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最近一段时间,小玉迷上了从中外艺术作品中寻找隐秘的联系,以对比的方式进行解读。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来自中国和日本的两幅绘画:《源氏物语绘卷》与《雪夜访普图》。同为“作客图”,两幅名画之间到底有何异同?背后又反映了中国与日本怎样的文化艺术精神?

咱们一起品品。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中日作客图,人物见尊卑?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源氏物语》是日本版“红楼梦”,平安时代女作家紫式部把那个时代的王朝做背景,表现了主人公光源氏的一系列生活与爱情故事。既是宫廷百态生活写照,也是贵族情爱生活剪影。

《源氏物语绘卷》

更是文学与美术的精彩结合。根据故事中的回目,用线条勾勒出其中的人物与景象,并用矿物颜料在轮廓内涂上艳丽浓厚的色彩。整个绘卷以图画讲述了小说中的精彩片段。而这幅“浮世绘版”的源氏物语绘卷,表现的正是这样的一个“作客”场景:光源氏来到一女眷家中与其会面,外面有众陪同前来的仆人在候着。屋内屋外,呈现出两个空间内的情境。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绘卷中的人物描绘很有特点

在绘卷中,人物的描绘是具有程式化风格的:脸上的那一勾就代表鼻子,两条粗细略微有区别的横线便代表了眼睛,被称作“引目勾鼻”,而嘴唇的表现只需要一个红点就完成。这样的人物在画中看上去都差不多,没有太多个性的独特展现。不过有时候,身份地位较低的人物形象,可能比身份地位高的形象描绘的更细致和真实一点。简单理解,就是程式化观念和表现越高、越抽象的,代表对人物的敬意越大。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源氏物语之红叶贺,台上表演的人身份低,脸部描绘更细致;台下宫廷贵妇身份高,采用程式化表现。

因此,再回到最初的这幅“作客图”上,细细看来,屋内光源氏与女眷的脸部勾画简单,程式化体现了人物身份的尊贵;相比之下,屋外两个侍从的脸,则更接近真实的描绘,代表着身份的低下。由此可见,人物脸部的画法,暗藏着身份的尊卑和地位。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明代刘俊《雪夜访普图》

再来看中国的“作客图”。

《宋史·赵普本传》中有这样一段史料记载了皇帝去大臣家,刘俊《雪夜访普图》画的正是“宋太祖赵匡胤雪夜访名臣赵普”这一场景。整幅画的人物刻画非常精细生动,屋宇、什物结构精确,线条流畅而工整。三组人物均匀分布在画中:画面底部的是皇帝四个侍卫,在屋外看样子已等候多时;往上看,屋内是枢密副史赵普和妻子,他下首侧坐、身姿恭谦颇有谋臣风度;在屋内正中央、也是整幅画黄金分割点上的,正是宋太祖赵匡胤,身材魁梧、气度不凡正是天子之姿。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雪夜访普图》中人物比例,有明显大小之分

不过细细看去,最妙的,其实还是画中人物在比例上体现出来的大小区分——如果按照近大远小的正常比例结构,画底这些随从应该是最显大的,屋内的臣子夫妇次之,坐的最远的皇帝应该最显小。可实际上,这个比例是“刻意”反过来的!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从战国中期开始一直到清朝后期,经历了2000多年,封建的“尊卑观念”、“等级制度”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艺术也不例外。这幅《雪夜访普图》便是对这种“尊卑观念”的巧妙艺术外化表现:帝王的比例最大,代表着“圣明与高大”,其它人物也按照各自的身份地位被描绘成对应的比例大小。除此之外,中国画家们也常常会将主要人物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实现“大而突出”的视觉效果,画面的主次明确。这种艺术化处理,为了吸引“观赏者视线”,背后更是反映了“上尊下卑”的封建社会主流意识。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的人物比例和主次顺序安排巧妙,贵妇以绝对的比例优势和C位,彰显了自己尊贵的身份

因此,同为“作客图”,人物的身份地位都微妙体现,只不过日本绘画体现在描绘人物样貌的程式化上,而中国绘画则在人物比例和远近位置上都有地位彰显。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中日作客图,十足镜头感?

看完了两幅名画中的人物表现,让我们再次回到《源氏物语绘卷》中,看看它的另一个重要技法:“吹拨屋台”画法。在很多绘卷中,都体现出了这种日本独特的绘画技巧——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绘卷中体现的“吹拨屋台”画法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吹拨屋台”的透视效果

吹拨屋台画法,指的是画面里卸下房顶部分,大概从45°的斜上方视角俯瞰屋内的情景。可以说,直到现在日本设计师都极喜欢这样的绘画方式。这种画法利于呈现房屋内外的全景效果,动线和方位也都清晰直观的让画外人一览无余。看这样表现光源氏去女眷家作客的画,画外的我们可以产生一种“上帝视角”,从容的欣赏发生的一切:屋内的两人悠闲谈情,屋外的两人也得了一时空闲、不必带着伺候人的紧张。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源氏物语绘卷》用吹拨屋台法,营造出的上帝视角与流动电影感。

这种“吹拨屋台”巧妙的将画中容量与密度拓展,还颇具日式风格的巧妙分割。因此也有人说,看日本绘卷仿佛手中流动的电影。

而要说这种不受透视和空间限制、从多个角度表现事物特征、自由表现人物的绘画技法,在中国画中也存在,那就是经典的“散点透视法”。不再受一个视域局限而可以漫视,便是这一技法精髓。因此我们回看那幅

《雪夜访普图》,同样运用了散点透视法,层次分明,在一个平面上打破焦点透视的限制构图,表现了屋内人物的正襟危坐和屋外人物的说说笑笑,对比之下,颇有趣味。

中日作客绘画:一场“串门”背后的等级秩序与艺术手段 | 张小玉

《乾隆南巡图》,卷轴画中的散点透视法运用

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在看到中国卷轴画《乾隆南巡图》后,惊叹这种“移步换景”的现代思维观看形式,它多像流动的电影画面啊!比西方焦点透视更高级、更随性,看似古老传统的中国画透视法,实际上比自诩优秀的西方透视更接近现代的

“流动影像”思维。于是,他也结合相机拍摄等多重思考,由此开始了进一步在西方绘画中借鉴这种思维的探索。

因此,同为“作客图”,日本绘画以“吹拨屋台”带来了流动的电影镜头感,而中国画同样以“散点透视法”实现了上帝视野的流动影像观看体验。这是属于东方文化的特有韵味。

结语

欣赏绘画有很多维度。可以看艺术技法,可以看文化内容,可以看历史内涵。而两幅来自不同文化体系下的绘画,可以在异同的探索中,获得更丰满的审美体验。何乐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