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減員近3萬人“同心共享”是隻能同富貴?

疫情之下,各房企均謹慎制定今年業績目標。中海預期竣工面積增長16%,但管理層稱“與各地區進行溝通排布時候深感壓力”;中國奧園(03883,HK)、融信中國(03301.HK)、龍湖集團(00960.HK)、時代中國(01233.HK)銷售目標增幅分為12%、12%、7%、5%,較此前大幅放緩;首創置業去年銷售額808.1億,今年目標仍停留於800億。

作為龍頭之一的碧桂園至今未公佈今年的業績目標,而對於此前的裁員傳聞,近日,《資本一線》從其財報中發現,2019年減員近3萬人。


碧桂園減員近3萬人“同心共享”是隻能同富貴?


業內人士稱,此次公司架構調整,涉及範圍之廣、波及人數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一時間碧桂園內部人心惶惶。在人才招聘市場,有獵頭稱市場上冒出了許多碧桂園出身的人,甚至調侃道“今天獵頭圈流傳著一句話,整個珠三角上空都是碧桂園的簡歷。”《資本一線》就碧桂園區域調整和人員優化相關問題,向其發送了採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覆。


減員29603人

3月27日,碧桂園披露財報顯示,碧桂園集團2019年實現總收入約為4859.1億元,同比增長28.2%。入選財富500強,排名升至177位。報告期內,集團毛利約為1266.4億元,同比增長23.6%;毛利率為26.1%。集團淨利潤約為612.0億元,同比增長26.1%,淨利率為12.6%;屬公司股東之核心淨利潤約401.2億元,同比增長17.6%。

2019年,碧桂園實現權益銷售額5522.0億元,較2018年的5018.8億元同比增加10.03%。權益銷售現金回籠約現金501.0億元,權益去化率達72%,權益回款率為96%。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快速強勁的銷售回款,保障了充足的現金流,大大提升了公司抵禦風險的能力。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淨借貸比率為46.3%,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現金短債比為2.3倍,同比上升0.4倍。總債務覆蓋EBITDA倍數為3.8倍,同比下降0.4倍;EBITDA覆蓋利息倍數為4.0倍。另有約3167.9億元銀行授信額度尚未使用。財報數據顯示,碧桂園淨借貸比率已經連續12年保持在70%以下,是行業內少有的兼顧規模增長和負債管控的企業之一。

看起來,碧桂園穩增長降槓桿,交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答卷。


碧桂園減員近3萬人“同心共享”是隻能同富貴?


業內人士稱,大型房企廣撒網的人海戰術型發展戰略的邊際效用正在下降,水大魚也大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裁員”傳聞不斷


2019年1月4日,碧桂園宣佈最新一輪人事安排,稱已率先對集團各中心負責人進行梳理、更換。2月,有媒體報道稱,碧桂園開工後大裁員,有部門裁員幅度達50%。2月24日,碧桂園發佈一份《關於部分中心和區域調整的通知》(下稱《通知》),宣佈將對集團總部組織架構、區域劃分及相關人員等作出調整,總共涉及十幾項總部部門、區域公司的合併,以及多名高管的崗位換防。

隨後,碧桂園進行闢謠,稱此次調整是對碧桂園總部組織架構進行正常優化,而非裁員,所有涉及調整的人員,原則上職級和薪酬保持不變。

3月1日,碧桂園主席楊國強專門表態:“肯定不是裁員,我們把大家招進來不容易,不希望任何人由於市場情況變化在我們公司被裁員。”

在3月18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碧桂園總裁莫斌再次聲明:“碧桂園沒有裁員……我們會招聘更多的人,一定不會裁員。正常企業的優勝劣汰是要做的,不合格的員工一定會進行優化。”

不過,公司2019年8月發佈的中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員工總數為11.66萬人,較2018年年報減少約1.48萬人。

碧桂園2019年披露財報顯示,於2019年12月31日,碧桂園共僱用101784名全職員工,而在2018年底該數據為131387人,減少了29603人。一名接近碧桂園的知情人士稱:“合併區域是真,裁員也是真,僅僅明面上被裁的高管便有34名。”


碧桂園減員近3萬人“同心共享”是隻能同富貴?


“裁員”並非頭部房企普遍現象。根據萬科和融創披露的2019財報,截至2019年底,萬科共有在冊員工13.15萬人,較上年增長 26.1%。融創共有50834名僱員,相比2018年底增加了12794人,同比增長33.6%。


“同心共享”合夥人制度


財報中,碧桂園曾表示:“為了適應新時期的發展,集團引入“同心共享”合夥人制度,將員工的利益與本集團利益統一起來。這種共擔盈虧的做法,讓員工更進一步體會到碧桂園‘家’的企業文化,與集團共同成長和發展。”

2014年推出的“同心共享”則是項目跟投的合夥人模式,管理層強制投資,員工自願跟投,碧桂園甚至可以為員工提供低息貸款的配資,幫員工用槓桿撬動更大的回報。

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稱:“我們必須瞭解人性。人性是自私的。這是關鍵點。我們在選擇管理方法時就是要直穿人性的弱點,不能搞平均主義。”

碧桂園2017年半年報披露,已申報同心共享項目733個,累計合同銷售額達約人民幣4727億元。自2014年同心共享機制實施以來,2015年有兩位區域總經理年收入超1億元,到2016年有6人獲上億元年終分紅,企業自有資金年化收益率近70%,大大鼓舞了員工鬥志。

在推出“同心共享“計劃後,碧桂園業績突飛猛進。在2017年銷售額達到5508億元,登頂全國地產商銷售冠軍。

“同心共享”計劃客觀上加快了碧桂園週轉速度。相關統計顯示,碧桂園項目平均開盤時間由過去的9-11個月縮短為6.9個月,現金流回正週期由原來的10-12個月縮短至9.1個月。

可以說,碧桂園的“同心共享”計劃是其成功的一大法寶。但今年疫情“黑天鵝”不期而至,同心共享計劃是否還能持續下去?作為龍頭房企之一的碧桂園,今年是否仍將裁員和調整?一名在廣東碧桂園服務工作的員工向《資本一線》表示:“房產的深圳區域已併入我們(東莞)區域,不知道物業是否會合並。”


碧桂園減員近3萬人“同心共享”是隻能同富貴?


撰文|溫慶林

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或者要做旅遊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閒農莊、鄉村振興旅遊規劃、策劃的小夥伴,想要得到免費旅遊規劃設計方案,都可以點擊下面的“瞭解更多”和綠道旅遊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