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

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

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

美国政府阿富汗和解事务特别代表哈利勒扎德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治领导人巴拉达尔代表双方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根据协议,美国将开始逐步减少其在阿富汗的驻军,驻扎在阿富汗的外国军队有望在14个月内全部撤出。塔利班则承诺不再让阿富汗成为恐怖分子的庇护所。协议还规定,阿富汗各方在2020年3月10日开始内部谈判,各方代表将讨论永久停火的时间和方式。

2001年,美国在“9·11”恐怖袭击后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被美方认定庇护“基地”组织的塔利班政权。近年来,塔利班在阿富汗势力依然强大。自2018年10月起,美国政府与塔利班在多哈举行多轮谈判,双方曾一度在去年9月初接近达成协议。

据统计,阿富汗战争发动以来,已造成数万名阿富汗平民和逾2400名美军死亡。这也是美国历史上耗时最长的战争。

数十年恩怨有望了结?

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

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遇连串恐怖袭击,导致近3000人丧生,其中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两座大楼被劫持的客机撞毁,损失惨重。

很快,美国确认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是袭击的幕后黑手。当时,本·拉登躲藏在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于是美国要求塔利班将其交出,却遭拒绝。

2001年10月,美国开始轰炸阿富汗。11月,阿富汗国内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在美国与多国部队协助下控制首都喀布尔,塔利班很快被逐出首都。2004年,阿富汗举行首次民主大选,美国支持的新阿富汗政府正式成立。

然而,塔利班并未从此销声匿迹,而是逐渐恢复势力而且加大了对社会基层的渗透。战后,阿富汗局势持续动荡,政府受到诸多条件限制,而其他国家对在阿长期驻军都有顾虑。因此,塔利班尽管一直处于守势,却逐渐重整旗鼓。

美军发动战争10年后,终于在2011年于巴基斯坦狙杀本·拉登。2014年,北约组织的国际部队结束作战任务,让阿富汗政府军继续与塔利班交战。

然而,阿富汗情势依然混沌,国际军队的撤离给了塔利班更多机会。2019年,美联社报道称,塔利班的势力达到2001年阿富汗战争以来的最强阶段,他们控制了阿富汗近半数以上的国土。而且,塔利班仍在针对政府和平民目标发起炸弹攻击。

美国内部争论与塔利班协议

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我们希望达成和平协议。塔利班也想要达成和平协议,他们已经厌倦了战斗。”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对这项协议,美国内部充满争论。白宫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猛烈抨击美国与塔利班达成的这一协议。他在推特上发文称:“这项协议对美国来说有不可接受的风险。”“这是一项奥巴马式(意指软弱)的协议。使塔利班合法化会向‘基地’组织和IS恐怖分子以及所有美国的敌人发出错误的信号。”负责协调打击“伊斯兰国”联合行动的美总统前特使麦格克表示:“我们都希望能以某种方式解决阿富汗问题,但从协议来看,它并不会导致战争的结束,而是为新的战争播下了种子。这很可能导致该国逐渐崩溃。”

美国“共同梦想”网站1日引述反战议员巴巴拉的话称,没有人愚蠢地认为这是一项“和平”协议。美国非政府组织“不战而胜”执行董事迈尔斯也称,尽管撤出驻阿美军是“令人欢迎的一步”,但是该协议“完全没有解决军事占领的后遗症,缺少长期和平战略,缺少责任和正义,这绝对不是‘和平协议’”。

“阿富汗战争本来就是错的”,德国《每日镜报》1日称,特朗普如今迫切地想离开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阿富汗战争本来就是一场无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18年,它不仅造成15万阿富汗人死亡,广大阿民众流离失所,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损失,有2400名美国士兵丧生。配合美军作战的盟军也有巨大伤亡和损失,其中德国花费了约100亿欧元,有59名士兵丧生。这就是这场战争的代价。所有人都输了。

阿富汗前路荆棘犹存

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

阿富汗和平前景不确定因素仍很多。

首先,美塔双方能否忠实履行协议,疑问尚存。此外,在美塔互信脆弱的情况下,不管出于什么因素,一旦双方擦枪走火,和平协议仍有可能遭遇问题。

其次,人们注意到,阿富汗政府并未参与美塔谈判。在这一关系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重要政治进程中,合法政府反而缺位。以往,塔利班称阿富汗政府是美国扶植的“傀儡”,拒绝与政府对话。与美国签署和平协议后,塔利班是否守信启动与阿政府的谈判,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局势走向。

事实上,即使阿政府与塔利班坐到谈判桌前,通往持久和平的道路仍很漫长。塔利班与政府的执政理念与手法存在巨大差异,对于未来权力分享的架构,双方退让空间非常有限。

再有,“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并不希望阿富汗实现和平,它们不会停止兴风作浪、挑拨煽动,其破坏力不容忽视。

阿富汗战争大事记

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挟持4架民航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华盛顿特区外的五角大厦等地点,造成近3000人死亡。美方指“基地”组织首脑本·拉登策划了此次袭击。

2001年10月7日,由于塔利班政权拒绝交出本·拉登,美国开始轰炸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目标与“基地”组织网络。

2001年11月13日,塔利班被逐出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往南部坎大哈省溃退;12月7日,塔利班放弃坎大哈的最后据点,两天后又放弃最后握有的扎布尔省,彻底失去在阿富汗的控制权。

2002年,美国支持的阿富汗临时政府成立。

2004年1月,阿富汗采行新宪法,10月举行总统选举,超过1050万名合格选民选出新任总统卡尔扎伊;本为临时政府领导人的卡尔扎伊得票率为55%。

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阿富汗战争新战略,派遣更多军方与民间训练人员到阿富汗。

2011年5月2日,美军攻入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一处建筑物,击毙本·拉登。

2011年6月,奥巴马宣布撤军计划,2011年底撤军1万人,直到2014年完全把维安责任交给阿富汗政府。

2013年,阿富汗政府军从北约部队手中接下全部的军事与维安任务。

2014年9月,加尼经两轮投票当选新任阿富汗总统。

2014年12月,北约正式终止在阿富汗的作战任务。

2015年10月,奥巴马以阿富汗情势仍不稳为由,推翻原预计于2016年完全撤军的目标,继续维持约9800名美军在当地协助对抗塔利班。

2018年10月起,美国与塔利班代表开始在卡塔尔举行和谈。

2019年9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以美军在喀布尔遭塔利班攻击身亡为由,取消原定举行的他与阿富汗总统及塔利班领导人的密会。

2020年2月29日,美国与塔利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协议,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同意,若塔利班坚守这项协议,他们将在14个月内从阿富汗撤离所有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