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桃树怎么管理?

用户6318247226377


目前正值我市春桃、核桃、花椒、猕猴桃、樱花等经济林果发芽期、花期,大风、降温、降水天气将影响经济林果正常开花授粉,可能出现花期冻害等灾害,尤其对经济林果和设施农业生产将造成不利影响。我们提醒广大农户要随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信息,切实做好早春低温冻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努力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似水流年20190528


因春雪桃早熟,应加大肥水供应量。其自花授粉坐果量大,注意疏花疏果。与其同期成熟的品种如春蕾、雨光、小黑桃等,外观与春雪相似,但风味品味相差甚远,发展时应注意分辨,以免品种弄混。栽植春雪桃苗应选用嫁接口愈合良好,直径0.5厘米以上的健壮苗,要求根系发达、主侧根均匀完整,无机械伤,无根瘤、无涝害。种植户应尽量从所栽桃品种的主产区选购春雪桃苗,因为有大面积结果大树才能保证有优质春雪桃接穗使用,以保证桃苗的纯度。[3] 很多苗圃基地只是光育苗,当地并没有结果桃树,接穗要去外地春雪桃基地购买,根本不能保证桃苗纯度,给果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不应迷信一些广告宣传的新奇品种,有些苗木商从外地引进一个品种,然后随便取个名字恶意炒作是新品种,误导种植户,必须重视这个问题[4] 。另外桃树多次嫁接后性状会变异,应尽量用一代品种苗木。所以应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陇遇生鲜


桃树春季管理主要指桃树萌芽前、萌芽、开花、坐果及果实发育这段时期的管理。

  1、施肥。桃树枝梢生长迅速,果实发育期短,因此施肥要及时、合理。春季施肥主要是指萌芽前的施肥,施肥时间不宜超过2月下旬,提前早施更好。肥料种类为化学碳铵、磷肥、钾肥与有机肥配合。株产35~50公斤果实的桃树,单株施优质腐熟人畜粪40公斤,尿素0.25公斤,过磷酸钙0.15公斤,氯化钾0.4公斤。施肥办法:在树冠下面,*近根系分布区,挖2~3个施肥坑,将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充分混匀后施入,施后及时盖土。萌芽前遇干旱和多雨,应灌施清淡粪水抗旱和排水防渍。

  2、预防生理落果。生理落果是桃树生长上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多雨条件下表现尤为突出。桃树生理落果有3个时期:第一期于谢花后发生,主要由雌蕊和花粉发育不完全、授粉不良所致;第二期在幼果期,主要是树体营养供应不良而致;第三期是硬核期发生,主要由新梢与果实争夺养分、水分所致。也要注意病虫危害等因素。

  克服生理落果措施:

  --树势旺的桃树,春季尽量少施或不施氮肥,下半年多施基肥,农家肥。

  --在硬核期前控制枝梢旺盛生长,可采取摘心,剪枝、控枝等办法调控。

  --雨季搞好桃园开沟排水,防止渍害。

  --在果实生长发育期用0.4%尿素液或0.3%磷酸二氢钾液喷树冠,补充桃树营养的不足。另外,要特别搞好果实生育期病虫防治。


唐老师果园展视


加强病虫防治,减少秋季落叶。实行生长期修剪,改变树冠通风条件,增强树体储藏养分。

1疏枝。 桃子下树后,应及时输掉密枝,细弱枝,病虫枝。

2拉枝。对于生长旺盛的直立桃树,采用拉枝,吊枝或撑枝的办法,家大主枝角度,缓和树势。

3回缩。对冠内重叠枝,交叉枝,老弱枝可回缩。对已先结果的长枝及时回,留下两至三个预备枝,促进生长。


乡土老爹


 大棚杏开花结果所需时间比较短,上市比较早,那么广大种植户在大棚杏花果期如何管理,才能够让金灿灿、黄橙橙的杏挂满枝头呢?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相关知识:

  近几年来果树设施栽培发展很快。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桃、杏、葡萄、樱桃、李、草莓等多种果品的生产,促进了果树栽培技术的进步,为果树高产高效栽培开辟了更广阔的途径。冬暖式塑料大棚杏的成熟期,正逢鲜果淡季。市场空缺,加之鲁北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物候期。因此有较高的优势。实行冬暖塑料大棚促成栽培,虽然当年投资大。但其设备较简单。管理较简便。一次投资,可多年收益。并且市场销路广,因此。大棚杏栽培效益相当可观。

  

  1 冬暖式塑料大棚的建造与定植

  

  1.1 老因改建冬暖式塑料大棚

  充分利用现有早熟优质品种进行栽植,即对已进入结果期的杏树于秋后10月中下旬带叶移栽于棚内,次年4-5月即可见效。杏的设施栽培有简易的春暖棚、普通大棚、冬暖式大棚等。据我市的经验,冬暖式塑料大棚效益最好,其次是普通大棚、春暖棚。

  冬暖式大棚的建造方法:依据果园的方位选择大棚的走向,依据生长状况调整株行距,建造面积在667平方米左右。建棚材料选择砖或水泥砖,北墙和东西墙为空心墙。墙总厚度1.0米左右,中间空心厚度为0.25米左右,空心内填杂草、麦秸或麦糠等作为保温材料。棚的后墙高度一般为2.0米,墙脊高度为2.5-2.8米,最低点1.5米。坡度45°~50°。棚体宽度10米。大棚内立柱距离根据株行距确定,棚面用铁丝和竹竿筑成琴弦式。盖膜选用无滴膜。覆草苫。通风作业门设在东山墙或西山墙(依棚所处位置定)北侧、设置门帘。并建管理房。棚前挖防寒沟,一般宽度为0.5-0.7米,深0.6米,内置保温材料一般为麦糠、麦秸、杂草等。

  

  1.2 新建冬暖式塑料大棚及种植

  1.2.1 建棚新建大棚一般长60米左右。宽9-10米。棚体结构和老园建棚相似。近年来,在我市又出现了土筑后墙,这种结构较用砖或水泥砖垒墙更为经济。保温效果更好。一般后墙用挖掘机挖土,同时夯实墙体。墙体上口宽1-1.2米,下口宽2-2.5米,应尽量保留棚内熟土。

  1.2.2 种植大棚建成后,整平地面。施足基肥。667平方米施基肥5000-8000千克,磷肥100-150千克,尿素50千克左右。挖栽植沟宽0.8米。深0.5-0.8米,结合埋草灌足水。一般设置南北行,起垄高0.2米,垄宽0.5-0.8米。以利于提高地温和后期浇水,促进根系生长。

  1.2.3 品种选择杏的品种较多,但供冬暖棚栽培的品种要突出“早”字,选择果实发育期短。成熟早。低温需求量较小。且品质优良的品种。要选择树形紧凑,短枝性状明显,自花结实能力强,丰产性能好,且果形美观的优质大果。目的是提早成熟。尽早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每个棚选择2-3个品种为宜。以提高坐果率。

  1.2.4 栽植密度为尽早丰产,尽早实现效益,冬暖式大棚杏应适当加大密度,一般设计为2米×2米或1.5米×2米(结果两年后间伐)。

  1.2.5 栽植时间一般3月上旬定植,也可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秋后带叶栽植。

  

  2 冬暖式塑料大棚杏栽培管理技术

  

  2.1 扣棚时间与管理

  扣棚时间的确定要以满足杏的需冷量为原则,一般解除杏树自然休眠的需冷量为0-7.2℃的温度860-1100小时(

  

  2.2 棚内温度、湿度的控制

  2.2.1 温度管理温度管理是大棚杏栽培成功的关键。杏根系在地温6℃左右开始生长,适宜生长温度18-20℃。26℃时新根停长进入休眠。花前期适宜气温18-25℃,最低不能低于6℃,花期适宜温度16-18℃,夜间不能低于7℃。白天不能高于25℃,坐果后温度控制在20-28℃为好,温度控制可通过放风调节。

  2.2.2 湿度管理扣棚后立即浇足水,加覆地膜升温保湿。花期适当控水,空气湿度控制在50%-60%,抑制新梢旺长。幼果期,硬核期各浇1次水,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3 土肥管理

  

  3.1 适时中耕、施肥

  杏树生长期间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切断地面非毛细气孔。发芽前适当追施氮肥,促进萌芽。增大叶面积,促进光合作用。

  

  3.2 叶面施肥

  (1)铃铛花期喷0.3%硼砂1次(可适当加少量白糖)。(2)果实发育期喷0.3%磷酸二氢钾或叶面宝2-4次,以增强光合功能。(3)增施二氧化碳。主要通过增施有机肥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也可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或燃丙烷气提供二氧化碳。

  

  4 整形修剪

  

  4.1 树形

  大棚杏一般采用树形为纺锤形和小冠疏层型。树冠最大高度比棚膜低0.3-0.5米。树体从南向北逐渐加大。

  

  4.2 冬剪

  新建棚定干高度应适当抬高至0.5-0.6米。侧枝角度以70°-80°为宜,背上枝宜少。多留侧枝及背下枝,适当加大枝组。防止内膛光秃,不宜重剪,防止旺长。

  4.3 夏剪

  (1)幼树定干后,应加速扩大树冠,新梢长到30-40米时进行摘心或轻短截,于夏秋季拉枝。整形,最后每株树形成15个左右的主枝螺旋着生,主枝角度近水平,下部主枝较长,上部依次递减。(2)生长结果期对背上直立旺长新梢及时疏除或弯曲,防止旺长梢顶棚及影响通风透光。(3)萌芽期及时抹除过多、过密的新梢。(4)坐果后结合疏果及时疏除下垂拖地枝、弱枝。以减少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 花期授粉与疏花疏果

  

  5.1 花期授粉

  根据棚内没有昆虫传粉以及杏自花授粉能力较低的实际情况,在栽植2~3个品种的同时可采取放蜂、鸡毛掸子滚动授粉及点粉等形式进行人工授粉,这是提高坐果率的关键。

  

  5.2 合理疏花、疏果

  杏树花量大,有的品种完全花比例低,也有的品种比例高。结果量太大。过多的花、败育花消耗大量营养,过多的果实造成营养不足。应“轻疏花重疏果”。花后4周左右疏果,做到分布均匀,合理负载。根据杏树的树龄、树势、品种、果形大小等因素。疏去并生果、畸形果、小果等。

  

  6 病虫害防治

  

  杏树病虫害较多。主要有流胶病、细菌穿孔病、疮痂病、霉污病、蚜虫、杏仁蜂等。可在扣棚前将杏树喷一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0倍百菌清。蚜虫危害时可喷600倍乐果乳剂。

  

  7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大棚杏密度较大。要求树冠矮,长势稳,使用pp333控制是一项重要措施。使用方法:一是幼龄树于7月上旬喷1000毫克,千克的PP333;二是结果期可结合地下追施PP333,按树冠大小。每平方米追施1.5克,然后浇水。

  

  8 采果后管理

  

  采用冬暖大棚,棚内杏果实发育期较短,一般4月上中旬采收。4月下旬结束。采后逐渐撤除棚膜。撤膜后。加强杏树管理,有效提高杏树营养贮备。确保来年高产稳产。应在撤膜10天后,追施有机肥及速效复合肥,尽快复壮树体促发新根。同时结合修剪,调整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达到壮树、稳势、有利于花芽分化和形成花芽的目的。

  大棚杏品质优、成熟早、效益高,近年来各地发展迅速,但由于不掌握采收后的管理技术,任其在棚内自然生长,致使树形紊乱,光照恶化,营养分配不协调,花芽分化受阻,严重影响翌年产量。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大棚杏采收后的一些管理要点,现介绍如下。

  1 适时清理棚膜 大棚杏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可采收完毕,采后要加大放风“练苗”,让树体适应室外环境,15 d(天)后可以除去顶膜。

  2 搞好夏季修剪 重点是疏除背上直立枝、过密枝、回缩过长主枝。对于个别弱树,为促发次年结果枝,其短截必须在5月中旬结束,若在6月份短截易造成花芽不饱满、棚内结果困难。6~8月是杏树旺盛生长时期和花芽分化期,对骨干枝中下部萌生的新梢,长至25~30 cm时应多次摘心改造,培养成紧凑的结果枝组;对角度较小的骨干枝于7月上旬进行拉枝处理,对有生长空间的新梢进行扭梢,达到缓势成花的目的。

  3 加强肥水管理 采果后及时进行叶面喷肥,增强叶片的同化功能,增加树体营养贮备,促进新梢熟化,提高花芽质量。一般每7~10 d(天)喷1次,可单独喷施,亦可结合喷药进行,其配方是0.3 %尿素+0.3 %磷酸二氢钾+0.2 %光合微肥。9月上旬,结合深翻,每株施入优质有机肥25~30 kg,掺入少量磷酸二铵和硫酸钾。以匀撒普翻为好,深度在20 cm,施用时要远离树干30 cm外。杏树忌涝,忌积水,平时应宁旱勿涝,一般在采果后撤除棚顶膜前后浇1次水。灌水或雨后要及时松土保墒,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正常生长。

  4 搞好化控促花 对生长健壮的树,除摘心、拉枝开角和控制肥水外,可分别于5月底、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中旬及9月上旬各喷1次15 %多效唑100~150倍液,控制新梢旺长,增加养分积累,促进花芽形成。

  5 加强病虫害防治 大棚杏树主要病害有杏疔病、流胶病、细菌穿孔及疮痂病。常用药剂是果树康、百菌清、代森锌、速克灵、大生M-45等,可交替使用,浓度一般在600~800倍。虫害主要是蚜虫、毛虫、介壳虫、杏仁蜂等,在除膜后夏秋季节发生较重。常用农药有呲虫啉、灭幼脲、灭扫利、蚧螨灵等,对红蜘蛛一般用扫螨净或尼索朗1 000~1


小腰伶


1、温度管理: 晴天大棚内升温很快 , 应及时通风散热, 方法是在大棚膜与围膜接头处向上推开大棚膜,开口的大小应根据棚内温度的高低。一般睛天上午10时左右, 棚内温度可达30 ℃以上, 应及时通风, 使棚内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下午3时前后光照减弱, 应密闭薄膜保温。阴雨天应尽量减少人员进出, 保持棚内温度。 

  2、水份管理: 由于大棚内温度高, 蒸发量和蒸腾量增强, 经常通风散热, 带走了大量的水份, 而雨(雪)水又不能进入大棚内, 因此当大棚内土壤干燥时应及时灌水, 以增加土壤含水量和保持大棚内空气湿度。特别是2月中、下旬茶芽萌动后, 更应注意灌水,否则发生干旱, 影响产量。 

  3、施肥管理: 大棚茶园应在10月底以前施足基肥, 因大棚内的茶芽萌发早, 二轮芽的萌发也相应提早,因此追肥的施用期应提前, 催芽肥宜在2月中、下旬施用, 第二次追肥宜在4月下旬施用。 

  4、病虫害防治: 大棚内经常处于高温、高湿条件下, 易发病虫害。要注意观察, 一旦发现, 应及时防治。 

  5、大棚护理: 大棚覆盖时间宜在12月底或元月初, 揭膜时期因4月上旬常有“倒春寒”, 因此宜在4月10日左右。棚架扎制要牢固, 以防大风雪对大棚的侵害。覆膜后的茶园, 管理技术性较强, 要确定专人负责, 对大棚细致护理, 薄膜破损要及时修补,以防冷空气钻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