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育说教,闲聊教育现象


做了这么长时间教育,我们似乎做着千百次的重复。想一下,是什么剥夺了我们的幸福感、成就感?是什么扼杀了我们的信心、追求、理想?我们搞教育多少年收获了什么?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给了教育什么?我们有没有怨天尤人,怨声载道?有没有厌倦教育?如果有这些,但为什么还要硬撑着干下去呢?是不是为了生存?


走出教育说教,闲聊教育现象


一个人一生选择了一个自己比较喜欢,而且还能干好的职业,那他的一生就是幸福的。一个人一生选择了自己不喜欢,而且也做不好的职业,那他的一生就是痛苦的。大多数老师不是自愿选择了教育,而是在多种复杂原因之下糊里糊涂地走进了教育行列。有些老师是先结婚后恋爱,先走到这个行列里,而后爱上了这个行业。有些老师是先结婚后离婚,改行干了其他事情。有些老师是先结婚,后闹矛盾,既不喜欢教育,又没有办法改变,过得十分痛苦。而有的人选择了教育,一辈子执著于教育,爱着教育,过着很幸福的教育人生。所以说,有的人为了生存而教育,有的人为了教育而生存。

其实,不论是哪一类型的教育人生,一切都在于自我。思想决定行动,态度决定成败。静下心来检视一下自我,看一看自己的思想、心态。

一个人若无超越环境之梦想,就绝对做不出什么大事。我们要想追求职业的幸福和人生的幸福,就得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人格。不要活在内心的挣扎之中;不要将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你自己的情绪上;不必关心别人如何评价看待你。心态平静了,烦恼自然就少;情绪稳定了,心境自然开阔。我们搞教育就是要用心、用情、用智慧、汗水去经营、去创造。不必叹息世俗,不必计较成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走向成功。


走出教育说教,闲聊教育现象


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丰盈而深刻,清明而通达,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用善意的心态和目光发现生命中的感动,给予学生更多真诚的鼓励。境由心生,环境是由你的态度生长出来的,用哲学的话来讲,“你的思想就是你的世界,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 痛苦与快乐,成功与失败,伟大与渺小,贫穷与富贵,其实全在于我们怎么看。

肖川教授说:“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在生活中是一个苟且的人,干什么都心不在焉的人,什么都无所谓,工作中不会表现出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等这些品质。” 我们就会滋生得过且过混日子过的思想,就会把自己的痛苦浓度提升,就会活在痛苦的挣扎之中。

假若我们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的影响他人,追求美好的人。不仅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好教师,也能成就自己幸福的人生。如果我们消极悲观,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学无术,麻木不仁,不但痛苦了自己也痛苦了教育。要知道,思想出了问题,心态出了问题,观念出了问题,做出来的教育事情就会有大问题。

如果老师能把教育当做恋人、爱人去真爱,去呵护,去经营,去付出。那他一定会成为有幸福感,有成就感的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