富的赞歌。


人物|商海沉浮20余载,不忘农民根,回乡创业致富家乡!


创 业 心 得


吕塞峰以“创新引领家乡发展,助力桦南脱贫攻坚”当作公司发展理念,并贯穿经营的重要环节。通过“创新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公司+合作社+客商+贫困户”模式,带动家乡父老共同创业,保障百姓的效益实现双赢。因势利导实施产业帮扶,多维度汇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综合依托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不断拓宽百姓的增收渠道,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向“让农民成为有最有吸引力的职业”方向发展,让家乡父老参与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各环节中,让家乡父老和帮扶的贫困户借船出海、借水行舟,真正享受到农业农村发展的红利,分享到真实的获得感及喜悦感,为实现美丽桦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