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肇源縣生態魚“躍”上十五省市餐桌


近段時間,大慶市肇源縣青花湖淡水養殖公司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生產模式,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利用“線上”銷售模式,累計銷售優質淡水魚50餘萬斤,實現銷售收入400餘萬元,不但增加了企業效益,也為北方現代漁業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青花湖淡水養殖公司是一家成立於2008年,以智慧化淡水魚產品養殖為重點,集研發、養殖、加工、銷售、綠色能源開發以及休閒漁業為一體的集團化企業。近年來,企業立足地區資源稟賦,把生態養殖、智慧經營、線上銷售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現代漁業生產新模式。

生態放養

打造信得過的放心魚

疫情期間,銷量不減,奧秘何在?公司副總經理吳小丹道出了門道:“靠的是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生產模式。”

據吳小丹介紹,青花湖位於肇源縣大興鄉,地處北緯46°-50°之間,來自嫩江水系。立足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公司一以貫之推行“低密度、純生態、以魚養魚”放養模式,無論何時檢測,青花湖出水口的水質都能達到二級飲用水標準。保證水產品在生長過程中不進行任何人工干預、保證不添加任何飼料和藥物、保證根據魚的生長週期選擇性捕撈,確保魚的種類、數量始終保持在最佳生長範圍內。這“三個保證”背後獨特的“生存法則”,成為了公司引以為傲的“天放天養,生態套養”漁業雙重管理模式,也是能養出真正“綠色純天然”好魚的秘密所在。

“線上”銷售

助力企業“借船出海”

每年冬捕,成為了青花湖上最熱鬧的時節。各處目光紛紛匯聚於此,青花湖已然成為“線上”熱搜的關鍵詞。實際上,這只是青花湖推行“線上”戰略的一處縮影。

“這兩年,我們把數字漁業作為企業發展的關鍵一招。”黑龍江省漁業協會會長、青花湖集團董事長康志永告訴記者,早在去年9月,青花湖便與阿里集團盒馬鮮生就數字漁業合作展開了積極的接觸與洽談,成為阿里集團在北方目前唯一水產品供應商,作為龍江魚代表進駐盒馬鮮生的“線上”“線下”平臺,為“南北兩魚”中“北魚”順利進入全國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為了能夠讓全國的食客第一時間享受到青花湖魚的“源滋源味”,青花湖集團又同順豐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出“訂單——全國24小時新鮮魚到家”的銷售口號。截至目前,青花湖集團出產的優質淡水魚已輻射湖北、北京、天津、遼寧等十五省市,被端到了全國各地食客的餐桌之上。

漁光一體

實現“1+1>2”的產業裂變

漁光一體化是現代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這方面,青花湖集團又一次走在了行業前列。據悉,早在2016年,集團在大慶市肇源縣委縣政府的扶持下,便與中國水產養殖龍頭企業通威集團簽署了飼料、光伏、名貴魚養殖、加工、銷售全面合作協議,著力打造全國最大的“漁光一體”項目示範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佔地面積約1萬畝,預計鋪設單晶硅疊瓦太陽能組件60萬片,項目建成後,預計電站運營期平均年上網電量為3.2億千瓦時,平均年等效滿負荷利用1371小時。不但直接推動該地水產養殖業升級,也將為能源結構調整邁出重要一步,實現“1+1>2”的產業雙贏裂變。

釋放優勢

旅遊美景變產業“錢景”

近兩年,提起青花湖,除了冬捕之外,青花湖休閒度假區也成為眾多遊客紛紛打卡的旅遊勝地。青花湖集團圍繞“漁業帶動旅遊、旅遊反哺漁業”思路,深度開發旅遊觀光、休閒採摘、漁獵文化體驗、垂釣、水上娛樂等項目,不斷豐富景區功能,讓青花湖旅遊這塊品牌叫得越來越響。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旅遊產業規模,進一步釋放生態資源優勢,走出一條三產融合發展的新路子。”談到發展前景,康志永信心十足。

近年來,大慶市肇源縣立足“生態立縣”的發展思路,把延伸產業鏈、價值鏈和提升品牌競爭力作為推動發展的助推器,大力扶持青花湖、八家河、茂興湖等現代淡水養殖企業發展壯大,在北方現代漁業發展中佔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張中武 王天宇 本報記者 徐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