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勵精圖治的改革者,一時糊塗釀成悲慘命運

寫在前面

商鞅變法可以說是在先秦歷史裡受到爭議最多的;商鞅的慘死也是最撲朔迷離的。

從先秦的商鞅變法到清末的戊戌變法,凡是變革,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要死人。這不是歷史巧合,而是歷史規律。

很長時間裡,關於商鞅變法的譭譽無常。由於司馬遷的巨大影響力以及儒家在封建帝王時代的強勢地位,對商鞅以及變法基本上是毀大於譽、貶大於褒的狀態。

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商鞅“可嘆可悲”的一生!


商鞅:勵精圖治的改革者,一時糊塗釀成悲慘命運

商鞅:這將是屬於我的時代

謀求發展

商鞅同其他春秋時期的“謀士”一樣,四處推銷自己的政見來“謀個差事”。但是在任何時代,有獨到眼光的人,往往是能夠成功的那個人,商鞅就屬於這類人。

公元前365年左右,商鞅對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十分羨慕。所以在他大概30歲的時候,商鞅跑到魏國當了相國公叔痤[cuó]的中門客。可是沒過多久公叔痤病重,魏惠王來探望,公叔痤就將商鞅推薦給了魏惠王。魏惠王半天不說話,公叔痤告訴魏惠王:“商鞅是個奇才,以後可以接替我的位置”。然後公叔痤又支開旁人和魏惠王輕聲說:“如果大王不用商鞅,你就殺了他,免得為其他君王所用。”魏惠王點點頭離開了。

隨後公叔痤把剛才的事情和商鞅講了一遍,對商鞅說:“你趕快跑吧,魏惠王要殺你“。商鞅並沒有害怕,也沒有逃跑,他很從容的對公叔痤說:“如果魏王不聽你的話用我,怎麼會聽你的話就殺我呢”。果然魏惠王並沒有殺商鞅,商鞅也沒有離開魏國。

但是商鞅不甘心做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他要用他敏銳的眼光捕捉屬於他的“王”。

公元361年,商鞅迎來了人生的轉機!

商鞅:勵精圖治的改革者,一時糊塗釀成悲慘命運

既然魏王不用我,那我就另謀出路

遊說秦王

商鞅瞭解到西邊的秦國剛繼位的秦孝公正在誠意求賢,便投奔秦國而去。秦國本來就地處西邊,實力相對中原那幾個國算是比較弱的,其他拿幾個國也瞧不起秦國這樣的“蠻夷”,這做為剛上任的秦孝公怎麼能忍。秦孝公這個人確實是一個明主,他一心想要恢復秦穆公時期秦國的霸業,不能讓人家看不起,所以繼位以後一直招賢納士想讓秦國迅速強大。這正和商鞅的胃口。

商鞅也是個聰明人,他雖然知道秦孝公想要的是什麼,但是他一開始並沒有點破,他要試探,他要確認這個秦孝公對改革的決心。

商鞅第一次見秦孝公,給孝公嘚啵了半天堯舜的帝之道,孝公聽得要睡著了。

第二次,商鞅又給孝公講了周文武的王之道,孝公還是聽不進去。孝公有些不耐煩了,這是忽悠我呢玩呢?來蹭吃蹭喝的?

第三次,孝公算是耐著性子見商鞅,這回商鞅拿出“看家本事“,給孝公講霸道,孝公來精神了,這個好。

最後一次,商鞅將他的強國之路,一股腦的講給孝公,孝公越聽越來勁兒,對商鞅說:“你再說幾天我都聽不厭。”

商鞅想成大事,他雖然和孝公在改革上達成了一致,但是他還要面對很大的阻力。孝公呢?他不會幫著商鞅去掃清障礙,他只會將商鞅推到最前面,讓商鞅獨自一人承擔!

孝公想得很明白了,我想變法改革,但我又怕天下人對我有非議,那商鞅你就替我擋了吧。

商鞅:勵精圖治的改革者,一時糊塗釀成悲慘命運

秦孝公:為難商鞅了

徙木立信

其實歷史上每次革新變法都要雙方展開激烈的辯論。商鞅也不例外,與他對立的是秦國裡的舊貴族。他們的辯論集中在“變與不變”,這些舊貴族就是說:不能變啊,變完了會如何如何啦。而商鞅說:我的變法是利國利民的,能使秦國迅速強盛。其實這場辯論早已有了結果,那就是肯定要變,因為這是孝公的主意,商鞅與舊貴族只是走個過場罷了。

這麼大的事情,商鞅認為得有儀式感,得讓平民也都知道這個事情,所以在某一天,商鞅在城門處立了一根木杆,說:誰要是把這根木杆搬到指定位置,這五十金就是誰的。結果有人真的按要求搬了木杆,並也真的得到了五十金。這就是著名的“徙木立信”。商鞅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樹立變法的威信,我要變法,而且一定會遵照“法”的要求來變。隨後商鞅便公佈了變法的內容。

秦國人一開始覺得商鞅是在鬧著玩,但商鞅通過徙木立信告訴大家,我是很認真的。我要告訴你們:跟著我商鞅有飯吃。

至此,商鞅搞定了貴族與平民,變法開始了!

商鞅:勵精圖治的改革者,一時糊塗釀成悲慘命運

商鞅:可以大展伸手了

推行變法

商鞅的變法分為兩次。

第一次變法:實行連坐,輕罪用重刑;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建立二十等爵制,重農抑商。

第二次變法:開荒種田,廢井田制,土地歸為私有;廢封建,立郡縣,官自天子賞;統一度量衡;建立伍什戶籍制度,下令焚燒《詩經》《尚書》以及諸子百家的著作等。

我們依稀的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很多的制度都基於商鞅的這兩次變法。這是後話,不過多說。

商鞅變法的核心的思想是“利出一孔”,意思是君王要掌控國家的一切,而商鞅為秦國設計這個“孔”就是農戰

所謂農戰就是兩件事,耕地和參軍。老百姓好好得開荒種地,參軍打仗,做好了這兩件事,就能提升你所在得社會地位。“想要提升你的階級地位嗎?想迎娶白富美嗎?快快行動起來,農戰吧!”,秦國人還真得認可商鞅這一套,戰場上真是拼命,這也就是為什麼秦軍驍勇善戰得原因之一吧。那些無關農戰的人將要受到國家的打擊和羞辱。

商鞅利用農戰將打仗所需要的糧食和人一次性的與秦國利益捆綁在一起。而且商鞅變法裡面還有一項是“尚首功”,就是戰場上用取下敵人的頭顱做為“論功行賞”的標準,取的頭顱越多,階層升得越快。自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登基大概秦軍取下了140萬顆頭顱。商鞅的“尚戰”,這也是後人評價他不好的原因之一。

因為商鞅實行“論功行賞”,老百姓對改革空前得支持,老百姓憑著自己的勇氣和力氣博得提升地位的機會,但是同樣也使貴族備受打擊。商鞅還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地,國君對地方直接控制,集權管理。此事也讓商鞅得罪了大批的貴族。

後來發生了公子虔和公孫賈鼓動太子駟觸犯商鞅之法,結果這兩個人被商鞅動了刑。害得公子虔八年沒有出門。

商鞅:勵精圖治的改革者,一時糊塗釀成悲慘命運

商鞅:來參加農戰吧

成績斐然

縱觀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只有兩個變法見效特別快,一是范蠡變法于越國,二就是商鞅變法於秦國。兩人都將一個窮困潦倒的弱國帶入了強國的行列。范蠡變法後,勾踐一舉滅吳,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商鞅變法見得成效後也開始向東收復失地和擴張領土。

商鞅變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10年間,秦國同其他六國作戰一共65次,其中獲得全勝達58次之多,成績斐然!

商鞅的成功也讓當時沒有留用他的魏惠王后悔不已。公元前340年左右,商鞅在秦魏河西之戰中使用詐術,俘虜魏國主將公子卬,魏國無奈割河西之地與秦國求和。

商鞅變法取得奇效,秦孝公也非常高興,給商鞅封侯拜相。至此商鞅權傾秦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因賜予的封地為商地,所以人們也稱商鞅為“商君”。

歷史上凡是功勞太大的臣子,結局都不是很好,商鞅也不例外。

商鞅:勵精圖治的改革者,一時糊塗釀成悲慘命運

商鞅:蜜月期已過,告辭!

至於死地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預示著商鞅的“末日”快要到了。

太子駟繼位也就是秦惠王,本來商鞅可以繼續輔佐秦惠王已延伸自己的變革之法,但是秦惠王聽了許多關於商鞅的負面消息,同時惠王最擔心商鞅“功高蓋主”。正是這時候以公子虔為首的舊貴族開始發難:

“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

商鞅號稱“鐵血相候”,手腕強硬,可謂是不擇手段的達到目的,但是面對這次反對他的舊貴族,他並沒有針鋒相對,他想趁早先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所以他向惠王請假把母親送回故里。惠王準了。

忍了八年公子虔瞄準這個時機,準備至商鞅於死地。在商鞅告歸之後,公子虔秦惠王告發說:“商鞅想要謀反,雖然沒有事實,但是絕對錯不了”,歷代的君主最怕就是“造反”,商鞅這回是凶多吉少了。商鞅也算是歷史上第一個被扣“莫須有”帽子的人了。

後來,秦惠王發兵追捕商鞅,商鞅就開始跑。他還是想先跑到魏國避避,但是此時的魏國哪裡敢讓逃犯商鞅進入魏國。

在商鞅逃跑的時候,《史記》中記載著一個小故事:商鞅連夜逃到秦國邊境,準備投宿。但是店主不知道眼前這個人是誰,一再要求他出示身份證明才能住店:“商君有令,如果容留他人無證住店的話,店主也要連坐判刑。”

商鞅長嘆一聲:“哎呀!想不到我的新法,貽害到了此等地步!”

最後商鞅還是被抓住了,車裂而死,而且按照新法實行了連坐。


商鞅:勵精圖治的改革者,一時糊塗釀成悲慘命運

雖九死其猶未悔

寫在最後

商鞅是法家的代表,司馬遷則是儒家的擁護者,所以在《史記》裡我們只看到了司馬遷對商鞅改革成效的表揚,對商鞅這個人則一點好沒寫。

歷代改革派,都擁立商鞅為改革先驅,其中王安石就是一位。王安石在變法期間就拿商鞅為例與保守派辯論。

歷代保守派,則會貶低商鞅來反駁改革派的做法。司馬光在王安石變法期間就通過《資治通鑑》來貶低商鞅,表達對變法的不滿。

無論商鞅變法本身錯與對,他的改革確實讓秦國走上了強國之路,也讓秦民變成了“來之即戰,揮之即農”的全能戰士。

有法可依,君主集權這也為後世各朝代政權提供了最基礎的治國綱要。

商鞅對公,成就很大,影響也很大;商鞅於私,地位很高,死得也很慘。可嘆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