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的写字教学


浅谈低年级的写字教学

一、如何掌握写字的要领

1、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多年来从事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因此在低年级课后练习练习中,都有编排田字格写字训练。可见,切实培养学生的写字技能,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汉字的音形义的联系,又提高识字的质量,而且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做事的恒心、耐心、有毅力的品质,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写字教学要取得成效。必须从一年级就开始,把握好这个关,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编排的顺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教他们写字的正确姿势和动笔方法,让学生记住“三个一”即“手指离笔尖一寸,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肩膀要平头要正”,然后再结合识字教学进行练习写字。

3、教写字时,要帮助学生认识田字格。要严格按照书上田字格里的范字来写,认清范字在田字格中的所占的位置,结合用写字教材进行练习,在写字时必须“三到”,即眼到(仔细观看范字),心到(认真记字音、字形、字义),手到(正确动笔书写)。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方法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挂图和书上的插图边讲边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反复练习。学生练习时,教师逐个检查,对写字姿势不合要求的学生耐心纠正。每次写字前,要针对发现问题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左右结构的字“快、轻”的指导方法,要求学生先观察好左右两部分所占的比例,再看看左右两部分是否一样高,最后看清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写字;又如:教半包围结构的字“尾、甩、起”的指导方法,在“尾”是半包围结构,“尸”的撇是竖撇,要写得稍长一些,能包住里面的“毛”字;“甩”注意写得略宽偏左一点;“起”的捺要写得舒展,能把“已”托住。然后每个字描两个,临写三个,写完以后,还要通过与范字比较,区别书写正误与优劣,逐步提高写字的技能技巧,直到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如何掌握写字基本方法

1、写字技能的培养必须做到:有序、有法、有效。“有序”就是坚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训练顺序,从了解掌握基本笔画到安排间架结构,从练习写铅笔字、钢笔字到练习写毛笔字,从描红、仿影到临帖,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写字技能;“有法”就是教师要教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比如,掌握间架结构是写好字的关键,间架好,字体就端正,其基本要求是:横平竖直,疏密匀称,比例适当。如何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教师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和指导;“有效”就是要讲究写字的效率。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主要靠自己的反复练习,教师在书写技能上做必须的指导和示范后,要留有一定量的作业和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在课内练,在课外练,在练习中提高,在练习中掌握书写的规律。教师必须及时给学生具体指导,对练习的方法要多加点拨,把读字音,字义与写字结合起来。教低年级学生写字时,就让他们先读字音,讲字义,然后书写,如写“人”字时,教学生说“人、人口的人,撇捺”,接着再写字。

2、要教学生理解在书写,每写一个字,都要想想这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不是孤立地写字形,不管音、形、义。这样有利于消灭错别字,达到识字与写字同时提高的目的,只有勤于练习,才能奏效。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兴趣性。首先必须教育学生懂得写好字的意义,明确写字的目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写字不仅是完成各科书面作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将来为祖国贡献知识力量的一种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向学生有重点地介绍我国古代及现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事迹,并收集一些书法作品,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欣赏书法艺术,从而启发学生写字的自觉性,培养他们写字的兴趣,此外,教师对学生写字作业要及时地认真批改,不要随便勾画或涂改,批语的字迹要端正,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对学生写得好的字可以加上红圈,以示赞扬鼓励,还可以采用课堂口头表扬,优秀作业讲评。张贴,举行写字比赛和作业展览等方式引导学生观摩学习,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提高语文教学写字的质量,从小养成爱写字的良好品德。

3、低年级写字教学还必须教学生使用和保管文具。

对初入学的学生,要教他们怎样削铅笔,怎样使用铅笔,怎样保护好铅笔。比如,笔尖不要太长,不要削得过细,过尖,也不要太秃,不要使铅笔受到剧烈震动,不要用口咬铅笔,用完了要放进文具盒里。要教学生保持练习的整洁,珍惜文具纸张,不要在本子上乱添乱画,不要随意撕掉本子,要培养学生每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的用具习惯。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看起来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将来的习惯形成和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低年级写字教学,一方面教师要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源源不断地努力,激发写字兴趣,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爱祖国的思想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