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腳愛抽筋 當心坐骨神經痛

老百姓所說的“腿抽筋”,往往有兩種情形,要具體分清楚。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主任醫師、副教授陳仲指出,一種是感覺小腿和足趾局部肌肉束條自發性收縮,引發劇烈疼痛,學名叫“肌肉痙攣”。另一種情形是從臀部、大腿外側到小腿外側、足底的牽扯樣痛,常被患者描述為“抽住般痛”或“抽筋”,其實是“坐骨神經痛”。兩者有區別也有聯繫,有坐骨神經疼痛病史的人,更容易產生肌肉痙攣。

腿腳愛抽筋 當心坐骨神經痛

肌肉痙攣

  1.低溫刺激:在水溫較低的水中游泳時常常誘發抽筋。冬季夜裡室溫較低,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

  2.過度疲勞:劇烈運動過後,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可引起肌肉痙攣。如走路或運動時間過長,使下肢過度疲勞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積,誘發抽筋。

  3.缺鈣:老年婦女雌激素下降,骨質疏鬆,都會使血鈣水平過低,肌肉應激性增加,而常發生痙攣。

  4.姿勢不好:過度伸直踝關節和足趾關節,或小腿肌肉受到長時間壓迫也會誘發抽筋。

  “對於上述腿抽筋,按摩加牽拉腳板可以緩解。”陳仲說,當抽筋發作時,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堅持l—2分鐘以上。具體來說,如果是小腿後面的肌肉抽筋,可一方面扳腳使腳板翹起,一方面儘量伸直膝關節;當小腿前面的肌肉抽筋時,可壓住腳板並用力扳屈腳趾。

  平時應注意:①驅寒保暖,在冷水裡游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預先淋水適應,循序漸進;②注意睡眠姿勢;③走路或運動時間不宜過長;④適當參加體育鍛煉;⑤必要時補充一些維生素E;⑥老年女性適當補鈣和維生素D。

  坐骨神經痛

  “腰椎間盤突出、腰椎峽部斷裂、坐骨神經出口狹窄、骨盆腔內病變,都可以引起坐骨神經痛。”陳仲指出,坐骨神經痛發作也常被一些患者描述為“抽住般痛”或“抽筋”,建議到醫院就診檢查清楚,對因治療。預防該病關鍵是:坐位保持軀幹直立,久坐1個小時應起身活動幾分鐘;避免彎腰搬重物,非搬不可時,寧彎腿,不彎腰。平時適當鍛鍊腰背肌肉,即俯臥位上身和下肢儘量向上抬起(飛燕動作),每次10-30下,每日2-3次。

文|健康養生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