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疫情中的中國經濟能否靠刺激房地產?

疫情期間,不少地方政府出臺了鬆綁房地產政策、甚至是刺激房地產政策來啟動經濟。據相關部門統計,疫情期間已有超過20個省市出臺各種不同力度的穩定房地產市場政策,

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放寬房企土地出讓金、稅費繳納時限,以及放寬了預售條件等方面。此外,有一部分政策,由於過激被點名後,旋即被改正甚至撤銷。

拯救疫情中的中國經濟能否靠刺激房地產?

對於地方政府放鬆樓市調控的這些行為,從感情上說或多或少能夠讓人理解,畢竟疫情到來之時,各地房企樓市銷售量大幅下降,這不僅讓房企心急如焚,對房企現金流、償還到期債務等都帶來較大的困難,儘管不少房企採取了線上銷售等新的營銷模式,但效果不盡人意。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7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價格漲幅穩中有落,新房、二手房房價上漲城市數量環比均大幅減少,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漲幅在連續58個月為正後,2月首次出現轉負。

拯救疫情中的中國經濟能否靠刺激房地產?

70個大中城市近6個月新建住宅價格表現

拯救疫情中的中國經濟能否靠刺激房地產?

70個大中城市近6個月二手房住宅價格表現

更為重要的是房企拿地能力下降,各種與房地產有關的稅費大幅減少,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拯救疫情中的中國經濟能否靠刺激房地產?

可是,如果從中國經濟長遠可持續發展及產業經濟結構調整角度看,這些地方政府鬆綁房地產的政策行為卻又是不明智的,甚至可以說是竭澤而漁的短期行為,其帶來的危害將遠遠大於它帶來的收益,是絕對不可取的。

第一,這種刺激房地產政策的行為違背了中央政府確定的“房住不炒”的調控政策總基調,同時也違背了不久之前央行領導確定的繼續堅持房地產信貸調控政策不動搖、禁止信貸資金過多向房地產領域聚集的傾向。

第二,如果還靠房地產刺激中國經濟,疫情之後可能會使大量銀行信貸資金或者社會資金流向房地產領域,就有可能重蹈前十幾年中國經濟靠房地產拉動的覆轍,使剛剛治癒的房地產的“依賴症”有可能重新復發。

最重要,這樣做的結果會讓社會更多的資源再次湧向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大量社會資金再次集中到房地產領域,進而帶來天量債務、金融風險和脫實向虛,最終反噬經濟。

目前較2008年、2015年,而言最大的問題是企業及居民的債務率過高,現金流極度脆弱,無法通過房價翻番把槓桿從地方和企業身上轉移到居民身上

拯救疫情中的中國經濟能否靠刺激房地產?

目前最重要的促使房地產軟著陸方法是以時間換空間,提升居民收入,讓房價收入比降至合理的範圍內,用經濟發展和適度通脹來熨平樓市槓桿。

這也是為什麼近些年來中央政府一直強調實體繁榮、穩定就業,一直給企業減稅降費的原因。一句話:扛下債務的居民現金流不能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