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因為害怕飛機出事而拒絕坐飛機,他選擇乘坐高鐵或者火車出差,在同事的嘲笑面前備感尷尬。

夜夜都需要飲酒入睡,因為人到中年下崗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養家餬口。

在得知自己血壓有些高之後,對未來健康的擔心、對喪失客戶甚至丟掉工作的恐懼籠罩了他。

你發現沒有以上每個人都表現出的一些焦慮症狀,是不是就在我們身邊!事實上,目前焦慮已經被認為是心理健康中的流感,比抑鬱更流行。

那麼人們是如何陷入焦慮的呢?是天生如此,還是後天照料不當所致?與創傷經歷有關嗎?它是一種終身判決還是可以治癒?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如何才能不焦慮

什麼是焦慮?

美國作家克里斯多夫·柯特曼《如何才能不焦慮》一書中說:焦慮=關切+威脅。

焦慮一詞的詞源解釋是“感到煩惱和麻煩”。焦慮是一種與恐慌、擔憂、不安、恐懼和緊張密切相關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一定程度的焦慮是正常生活的構成部分,但當它出現得過於頻繁、過於劇烈或者變得難以掌控時,就變成了心理障礙。

焦慮始於你意識到威脅的存在,這個威脅可能是針對你生命的,如身體疾病、森林迷路或搶劫等。

但更多情況下,焦慮來源於一些非致命性因素,如迫在眉睫的解職、夫妻關係破裂或孩子學習等。以上任何一種情境,如果將其視為威脅的話,都彷彿具有能危及生命的力量。

焦慮的另一個構成要素是關切。沒有關切,就不會焦慮。

焦慮對人的影響?

焦慮是把雙刃劍,是當你感知到自己關切的東西可能受到威脅時的本能反應。

正如作者在《心靈療愈自助手冊:心理學家教你看穿情緒,找回幸福人生》一書中講到,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破壞者”,它存在的意義就是使你

免受失敗和被拒絕的風險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當你感知到了潛在危險,你就會焦慮。它警示你,你可能面臨失敗的風險。知覺到風險的存在,你會及時迴避,因為迴避是對潛在失敗或拒絕的典型反應。

比如:當你為即將到來的考試感到焦慮時,你會趕緊去學習;

當你聽說下週足球賽的競爭對手全是高手時,你會全力以赴、認真準備;

焦慮正式提醒你,你已經走出自己的舒服區。大腦以這種方式激勵你繼續成長、不斷提高、持續發展,身體以這種方式說服你去完成更多的事情、達成更高的目標、實現更多的夢想。

適度焦慮有利於最佳發揮,這種水平的焦慮是健康而非病態的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壓力和表現之間的倒U型曲線


那麼,健康的焦慮到底什麼時候就演變成了有問題的焦慮呢?從什麼時候開始它又正式變成了焦慮症呢?

作者是這樣描述病理性焦慮的:“病態焦慮與正常焦慮大有迥異,正常焦慮持續時間短,不會對個體的生活造成干擾;病態焦慮的持續時間卻很長,對個體的日常生活會有巨大影響,甚至會榨乾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樂趣。

我身邊就有一個朋友,他不敢乘飛機,怕飛機失事。甚至連電梯都不敢坐,怕電梯掉落。和同事一起去出差,他只敢買高鐵票,買房子只買三樓。朋友們也瞭解他,勸了很多次也沒有用。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享受生活

人為什麼會焦慮?

①焦慮來自對資源不足的恐懼

人們會對金錢和經濟狀況充滿擔心,這毫不稀奇。然而就絕大多數人而言,金錢都代表著安全感和安寧感,所謂“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金錢缺乏會讓三種人都陷入焦慮:

在第一類人中,焦慮可能來自金錢導致的受困感:沒錢就沒得選擇,你只能窩在家裡吃閒飯,當“啃老"族。

在第二類人中,缺錢引發焦慮是因為你會有一種挫敗和無能感。你大學同學已經混成了“百萬富翁”,你卻混成了“待業青年”,於是你就能體會到一種深深的、無所不在的羞恥感和無價值感。

對於第三類人——那些

安全感追逐者來說,焦慮通過各種災難性的想法來折磨你,讓你活在諸如此般的恐懼中:軋到釘子,扎癟輪胎,換胎遲到,惹爆老闆,被炒魷魚,失業沒錢,回家啃老這樣子。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別忘了,神經系統區分不出事實與想象,你所有的思慮妄念都會讓你的身體對“大禍已成、不日將至”深信不疑。

②焦慮來自對未知的恐懼

明天會怎樣,我們從來不得而知,面對命運,我們能握在手裡的,只是少得可憐的一點兒籌碼而已。

擔心孩子高考、擔心坐車出行、擔心身體健康,好像不處於對未知的恐懼擔憂,內心就充滿了愧疚感。

③焦慮來自對拒絕 /否定的恐懼。

很多人生活在對被拒絕和被否認的恐懼中,穿什麼衣服、跟誰約會、合同能否簽訂等等……,似乎所有的決定都被蒙上了這種恐懼的陰影。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怎麼辦?


歸納總結誘發焦慮的三大原因就是:對資源不足的恐懼,比如金錢。對未知的恐懼,比如明天的演講。對拒絕/否定的恐懼,比如入職面試。

如何才能遠離焦慮:

第1種方法:告訴你一個簡單的公式“關切+威脅=焦慮”

關切是指對人或事的在意。如果這份工作作毫無意義,你還有其他好的備選項,那你對它的指望就不會那麼多,失去它也就不會焦慮。

如果孩子讀書,馬上要參加高考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那每次考試都足以讓你神經緊張。

因此說:關切+威脅=焦慮。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沒有關切,就不會焦慮;沒有感知到威脅的存在,也不會焦慮。仔細想想,所有在你生活中引發焦慮的情境——老闆對你表現的評價、兒子的高考成績、妻子的重大醫學檢查報告結果——都只是因為你對這些事情的結果非常關切。

這些事件的共性在於,它們都為你生活的某些方面帶來了某些潛在威脅。也就是說,如果某件事對你來說是重要的(關切),同時你知覺到了一種迫在眉睫的危險(威脅),你的焦慮就來了。但是,改變上述等式的任一部分——關切或威脅——整個情況就會隨之大變。

比如聽到老闆在眾人面前對你的工作大加讚揚,還要給你加薪。

兒子的高考成績很棒!

據統計,飛機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所以,沒必要為未知的擔憂而拒絕乘坐飛機。

妻子的宮頸癌檢查報告結果顯示,沒有預期的那麼嚴重,治癒率很高!等等

隨著威脅得到消除或減弱,你的焦慮也會隨之降低。

事實上,這一公式為人們提供了兩個可進行干預的地方:要麼改變對威脅的認識,比如失去這份工作,你還有更好的收入來源以維持生活。

要麼減少關切,比如身邊的人總喜歡對你的事指指點點、說三道四,讓人整天煩惱不已。有一句話說的好: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只要我不在意!

就是這樣,改變任意一個,就能改變焦慮體驗。

第二種方法:調整心態,學會接受

生活往往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你所遇到的諸多不如意的最終解決細究起來可能都既包含了“改變能改變的"以及“接納無法改變的”這樣兩部分。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學會接受


你很難控制出行的天氣及交通狀況,但你可以選擇改換時間及交通工具出發去機場比較穩妥;

人到中年,發現血壓上升,可以即時到醫院和醫生溝通一下,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控制血壓,更換合適的工作,面對現實,消除對高血壓的恐懼。

下崗職工只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再就業創造奇蹟的人和事不勝枚舉。

你解決過的幾乎所有問題難道不都是“隨它去”和“適當反應”的混合體嗎?

第三種方法:制定計劃,付出行動

透露一個小秘密:焦慮產生於一鍋渾水中。換句話說,哪裡有混亂無序、漫不經心、結構缺失,哪裡就有焦慮。為何?焦慮是對危險的感知,而混亂恰好釋放著危險的信號。

為什麼我們不通過生成列表、安排日常和制訂計劃的方式來增強自己對生活的控制感呢?

換句話說,要減輕焦慮,就得制訂一個計劃並隨時計劃著改變你的計劃。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鍛鍊身體


想減肥、想寫作、想學電腦,不能光有想法,要有做法。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

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通過什麼方式減肥?每天減多少?……

寫作的方法、課程的選擇以及書籍的購買等等。

要為自己制定一個個詳細的計劃,不斷覆盤,不斷學習提高價值感,逐步減輕焦慮。

想減肥,趕緊運動起來!

想寫作,立馬拿起筆來!

行動,是打敗焦慮的最好辦法。

當你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就把手頭的每件小事都做好;

當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始時,就把離你最近的那件事情做好!


深受焦慮症的控制,如何才能遠離它?送給你三個簡易的方法

相信自己

焦慮只不過是對於未知前路的一種模糊不清的恐懼感,它總是指向未來的,也總是在傳遞危險信息。

逃避那些讓你恐懼的事情絕不會減輕焦慮。我們只有面對它,接納它,隨著你不厭其煩地抽絲剝繭、毫不懦弱地直面內心,你終能贏得這場無聲的戰役,才能換來內心的真正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