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桃花女,龟山之阴,柴汶之南(现谷里镇北佐村),西周初鲁国智慧才女,是唯一入选《中国民间诸神录》的平民女子,更是当地民众心目中礼、智、善、救苦救难救世的化身。史载桃花女为鲁国始祖伯禽夫人,助伯禽遵礼善行执政46年,使鲁国成周王朝首善之区,礼仪之邦,享天子之礼。桃花女——从一位平民女子到国君夫人的传奇故事,使得万民传颂,人们对这位才女,奇女子无限崇慕,享庙宇供奉,成为敬仰之神。

桃花女庙始建于西周末期,经历数千年乡贤名士之善举,规模形制完善,祭祀香火连绵。

历年三月三桃花女庙祈福大会呈现“祈福拜才女,红袖舞春天”之盛世景象,至今已承袭数千年!

在大清乾隆八年的桃花硚,凭栏眺望之前的300年,是你想象不到的文明与繁荣!《桃花硚记》曰:“甞思先王存济人利物之心而有徒杠舆梁之政後人亦切同憂共患……”

大明万历十一年的碑刻,静静地等待你去一睹她500年前的芳颜。“你好,我在这里静静等了你500年,你来,我愿再等你500年……”大明王朝驿丞这样说。等你,相约千年的缘!

前500年,孔子承周公制礼、伯禽之善,用桃花女智慧,于龟山之阴突出部庙南三里许的孤顶山(会盟台)智驱莱夷舞士,救鲁定公于危难,迫使齐景公将侵占时久的郓、讙、龟阴田三地归还鲁国;后因季世专权,定公怠于政事,子对鲁失望,遂与子路等弟子会合于龟山下,终成名篇《龟山操》;重登孤顶山,再入太庙“每事问”,面对“三水汇一川,奔流入柴汶”的桃花河,叹“逝者如斯夫……”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

民国九年碑虽经岁月磨砺现仅存数十字仍可佐证桃花女庙、周公庙、观音庙(同祀关帝)三庙在百年前在就已同现北佐村,今三碑同祀桃花女庙,进一庙祈福可得六路神圣护佑!

参拜瞻仰于心,跪拜求告于上,寄托心灵于天,鸣心灵之钟声,携万千桃花纷扬回荡于苍穹与天地共长!

驿道边 ,古硚岸 三月三 ,桃花殿

千 年 才 女 寄 心 天 !

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新泰市桃花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己亥年三月三

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桃花女庙――寄托心灵于天的圣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