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职场的无奈

【题记】

我的下属离职了!

这是我精心培养2年的员工,大家关系很好,从没有想到会辞职。我知道他讲的理由是假的,一方面给大家一个台阶下,另一方面讲了真话也于事无补,反而会影响我以后的工作,所以还是不讲为妙。我想这是他的心里话,但是考虑到要了解具体情况,所以我答应只要说明真实理由,就放他离开。

理由很简单:一家企业挖他过去做经理,待遇翻一倍。我点点头,批准了他的辞呈,但是内心是拔凉拔凉的。

阿里巴巴的马老师曾经说:员工离职就是两个原因,要么是钱给少了,要么是受委屈了。至于这句话,是不是马云所说,已经不再重要,毕竟,这样的现状已经被职场人士所认可。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离职的沉默

【一】谁愿意离职?

在哪里打工都是打工,但是不同公司差异却很大。肯定地说:每一个离职或跳槽的人,内心都是不愿意离职的,如果出现离职行为一定是迫不得已。就算是那些有职业规划的人,他们也愿意选择在一家企业实现个人发展,而不是通过跳槽去赌自己的明天。

想想当初加盟公司的情况吧,不管对方是跳槽到这家公司,还是人生第一家公司,都代表着信任与热情,甚至将企业作为事业平台,准备大干一场,为何到最后却是选择放弃。这不说明,是公司出了问题了吗?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二】跳槽是被迫!

无人愿意将自己的职业多次变化,这本身就会为自己带来漂泊不定!所以,不管是无奈跳槽、还是主动规划,都有被迫的成分在里面,这也是职场人士的无奈之举。

如果了解那些世界级的公司,特别是日本企业,我们发现员工跳槽的特别少,很多人都是从大学毕业加盟这家公司,然后一直干到退休,在鲜花与掌声中光荣的回家。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员工和干部,因为换到了民企企业,就开始大量的人员变动。请问,如果不是企业自身问题,还是什么问题呢?有人说是薪酬偏低造成的,其实大部分日本公司薪酬都偏低,但是却是全世界最稳定的公司,这点说明,薪酬不是本质问题,公司对员工的态度才是根本问题。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伤心跳槽

【三】攒够了失望!

因为对方的职位与薪水导致员工离职,这是很多人的观点。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离职本身就是一种失业,即使是跳槽到一个新的环境里,也有着不确定性的风险。每个人都明白离职或跳槽的风险,所以一般都会谨慎对之,既然选择最后的跳槽,绝对不是对当下公司一点不满意,而是忍无可忍,认了不止一天,其内心是恼火的,情绪是“失控”的。

想想,这些员工也曾经彷徨过,但是不也坚持到今天吗,如果他们自身素质差,请问:怎么可能被人家挖走呢?如果我们认为不是人才,其他企业怎么会如此挖墙脚呢?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满满的委屈

【四】领导惹的祸!

人力资源界有这样的一句话,一个员工的离开,50%以上的原因是有领导造成的。外行人可能对这句话不甚理解,作为多年从业的蜗牛君,对此是绝对的认可,并且深有体会。从大数据来看,基本上一个员工的离开闭着眼睛说是有主管造成的,这句话都有50%以上的正确率。

领导也好、老板也罢,当看到优秀人员要离职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加薪或升职,结果大部分也是难以挽留的,即使存在一些人留下来,最后发现,这些人再也不像以前优秀。

试想,既然员工优秀,为何要等到离职才加薪,不能选择主动加薪和升职吗?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永远低于员工的期望时间。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领导的错

【人力资源视角】

其实,员工离职是身不由己,说谎更是迫不得已!

员工为什么要选择说谎?是对公司失去了兴趣和希望,连最后一点建议都不愿留下?

要么领导很好,员工不忍心说,要么领导很差,员工不愿意说,而大部分情况下是后者。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现实很多中小企业,做绩效为什么容易走向失败?

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还是:底薪+提成+ 绩效工资

详细说明:底薪较低,提成较高,每月将“底薪+提成”总工资的30%来做 绩效 工资,如:“底薪+提成”=1万元,就会有3000元拿来做 绩效 工资,然后按占不同比例分解到不同指标上,企业每月对每个绩效指标都会提出相对应的目标,最后根据目标达成率用KPI评分方式进行打分,最高分得100分!但员工几乎没有拿到过100分,也就是说员工每个月都会被扣掉几百元!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业务员的传统薪酬模式


小结:底薪+提成的弊端:

  1. 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带走利润,而且如果底薪部分占比越大,还会降低员工的创造力。
  2. 加提成点数,虽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业绩的情况下,公司的成本费用率会上升,相对而言利润率下降,而且增加点数的激励性有时效性,一般在增加的头一两个月有点效果,之后又会回归过去和常态。况且加少了员工没感觉,加多了企业吃不消。
  3. 员工关注的只有营业额,至于费用成本这些与公司利益相关的其他因素,员工不会关心
  4. 只有少部分员工拿到的薪资是比较高的,大部分员工拿到的薪资较低
  5. 一旦在其他地方底薪或者是提成点稍微高那么一点,员工就很容易离职
  6. 如果大环境下业绩一般,那么公司内部工作氛围就会萎靡不振,员工很容易丧失信心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1、 将业务员薪酬设计为KSF模式

什么是KSF?

1. KSF给员工提供6-8种加薪方法,员工获得加薪的机会更多

2. 将员工的价值与薪酬相结合,员工创造的价值更多,拿到的薪资更多

3. 让员工看到获得加薪并不难,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实现

4. 最重要的是,薪酬设计对每个人都是公平合理的,是员工乐于接受的

由于刘总公司业务员业绩受时间影响,那在KSF模式下,可以分阶段设计他们的薪酬:

1、入职3个月以上不到6个月的员工

为鼓励他们将过程做的更好,可以将业绩平衡点适当调低,更关注过程性的指标,如上传产品数、有效询盘数等等。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2、入职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员工

公司可以将激励重点应从过程转变为效果,更加关注效果性的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等。

但因为这个阶段的员工业务能力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平衡点也不宜设置过高,否则会让员工觉得加薪太难,从而失去信心。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3、 入职1年以上的员工

这个时候的员工业务能力已趋于成熟,平衡点可正常设置,同时加大奖励力度,让业务员更有冲劲。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4、高级业务员给与大幅激励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按照这种方案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也得到了刘总的反馈:

1.3个月以下的新员工积极性明显提升,之前还会被催着去发邮件、打电话,现在不仅会把公司现有的资源运用的很好,还会想方设法通过别的方式增加产品的曝光度

2.工作一段时间的员工之前都是准点下班,现在为了冲业绩,都会自觉在公司加班

3.老员工不再满足于老客户资源,开始积极开发新客户

4.不到半年,公司业绩上升了30%,员工离职率减少了10%

老板根本不用去监督员工干活,员工会自动自发去拼命干。员工薪资增加了,企业效益也变好了。真正实现了员工和企业的双赢。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2、建立更高级别的内部合伙人机制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凡是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即可成为企业当年的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增量利润。

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做3-5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是最好的,合伙人同样要员工掏钱入伙,但并不拥有公司的股份,并且合伙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余价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主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即可,员工有钱放在银行只有极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报率,员工肯定希望把钱放在公司获取更高好的回报。

合伙人可分为两种方式:

  • 1.公司合伙人制:合伙人一起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 2.项目合伙人制:仅针对核心业务或项目做合伙人分配,员工可以成为多个项目的合伙人;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3、建立股份与期权分配机制

高级业务经理培养年业绩达500万以上的业务员10人以上,即可以成为企业的股东或成立分公司,拥有公司股份。

给员工做了3-5年合伙人后,我们根据合伙人的贡献结果,让合伙人直接入股,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式:

(1)契约股:通过固定资产或投资回报率来测算公司的股本,采用契约股的方式代持在大股东的名下,让优秀的业务员成为企业的股东之一。

(2)期权激励:分阶段来激励员工行权,通过3-5年,优秀员工不断增加公司股份,享受公司分配。

总结: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找优秀的业务员,但基本上采用“底薪+提成”的单一激励方式,导致很多业务员被同行挖走,这种方式是很难可持续的。李太林薪酬全绩效模式,通过使用多元激励模式,达到留住优秀人才,提升企业业绩的目的。

拿到优秀员工的辞职申请,没犹豫就批了,但是心里拔凉拔凉的!


总结:

管理是被动的,激励是主动的。管理是别人要求的,激励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点是不喜欢为别人做事,却愿意为自己做事。如果一个管理者还是把过去几十年的管理方法来管理现代的员工,那只会把员工管跑。企业人员流失严重,稳定性不强,那企业老板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别一味指责别人。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