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过去的时代中,应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更能生动的展示什么叫做“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了:


铺天盖地的公众号,线上课一大堆,都学习完了之后,你还是你,仅此而已。

这不是你的错误,这是因为有太多的公众号都在做着一件事:说着一堆绝对正确的废话。

以交友&扩展社交圈为例:


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厉害——废话,我要是足够厉害了,我特么还用操心社交吗?

要懂得混圈子,抱大腿——说的好,咋抱啊?我得先有圈子啊?

要懂得跟对人,做对事——我不就是因为不懂得跟对人我才来问你的吗,就这?就这?


按道理来说,人家什么都没说错,问题就在于:绝对不给你真正能够拿上就用的干货,绝对不敢说太难听的话。


我也是从一无所有的外地孩子开始的,我清楚地知道你们想要什么


话不多说,我这些年也算有了一点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直接上重点的


——知道这5条,基本上你以后社交当中应该没有什么太难的事情了。


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大胆的利用背书

就算你可能真的没有什么后台

讲一个江湖传闻:


曾经上海滩黑帮老大,杜月笙的大哥黄金荣在年轻的时候出道没有什么背景,在帮会势力当中的发迹,竟然是靠着编造身份:


假冒青帮“大”字辈张镜湖的门人,广收门徒。


当年,上海流氓有所谓“许充不许赖”的规矩:


假如你并不是或人的弟子,却“充”某人的门生,是答应的;


如果你是某人的门生,遇上贫苦时想赖掉,是不允许的。


黄金荣就利用了这个规则,先假装身份,然后混出来一点影响力之后给张镜湖送去两万银圆,迫使张镜湖真的收他为徒。

可能你觉得这是一个传奇事迹,但是我们也能拿来用:


你这么长时间,身边就没有一个牛逼的亲戚或者朋友吗?这个人不能成为你的背书吗?


只要你不做出来什么太大的事情,那个被你借来用的人,真的会很在乎你这么一说吗?

当初我还在一个小团队里面的时候,对外最喜欢说自己是“初创成员”


——这个词汇就很暧昧,我的确是最初的一批人,可是因为我当时才刚上大二,所以根本没有团队的股权。


然而我这么一说,谁都觉得我是合伙人。

结果你猜这么着?就是借着这个身份,我混了不少圈子认识了不少人


也有人觉得我年轻轻的就是合伙人一定有本事,有意和我开始一些合作,而这些合作之后我的实力和资本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最后还真凭借着第一桶金,成为了合伙人。


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站队拜码头,是门学问

我知道没有资源没有人脉的小年轻很没有安全感,总是对于“抱大腿”有种冲动,但是说实话你们都是在瞎抱大腿:


一方面,没有一定的经历根本看不懂谁在是大佬;


另一方面,真正的大腿不稀罕你,他们唯一用你也是让你去当炮灰,不会真把你当自己人看。

千万不要一进入一个环境当中就在那里做阅读理解题,现在的资料根本不够你用的,还不如先安心扮演一个sweet的傻白甜:


我和谁都亲近,我没立场,我就是傻乎乎的小天真。

当初我在一个公司组织里面的时候,因为内斗比较厉害,所以当时没多久就发生了一件特别好玩的是:


我同时在两个微信群里,这两个微信群里的人都看对面的人不顺眼。


我坚持一位长者教育的“我什么都不说,这是最好的”,一句话都没说过。

但是我真的是什么事都没做吗?并不是:


1.每次有什么机会,我都是批发式的送小礼物,两拨人都觉得我特大方,也特别单纯“你还对他们这么好干嘛呀,真单纯”


2.两派当中最能咋呼的人,私底下都收了我的礼物:“太客气了,我知道你性格内向,你别被那些人坑了就好啦”


3.真正说了算的那个人,其实收我的礼从头收到尾


最后,等到一次合并业务的时候,那个组织给我安排了一个很多人都羡慕的岗位:


最大的老大已经被我搞定了,你们两拨人掐的越狠,最后的结果越可能是选择一个完全中立的人妥协。


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真正的“大哥”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个人经历比较丰富,所以我其实遇到过好几次的站队和拜码头的事情,而我每次选择的那个人,最后都没有让我失望。

因为我一直有一个我自己的标准:


1,这个人必须曾经做出过杰出的成绩,你都没有成绩画大饼忽悠不了我


2.这个人一定有至少一个到两个的资源是没人可以拿走的,比如稳定的团队,比如客户的资源


3.这个人身边一定要有至少跟他跟了3年以上的人,说明这个人分配利益的时候比较公平


4.这个人不能太年轻,但是也不能太年长,30~35最好,低于这个太冲动,高于这个没干劲


一旦我观察到这个人符合这个标准之后,我都会私底下要么找这个人聊天


要么给这个人送一些礼物,要么带着这个人一起做一些“你知我知”的小事情:


所有公开场合的和气都没有用,大家逢场作戏没有任何意思


真正的交情在微信的私聊里,真正的礼物放在了他的抽屉里,真正的交情建立在耳边那一句“你什么都不用管我都安排好了”当中。

而公开场合当中,我可能和这个人话都不说,招呼都不打:还记得我上一条说的吗,我在外面永远都是绝对中立的一方。


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你要有核心技能


你当然要有核心技能,但是这个技能没什么人敢和你说实话

我擅长的事情其实挺多的,业务能力也是说的过去的,但是说实话:我从来不认为是我自己的业务能力,在人脉上帮到我了。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


你一定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这是你的根基,如果你都不能给别人创造价值,你学再多的扩展社交圈的方法都没用,没有人会用一个废物。


但是业务能力充其量只能拿70分,毕竟业务能力强的人到处都有,不差你这一个。

帮我最多的一个技能,恰恰是我喜欢研究斗数,以及塔罗牌


——有不少人都是当面拿我开涮说封建迷信要不得,但是背地里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你给我算算呗。


得嘞,就等你这话呢。

给你算的时候,你的一些事就要告诉我了,我和你聊得越来越多,我知道你的事情就越来越多了


当这次测算完成之后,你可能已经把你和别人交往一年之内才会透露的信息,在我这里用不到一个小时都说完了。


你信不信任我?你有没有觉得和我更加亲近?

业务能力是我们的“硬实力”,而为别人提供精神安慰和情绪价值是我们的“软实力”。


软硬实力一起下,这个人绝对会被你拿下的。


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性格内向”不妨碍你扩大社交圈

“扩大社交圈”是你的社交目的吗?可能你以为是,但是别忘了再往下想一想:


我们扩大社交圈,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找到一个更有能力帮助我们的人吗?

所以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性格内向”在我看来完全不是一个社交上的难题


——如果我们想要搞定的人只有一两个真正关键的人,如果这个人和我们的交往都是完全私下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内向不内向,有什么关系?


我本人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虽然网上比较活跃但是现实生活中一直喜欢低头做自己的事情,但是我在人际交往上没有因为这个性格吃亏过:


每当我进入到一个新的社交圈时,我都会找一个朋友来帮我打开僵局


——他很热情,很自来熟,他要做的事情仅仅是帮助我进入这里,把我介绍给别人即可:


接下来的事情,我会自己观察,我会自己想办法逐个击破我想要交往的人。

所以“性格内向”只需要让一个交际花帮助你铺铺路即可


——团体当中,话多且活跃的人,虽然往往不是说话最顶用的那位,但是一定是我们需要一开始搞好关系的这位:


他十分热情活跃,所以不会拒绝把你介绍给其他人的请求;


他是连接所有人的通道,只要他愿意帮助你,你很快的就能摆脱因为对这个群体不熟悉产生的尴尬情况。

所以,性格内向不是问题:


找到活跃的交际花→表达自己的困惑和需要帮助的情况→借助他的帮忙初步认识小圈子→按照之前说的办法拿下圈子当中的关键人物。

有这几步,足矣。


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以上,这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关于人际交往的道理。

我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在我看来任何需要拿出来讨论技巧的人际交往,说白了都是功利的。


若是真的没有私心,又何苦一直因为人际关系的事情烦恼?

而以这样的目的开展的社交活动,我们思考的方向只有一个:如何高效,精准的实现我们的目标?

按照这五点走完之后,相信我:你会发现这些方法虽然拿不上台面,但是真的管用。

抖音、知乎上破万赞的“社交知识”,90%都是正确的废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