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精於謀國,拙於謀身

說起商鞅,大家的印象想必是相當地模糊,唯一稍微對商鞅有印象的,可能也和商鞅變法聯繫在一起。商鞅從一介平民到引領大秦變法成功的功臣,這其中有著太多的曲折及心酸,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往事,而往事隨著時間被埋沒。

商鞅的一生是跌宕的一生,也是實踐其法家思想的一生,雖然最後商鞅結局令人唏噓,但其功績卻不可磨滅。今天作者就和大傢伙一起來討論下商鞅的人生經歷,希望大家能夠真正認識商君,給大家的人生帶來思考。

商鞅:精於謀國,拙於謀身

▲商鞅劇照

一、博學善思卻不被重用,商鞅西行入秦

商鞅本是衛國人,所以又名衛鞅,年輕時喜歡研究時勢,受吳起的變法思想影響很大。商鞅曾向屍佼學習雜家學說(百家思想都有涉及),後來拜魏國老丞相公叔痤為師,魏王認為商鞅的老師沒有什麼名氣,只給了商鞅一箇中庶子的職位。商鞅跟隨公叔痤與秦國在少梁邑交戰時發現秦軍雖然裝備落後,但是戰鬥的決心十分強勁,對於秦軍以及秦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認為秦人可畏。

商鞅:精於謀國,拙於謀身

▲商鞅感嘆秦軍壯烈

商君在魏國幾年,即使有很多好的治國策略,但因為魏國看中出身,所以一直不被魏國朝堂重視。後來商鞅的師傅在魏國病重,向魏王建議任用商鞅為相,不然就殺了他,魏王以為他在胡說八道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商鞅知道自己在魏國前途慘淡,為了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便想著去往他國以便良禽擇木而棲,這時候秦國發生了變化。秦國新君嬴渠梁即位後,向天下豪傑發佈求賢令,願與有能者平分天下,商鞅對此十分激動,隨後西行入秦。

商鞅:精於謀國,拙於謀身

▲魏丞相公叔痤

二、大行變法,精於謀國

商鞅來到秦國後,孝公與商鞅徹夜長談,二人惺惺相惜,準備給秦國來一場大的改變。秦國的舊貴族對於變法堅決抵抗,以古無成例,不可擅動祖宗之法來反對,商鞅以前世不同教,國不法古針鋒相對,最終孝公站在了商鞅這一邊。秦孝公任用商鞅為左庶長開始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廢私鬥,使人們勇於公斗。一系列的變法措施如雨後春筍般在秦國生根發芽,解放了舊有的生產力,給了平民更多的上升機會,人們十分擁戴。商鞅深知變法成敗與否,不在於是否能夠使人民信服,而在於能不能使國家強大,軍力強盛。

商鞅:精於謀國,拙於謀身

▲秦孝公

商君在孝公的支持下編練秦國新軍,以軍功爵制來激發軍隊戰鬥力,用生產力的解放提高軍隊的武器裝備,秦國新軍很快練成。為了檢驗秦國新軍的戰鬥力,商鞅準備了收復河西的戰役,一戰擊潰魏國守軍,生擒魏國公子卬,奪回了被魏國強佔的河西之地。河西一戰後,六國震驚,秦國新軍被稱為銳士,一個新的西方大國已經呼之欲出了。

商鞅:精於謀國,拙於謀身

▲河西之戰秦國大勝

三、不留退路,拙於謀身

商鞅在變法過程中屢屢受到舊貴族的阻撓與干涉,但他卻絲毫不為之動搖,堅決依法辦事,因此得罪了不少權貴。有一次秦國孟西白三族為爭奪水源而大打出手,這在以往的秦國屢見不鮮,但是新法頒佈後仍然出現,就觸碰了商鞅的底線。商鞅決意對於涉事者全部處死,孝公深為震驚怕老秦人接受不了,商鞅以為秦國既然變法,秦人就要經受變法的動盪,樹立新法的權威。最終涉事的700多名舊貴族被商鞅在渭水河畔全部處死,鮮血染紅了渭水,這雖然為新法的推行帶來了便利,但是也激發了舊貴族復仇的怒火。

商鞅:精於謀國,拙於謀身

▲商鞅欲妻子

公元38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最為倚重的變法支持核心失去了,太子駟即位,秦國的天空山雨欲來風滿樓。秦國舊貴族反應迅速,狀告商鞅欲在國君新喪期間謀反,太子駟下令抓捕商鞅,商鞅逃到邊關被魏國拒絕入境。無奈之下商鞅返回封地舉兵自衛,可是他的民兵怎麼可能是秦國新軍的對手,商鞅兵敗被殺,屍體被運回國都咸陽處以車裂的酷刑,落得了個悲劇英雄的下場。

商鞅:精於謀國,拙於謀身

▲商鞅被處死

遍觀商鞅的一生,為了心中的理想來到秦國,在秦國力行變法為秦國帶來了強盛,同時卻埋葬了自己。商鞅是矛盾的,他知道變法肯定要得罪秦國的權貴,如吳起一般落得不能善終的下場,可是他卻不得不在秦國實施變法。為了自己的志向,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是秦國新法卻在秦國繼續實行了下來,帶領秦國統一了六國。商鞅的死的值得的,自古變法沒有不流血者,他用自己的生命鋪就了秦國的崛起之路,功過留於後世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