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舒服,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在《书剑恩仇录》中,乾隆送陈家洛佩玉上刻有八个字: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也是金庸自己特别推崇的人生境界。

谦逊、沉稳、温和、不张扬,就像无暇的美玉一样,让人感到舒服。

和这样的人相处,如沐春风、如饮甘泉。

让人舒服,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开学第一课》中,主持人董卿采访中国泰斗级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因为老先生上了年纪坐在轮椅上不方便起身,董卿跪地采访,对话时一直保持和老先生平视或者仰视的角度。

穿着高跟鞋和紧身裙半跪在舞台,既要优雅又要谦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董卿这方面每次都做得很好。

她的这一跪,考虑的是对方的不便,让对方更轻松更舒服接受采访,这种表现不仅是对大师的尊敬,还是对文化的尊重。

让人舒服就是懂得尊重别人,这是一种自我修养的良好体现。

长江商学院有30多名同学,包括冯仑、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等国内大家认为很了不起的人。

有一次,班级组织同学去拜见香港富商李嘉诚,这次吃饭会面,给他们都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一幕。

让人舒服,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到达长江顶楼,电梯门一开,李嘉诚已经在门口迎接。

他跟每一个人握手、递名片,谦逊的姿态,完全不是大家印象中富商该有的。

到吃饭的时候,李嘉诚还准备了一个小盘子,用来抓阄,抓到哪个数字就坐哪个位置,后期拍照合影,也是按照这个号码站位,避免大家排次序的尴尬。

餐前,大家鼓掌请李嘉诚做个演讲,他说:“我只讲八个字”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因为在场的有广东人还有外国人,于是他又把这8个字,分别用广东话和英语又说了一遍,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

饭后,大家发现每张桌子上都多出一副餐具,李嘉诚在每张桌子上都落座,毫无偏差的照顾到所有人的感受。

结束的时候,李嘉诚没先走,逐一和大家握手,争取每个人都握到,就连站在墙边的服务员,李嘉诚也专门过去和他握手,感谢他的服务。

后来冯仑说“这场饭局,整个过程都让我们很舒服”。

让人舒服,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人都在追求自我,而成功的人却已经在追求无我,并且没有半点盛气凌人、趾高气昂的做派,而是诚恳待人、放下姿态、广结善缘。

《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让一步,宽一分,张弛有度,既舒服了别人,又善待了自己。

让人舒服,不是曲意逢迎、圆滑世故,而是一个人深入骨子里的修养。

让人舒服,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发现,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知道尊重别人,不让别人处在尴尬之中。

然而有些人,却经常让别人处在尴尬的状态。

我有个同学,身上总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

有一次,几个同学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那时候考研的成绩刚刚出炉,想起之前小帅也在备考,有人随口问了考试情况。

小帅只是摇摇头,就不再说话了。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就转移了话题。

结果,这个同学不依不饶,一定要问出个所以然,场面十分尴尬。

没有人喜欢被追问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不懂得尊重别人,言语上占上风,既影响正常的交流,也破坏了人际关系,别人还会认为你这个人没有修养。


让人舒服,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90年代,电视台做过一档关于鲁迅先生的节目,采访的是一位书店营业员。

鲁迅先生在世时,曾多次和他接触。

记者问他:你对鲁迅先生是什么印象?

回想起以前的种种,老人回答了四个字:如沐春风

他说,以前的书都是用纸做的线捆扎,鲁迅先生每次都买很多书,有时候笨手笨脚,没有捆结实,书散落在地上。

鲁迅先生不仅没有责怪他,还反过来安慰他。

一位文学大师,对一位营业员,亲切从容,就像春风拂面般温暖。

鲁迅先生曾说:

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尊重别人,体谅别人,很多时候都体现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上。

拿快递时对快递小哥说声谢谢,接别人递过来的东西时说声谢谢,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不仅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你自身修养的展现。


让人舒服,是一个人最高的修养


马一浮写过两句诗:“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内心越是悲悯,温柔地对待身边的所有人和物,处处让人感到舒服,如沐春风。

舒服,是一种感觉,不刻意,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是一种内在体现,而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一个人所能到达的高度。

有时候一句体贴的话,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改变两人的关系,心里装着别人,让别人感到舒服,不仅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也能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君子如玉,触手可温,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