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一直赚钱的烦恼

王石曾说过“超过25%的利润,万科不做”。前几天,中海又发布年报,利润率超过万科不做的25%。

当王石的接班人郁亮孜孜不倦地给同行安利“白银时代”和“活下去”时,中海25%+的利润率数据已经跑了很多年,并得了个“利润王”的江湖名号。

【一】

在刚过去的三月,中海天府里开盘揽金17亿,为中海在成都的20周年贺寿。

算上19年底的那次,天府里两次开盘38亿,677高楼是不折不扣的吸金地标。

但就像中海的上一个爆款锦江城一样,天府里收获的不一定都是赞美。

赶在天府里本次推新之前,我的一个朋友去看了房,回来之后抱怨“辣鸡”,主要是说的户型。

天府里的户型最大180,这个户型跟十多年前的城南1号几乎一样,但现在还没推。

前面卖的是110三房、130、140的四房。2万多的单价,不算贵,但当成都土豪们拿着从麓湖、花园城省出的房票去看天府里的时候,总感觉差点意思。

其实,中海户型被评为“辣鸡”,不只天府里。中海现在做的产品,都满满的槽点。

无论是御湖世家的“四叠”别墅、中海锦江城的洋楼,还是天府里的110平米三房,还有云麓世家,一个越来越便宜的楼盘。都让很多成都同行掐大腿

——这么好的地,要是给我们公司操盘……

【二】

2017年中海拿到677那块300亩土地时的场景,会是成都土拍历史的一个标志画面。

那一天,中海手气爆棚,通过“抽签”PK掉绿地,拿到了西部第一高楼“一带一路大厦”的开发资格。

那一刻,整个成都都觉得中海该赢。

绿地和中海的竞争早在20年前从神仙树就开始。

当年绿地从中海手中虎口夺食,拿下了自己在成都的第一个项目新里维多利亚公寓。

关于那场土地拍卖现场的故事,至今还在这个行业有20年从业历史的老炮儿们喝茶吹牛时被无数次提起。

中海报仇,十年不晚,失之神仙树,收之秦皇寺。

而成都公众舆论对中海拿地的热烈反馈则来自于“中海能做得更好”的预期,因为中海是成都“全村的希望”。因为,绿地在468上并没有给成都带来惊喜(此事改日另说)。

那天抽签失败后不久,绿地在三圣乡修建的468大楼就进入停工模式。

到现在修了一半的468高楼都还像一个巨大的铁甲天牛屹立在成都东进的主干道上,关于它是否会烂尾的猜测此起彼伏。

【三】

作为中海高端作品“里”系的天府里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反而让更多人眼前一黑。

我把“貂丁”都脱了,你居然给我看这个?

行家看来,天府里的买家和卖家都是一个逻辑:赚土地红利,投资,说白点就是炒房。

从这一点上看,总部在香港的中海越来越像个香港房企。

香港房企恪守着李嘉诚那句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名言,靠囤地吃红利赚钱,中海和他们的区别只是不怎么囤地。

李大爷在成都15年就搞了两个项目,彩叠园做出过开间不到6米的联排,南城都汇6期做出过要房似锦才卖得出去的“跑道房”。

和黄在成都赚了很多钱。

去年听闻“风紧”的李大爷准备把南城都汇剩下的两块地卖给一个重庆大佬,开价78亿。

其实即使再补15年的土地出让金,这个总价也不算贵,但李大爷提了个境外支付的要求,一下子把全中国所有的买家都吓退。

中海亦如此,九号公馆卖完之后,中海在成都的产品段位就雪拥蓝关马不前。

不但户型十年不更新,全面上精装之后,装修就成为最大的槽点,交房必有维权。

某位业内人士在看完中海之后,直言“还不如恒大”,从业稍微有点年头的行业人士都能掂量得出来,这话还是很伤人的。

【四】

10年前的中海城南1号是中海在成都的产品巅峰。

那时,城南1号的户型、园林和建筑立面,都是行业标杆级的存在。

那时,成都高端言必称中海是一种行业习惯。

从1万左右的入市价格起步,到现在二手房价格普遍超过四万,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涨幅超过3万的楼盘,全成都几乎仅此一例。

但那时买的主力客户还是60后和70后,而现在的豪宅市场,消费主力早就是80后了。

这一点上,中海也和很多港企一样,已经无法去判断80后豪宅买家的产品需求了。

是中海不明白,还是世界变化太快?

有个前中海员工曾经抱怨“提了很多次建议,户型不能这么搞。但到成都公司老大的面前,还是一句‘就这么着吧。’”

拿地一流,产品二流。中海的营销团队到底是在吃投资部的软饭还是负责给研发填坑?

按理说,这么大个企业,不应该。天府里前期户型做小可以解释为做入门级产品降低门槛,锦江城可以解释为中信已经规划好产品,那云麓世家、御湖世家、麓湖公馆呢?

但中海每次都踩准了土地热点,用你们说的“辣鸡户型”卖出高价,赚到了超高利润。

反正,现在成都同行谈起中海,早就没有了城南1号、城南华府时代的那种对大哥的崇拜,更多的是一种遥远的回忆。

【五】

曾经,抓住了金融城土地红利风口,中海赚得盆满钵满。

现在,中海也一直在布局天府新区这个风口,前前后后拿了六七个项目,1000多亩地。

但上一个风口和这一个风口的差别是:卖房子的逻辑已经从土地思维变成了产品思维。

这是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年代,这甚至是一个产品不被重视的时代,凤厂崛起带来的高周转模式裹挟全行业。

郭德纲说,德云社演员的膨胀都是从看不起高峰开始的,曹云金、何云伟、李菁都是如此。据说连岳云鹏都曾经犯过这个错误,但后来被郭德纲一个大嘴巴抽醒。

一个开发商的膨胀,会不会是从看不起客户的需求开始?

中海成都公司掌舵人有否意识到,“我们将是山巅之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我们。”

当然,中海也会很委屈,你说我产品不好,但大家不都一样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