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种菜是一种天赋?48个长城的知识点告诉你,这种天赋来自哪里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您点击“关注” ,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与视频了。

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创作动力。

“什么?!又只是点火玩玩而已?”

烽火还未熄,望着怀中正搂着宠妃,开怀大笑的周幽王,前来援助的诸侯们,气得牙直痒痒。

过了不久,烽火又再次燃起,多次被骗的诸侯无一人再前去援助,可这次,却是真正的外族入侵。

这个“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国人们都耳熟能详。

可你一定不知道,周幽王那时候点燃烽火的“烽火台”,其实,只是个大土堆而已。

我们也能不时地从媒体上看到,中国军队种菜的报道,这甚至被外国军队视为中国军队的一大特色,嘲笑多年,可你一定不知道,这项被戏称“民族天赋”事,居然会和中国的代表建筑之一的长城,有着极大的联系。

很好奇?那就一起来翻开这本手绘版的《万里长城》。


说种菜是一种天赋?48个长城的知识点告诉你,这种天赋来自哪里


长城,诞生于公元前700多年,几乎一直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虽然它的长度几经变化,但全部加起来,也超过了5万公里,是世界有史以来,最长的一首军事防御工程。


说种菜是一种天赋?48个长城的知识点告诉你,这种天赋来自哪里

它真正的样子,与游客眼中、宣传图册中的样子,有着完全不同的面貌。

01 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虽被世人嘲笑了千年,却也做了另外一件流传千年的事

在北方那一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土地上,三千多年前,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国家——西周。

国家不大,周围分布着羌、夷等少数民族。


说种菜是一种天赋?48个长城的知识点告诉你,这种天赋来自哪里

为有效地保卫自己的国土,西周的军队,开始在国家边境,不断地修建一种土堆,以夯土为构筑,它的名字,叫“烽火台”。模样虽简陋,但在当时,却是一套先进实用的的报警系统,分为“烽”和“燧”。

日间点燃,以烟报警,称为“燧”

夜间点燃,以火为号,称为“烽”

每座“烽”,相距四十到五十里,“燧”则密集很多,会相距十里设置一座,在最短的时间内,向援兵发出报警信号。


说种菜是一种天赋?48个长城的知识点告诉你,这种天赋来自哪里

典故中美人笑了,西周的气数也灭了,流传下来的除了典故,还有这一套烽燧报警系统,延用了千年,也成为了长城最早的雏形。

西周灭亡后,进入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既需要明确划分领地,自我保护,也为了防止游牧民族不时的快马掠夺,于是,北部各诸侯国纷纷建造起一道道高墙,把烽火台加以连接,以保卫家园,在这样的默契下,便形成了早期的长城。


说种菜是一种天赋?48个长城的知识点告诉你,这种天赋来自哪里

从此,这种防御工程,几千年来,就在华夏大地上,不断重复着,重建、毁坏的历史。

倒底有多少长城遗址,散落在山间、丛林、荒漠中?

这是个至今都未能确定的数据。

02 “种菜”与其说成是一种民族天赋,不如说是习惯

打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他心里就非常清楚,秦王朝存亡的最大边患,就是骑着快马,行踪不定的游牧民族。

于是,他下令拆除原来各诸侯国之间,相互防范的长城,把原来燕、赵、秦三国专门用来防御游牧民族的长城,进行修缮连接,并同时在没有长城的地方,增修新的长城。

当时秦朝人口约有两千万,他派出修筑长城的军队约四十万人,并征用了五十多万民夫,包括囚犯、贫民、女人,这样一来,每二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参与了长城的修建。

整整七年,相当于动用了整个国家的人力与物力,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长达5千公里的长城,终于完工了。

然而,这仅仅是防御的开始。秦始皇在长城修好后,还调派了二十万进行守卫。驻军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当地直接招募,另一种,则是背井离乡征调来的军人,他们除了要确保边疆安全,还要负责长城的维护与修缮。

为解决驻军的生活需求,秦始皇正式推行军需囤田制,即守卫长城的士兵们,一边驻守,一边垦荒耕作,自给自足外,还有盈余,能达到一人耕作,养活两人甚至三人的水平。

自此,军队垦荒耕作的习惯,延续至今。

03结语

长城有多长?就如同它的长远的历史一般;

长城有多少故事?有人戏称,长城上连砖都有故事。


说种菜是一种天赋?48个长城的知识点告诉你,这种天赋来自哪里

长城经历了多少战役?除了写入史册的,更多的战役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正是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才会有长城内外,皆是故乡的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