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文 | 口袋

少年商学院国际教育专栏作者


最近有一部剧特别火,就是HBO推出的又一部大戏《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实际上这部剧第一季推出时就在豆瓣斩获9.3的高分。

如今《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在万众期待中归来,不仅在豆瓣上继续保持9.6的高分,也被全球剧迷吹爆。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为什么这么牛,因为它改编自一部气势恢宏的巨著《那不勒斯四部曲》,这几乎可以说是这些年来最好的女性主义小说,豆瓣上有网友评论:好到什么程度呢,感觉有人在关心并触摸到了我的童年。”


这部小说讲述了两个女孩跨越大半生的友情以及命运纠葛,一出版就成为全球大热,被翻译为40多国语言,奥巴马、希拉里都是原著的忠实粉。


英国著名的文学刊物称:如果你还没读过这本书,就好比你在1856年还没读过《包法利夫人》。有这样优质的原著,电影的改编也毫不逊色。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谁才是天才女友

这是一部双女主的剧,两位女主莉拉和莱农都出生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的一个贫民区,这个地方贫穷粗俗到令人窒息:生活布满了肮脏与残酷,有人暴毙街头,有人在家毒打妻儿。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两个小女孩儿就像污泥中的两朵鲜花,颠沛流离,顽强不屈。《我的天才女友》是一部史诗,讲述了整整一代女性成长中的光荣与梦想,坚强和不幸。

莉拉和莱农都有同样的梦想:好好读书改变命运

然而,她俩也很不同。莉拉是从里到外的惊艳,她美丽出众,智力超群,独立果断,天生就是做大事的人。仿佛老天爷偏爱她,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她。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左为莉拉,右为莱农)

而莱农则是从外到里的平常,不温不火,人畜无害。她无论多么用功都赶不上莉拉,跟莉拉在一起,莱农就像她的影子。

一开始,我们都会认为莉拉就是莱农的天才女友,可是从12岁起,命运的转盘再次启动。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这次莱农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她可以继续上学;而莉拉的父母却不让她读书了,鞋匠的女儿就是做鞋的命。

对莉拉来说莱农才是天才,但幸运难道不是一种更大的天赋吗。此时,两人的差距仿佛抹平了,变得旗鼓相当,实力对等。

虽然上学的路被堵死了,但莉拉还有惊人的天赋和美貌;莱农普普通通,但是她有机会,她还可以借助读书这个通道跻身中上阶层。

那么,谁能挣脱底层,在改变命运的道路上,天才和读书哪一条路更容易。人生真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吗?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在上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婚姻是女性改变身份的捷径。

莉拉嫁给了有钱的商人,她靠长相一键成为令人羡慕的卡拉奇太太。又靠着聪明才智,把店铺经得风声水起,她设计的鞋子风靡全城,她做的海报因为大胆前卫上了报纸。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可是,这段婚姻从第一天起就让莉拉饱受折磨。

那个年代的意大利南部,男人都有打老婆的恶习。蜜月里第一天,莉拉因为和丈夫斯特凡诺争吵就被教训了。

偏偏莉拉不是池中之物,越是逼迫,她越要反抗,然后就是一次次被斯特凡诺打得更惨。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更令人心寒的是,没有人真的同情她。


当莉拉度蜜月回来,家人看到她脸上的伤,竟然内心毫无波澜。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谁都当作没有看见,大家还一起开了香槟。


莉拉的妈妈后来还说:女人就是这样,有时挨打有时受宠。就连最好的朋友莱农也劝告莉拉要对丈夫温顺点,赶快给斯特凡诺生个娃。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这就是当地人的观念,女性只能逆来顺受。谁叫你不听话,活该你被家暴!

有一次斯特凡诺和妹妹吵架,妹妹鄙视他:莉拉都不肯给你生孩子,说明你搞不定女人,你算不上男人。斯特凡诺怒火中烧,回家就把莉拉暴打了一顿,骂她狗屎贱人。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在这个小城里,男性的尊严是建立在对女性的占有和统治上的,这一点连女人都认可,不仅不反抗还要推波助澜。

婚姻可以改变贫穷,但无法改变人们落后的观念


婚后的莉拉在别人眼中香车华服,应有尽有,可是关起门来活得十分悲惨。有钱的同时,她的人格破产了,身心遭受了极大的摧残。

剧中,莉拉对莱农说了一段非常重要的话。大意是:

我们错了,我们小时候不该要斯特凡诺爸爸的钱(莉拉和莱农小时候,有一次把娃娃弄丢在斯特凡诺家的地窖里,他俩去要,斯特凡诺的爸爸给了他们钱,买一个新娃娃。)

莉拉突然提起这件事,莱农听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莉拉就说,我们应该学习,你要努力。

莉拉的意思就是独立自主,别人给予的东西背后就是交易,包括婚姻。只有离开贫穷落后的那不勒斯,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她想告诉莱农,上学才是唯一出路。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可是,这条路对莉拉来说遥不可及,剧中有个细节。莱农要带莉拉去参加自己老师的聚会,那是知识分子的圈子。

这是两人在试衣服。镜子中,她和莱农间有一条明显的分隔线,这条线象征着,俩人之间已经有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到了老师家,莉拉发现莱农文雅得体,处处受人欢迎。同学们一起坐而论道,莱农的话总能给她加分;老师随口念出一句诗,她马上就能接上下一句。而莉拉却是个局外人。

正如她俩去老师家乘的那部电梯,它可以带着莱农上升,让莉拉感到的却是不适。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婚姻并没有让莉拉得到真正的社会地位


如果说,在家里她的尊严被践踏,那么在这个貌似高尚文明的圈子里她被当作空气,完全没有存在感,这也是一种屈辱。

除了金钱,教育也是一条巨大的鸿沟,把人与人区分开来。甚至可以说,文化是一种连金钱都无法取代的资本。


因为钱可以产生富二代,但知识文化不能直接传递,它需要从小到大,长期的努力学习才能拥有。

穷学生莱农就是个例子,此时此刻,即将高中毕业的她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知识精英的阶层,而莉拉却不被接纳。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我的一生就是一场

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后来莱农不仅考上大学,还成了知名作家。


可是在回顾一生时,她却说:我整个生命就是一场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为什么?明明是人生赢家,她哪里低俗了?

表面上看,莱农上了很多年学,可是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来她和小城里其他女性没有区别。

一次,莉拉的丈夫斯特凡诺来找莱农“诉苦“。他对莱农说,我辛辛苦苦挣钱养家,让莉拉过上阔太太的生活,让莉拉全家都脱了贫,莉拉应该温顺听话,让我开心,赶快生个孩子。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莱农被打动了,连莉拉频频被家暴的事儿她都忘到了脑后,一口答应去劝莉拉,叫她重新做人。

为什么斯特凡诺三言两语就能改变莱农?一方面是她不能独立思考,容易受别人影响;另一方面,更体现出,在她的心里女性还是应该从属于男性的,莱农从内心是认同这个价值观的。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这个学业优秀,读过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在校刊上发表文章的女秀才,其实本质上和同莉拉的妈妈一样,都认同:男人就是这样,有时打你有时宠你。

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莱农靠读书进入了中上阶层,她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做别人的附庸,和莉拉一样,只能改变经济地位。

还有她的两次恋爱。

第一次是报着不肯输的心理,和安东尼奥恋爱。其实她不爱安东,不想谈了,却不敢主动提分手,因为怕做恶人,就故意说出伤害安东自尊的话,让安东主动提出分手。


这段感情中,莱农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她既欺骗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恋爱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可以看出,莱农的自我价值是建立在和莉拉的比较上的,就因为莉拉结婚了她也要有恋爱,所以可以谈一场没有真爱的恋爱,用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第二次恋爱,是真心喜欢尼诺,但是莱农只会讨好迎合,也缺少表达爱意的勇气。当她见到尼诺时,整个人的影子都去吻他。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可现实中,她连往前一寸的勇气都没有,总是在无尽的等待等待……

结果莉拉一出现,立刻横刀夺爱。


得知尼诺和莉拉好了,她还假装打着哈欠说我困了,然后一个人躲在被窝里痛哭。

这也就罢了,莱农还甘当绿叶。


尼诺让她给莉拉送信,一开始莱农不愿意,但是尼诺只要温柔地看她一眼,再拍拍她的肩膀,她就鬼使神差地去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出莱农身上有一种天分——她可以成为尼诺的千年备胎。果然,下一季,莱农就因为尼诺抛弃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教育把莱农送进一个更好的圈子,让她结识了尼诺,可是不能帮她抓住尼诺的心;相反,没有教育背景的莉拉,眨眼就征服了尼诺,这令莱农心碎。

莱农在海边反思:我无法使自己打破常规,总是落在后面,我没有莉拉那么强烈的感情,无法打动尼诺。我总是等待,而莉拉总是在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希望海滩上出现凶手把我砍成碎片

多可怕的话,一次失恋的打击,让莱农的内心被黑暗吞噬,接下来她又做了一件更可悲的事,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剧中有个地方很感人。莉拉有钱后,送了莱农几大包新书,这之前莱农一直都用旧书。莱农的妈妈打开新书说,有股香味,然后流下了眼泪。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咱们中国自古就有“书香门第”的说法,就是现在,也流行把有文化的人称作灵魂有香气。

读书、受教育是人生最好的事之一。它不仅能改变贫穷,也能让人精神上富足,灵魂上芬芳。

读书的作用绝不只是提升社会地位,教育也不能只被当作一种改变阶层的工具,对哪个阶层都一样。教育原本的作用就是,把完整的精神世界注入到人的心灵中,人才不会在生命的逆流中失去方向。

可是,现实又不是这样的。所以说,教育也是社会的镜子,只有当社会资源均衡了,人们的安全感强了,它才能回归原来的样子。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天才莉拉消失了

这事儿之后,莱农一心读书,不久她考上了比萨的一所师范大学,离开了贫穷落后的那不勒斯。

可是,进入大学后莱农还是自卑。当别人夸她功课好时,她说我考得好不代表我优秀或聪明。她害怕说错话,害怕露穷,害怕没有有趣的想法。当那些富家子弟嘲笑她时,她从不敢维护自己。

快要毕业了,莱农期望在大学工作。老师却说:“你要量力而行,申请一份幼儿教育的工作吧。我们都是几代人精益求精的结果,要想实现质的跨越很难。还有你的口音,虽然已经改了不少……”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只能把莱农送到小学老师的位置上,想当大学老师还得寄希望于下一代。

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读书改变社会地位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读得再好也无法实现“质的跨越”,而你的出生、阶层,说话的口音,这些东西却像胎记一样永远也抹不掉,决定了一个人的“本质”。

最后,真正让莱农发生“质的跨越”的还是婚姻。莱农嫁给了来自都灵的名门之后彼得罗,她的第一本书也是由彼得罗的妈妈,她婆婆帮助出版的。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看了莱农的人生轨迹,我们就能理解她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是一场为提升社会阶层的低俗斗争。莱农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只解决了面包的问题,生命真正的价值还没有打开。

然而低俗的不是莱农,而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体系下被工具化的教育。

所以,教育更重要的作用是改变世界

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理想,去建立一个更公平更人性的社会,这样无数个莉拉和莱农活得就不会这么艰难,莱农一生的付出就不会成为一场低俗的斗争。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剧情的结尾很有意思,天才莉拉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留一点痕迹。

这是什么意思?

当每一个普通人不再活得那么难,当无数个莱农通过诚实的劳动就能得到幸福生活,得到实现理想的机会,只有到了那一天,天才不过是有些不同罢了,不会耀眼如日月星辰。

如果整个世界都是光明的,星星就不再闪烁了。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豆瓣9.6,一部惊心动魄的女性史诗:为什么要让孩子好好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