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架起中日战“疫”连心桥 一封信见证金象科技的“三跨”发展

口罩架起中日战“疫”连心桥 一封信见证金象科技的“三跨”发展

员工们在生产口罩

3月底,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中收到了海外合作伙伴——日本I·T·O株式会社社长内海二郎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的感谢和尊敬之意,大致意思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疫情初期王会长就迅速作出决断,生产口罩、捐款,对社会作了很大贡献,很是敬佩,他们强烈感受到有金象科技这样的合作伙伴是荣幸。信中同时感谢了金象科技赠送的贵重物品——口罩,表示公司全员会珍惜使用。

国之交在于民亲,民之亲在于心相通。一封信,见证了金象科技的“三跨”发展,以及企业的责任担当。

口罩架起中日战“疫”连心桥 一封信见证金象科技的“三跨”发展

跨国合作结下友谊

金象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大型焊接气瓶(含防疫消毒气瓶)设计、制造企业。而I·T·O株式会社是国际顶尖的燃气供给装备供应商,公司总部在日本,并分别在欧洲、韩国、上海、越南等地设有分公司。

2018年7月,金象科技与日本I·T·O株式会社在韩国的分公司签订了LPG供气设备合作协议。2018年10月30日,金象科技与日本I·T·O株式会社签约,成立浙江金象伊藤智能控制有限公司。这是日本I·T·O株式会社成立60年来的首家合资企业,双方一起致力于各种智能控制装备、气化器、换热器等的研发生产。

“燃气行业风险大,所以我们十分注重产品品质。金象科技是我们信得过的合作伙伴,我们决定和他们成立合资企业。”内海二郎到位于经济开发区长松岗功能区的金象科技厂区参观时,表示金象科技公司干净整洁的车间、员工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强大的技术制造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跨界转产体现担当

金象科技子公司东阳金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智能病床、轮椅、雾化器等,产品出口欧洲,拥有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但却从未生产过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企业要复工,就面临着购买口罩的难题。王建中和家人通过海内外多个渠道购买口罩,并在韩国、日本等地业务合作单位帮忙下,购得口罩12万余只。本来就此可以安心等待企业复工,但王建中认为,支援社会,是企业应有的担当与责任,于是把筹集到的第一批口罩,捐送给了政府有关部门、银行和公司周边村庄。后来想再购买,已是“一罩难求”。

口罩架起中日战“疫”连心桥 一封信见证金象科技的“三跨”发展

怎么办?王建中几经苦思,突然想起20世纪80年代,老家巍山王村光附近村庄曾办有几家棉口罩加工厂。从技术上看,跨界生产口罩并非难事。通过查询,他了解到生产口罩所需的条件除了技术外,还需要设备、原材料和场地。而金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场地完全符合民用口罩生产管理要求;经努力,随后他又在浦江购买到35台闲置的口罩生产机器,生产口罩所需的原材料熔喷布也落实到位。“疫情后工厂复工,大家都面临着购买口罩的难题。我们既然有这个能力,就得赶紧行动起来,为疫情防控出把力。这不仅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更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说干就干。2月12日上午9时,公司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开会讨论,一致通过跨界生产口罩的决定,6个工作小组随即成立。当日下午3时,场地、设备布置完毕,所有生产物料、辅料备齐。晚上11时,第一个口罩火速下线。

跨步推进数字化建设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口罩市场面临较大缺口。为更准确了解企业复工防疫物资需求情况,公司引进了区块链数字化管理模式。

2月13日,“金象”工作小组在公众号推出了线上防疫物资(口罩)需求登记平台。

2月14日,公司邀请杭州数字化改造的几大技术团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数字扁担(浙江)科技有限公司、钉钉、阿里云、金象数成等几位专家到达现场,为数字化工厂设计出一个快速、有效的实施方案,大大提升了管理生产能力。当天,就有31家单位登记了19.9万个复工口罩需求。

2月15日,金象医疗的数字化企业复工物资需求登记平台收到口罩供货需求超800万只。数字化平台的搭建,给了公司新的运营思维,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司每天根据客户需求数量倒排生产计划,保障了物资的统一、按计划调配,实现了口罩生产全过程实时动态管理。

2月28日,金象科技“药用级储运装备智能化生产线提升改造、口罩数字化生产线”被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确定为浙江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项目。

2月29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物资保障组,确定金象医疗为“省级重点口罩生产(加工)企业(第一批)”。

截至3月31日,金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设备投入已累计1000多万元。为了与制造业同伴一起共克时艰,公司第一个月生产的63.26万只口罩全部免费提供给社会和复工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