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三開花,雕版印刷為何"偏心"不用來印書籍?

中國印刷術的發明源遠流長,並且不僅是在中國,更是傳播到了印度、巴西等海洋對岸的國家中,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

印刷術一直到唐朝時期才有了明顯的發展,這一時期中國古代文化和文明也開始興盛起來並且在國內和海外開始廣泛傳播。

在印刷術發明之前,人們只能靠手寫的書籍來記錄和傳播知識,這樣不僅費時還費力,尤其是一些重要但是相當繁雜的著作,只靠人們手寫流傳下來的量極少,並且這些著作在戰爭混亂的年代尤其難以保存,就只剩下一些孤本,甚至更多著作因此只能從此消失。

印刷術開始成為一項廣泛傳播的技術還要追溯到唐朝時期發明的雕版印刷術,然而唐朝時期更多傳播的是大量印刷的佛學經文,而少有像印製曆書那樣大規模雕版印刷書籍。

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三開花,雕版印刷為何

從唐朝時期以佛學相關物品為印刷品到五代時期以儒家經書和思想為主的印刷品,從中我們也可以窺見一些“小心思”,五代時期雖然更多的還是戰爭,並且由於政權更替十分頻繁,但是這一時期社會中的科舉制度和教養學生所用的學堂依然在正常運營中。

因此實際上還是因為唐朝時期佛教思想超過了人們對於史書這些歷史書籍的需求,正如儒家思想在五代十國時期中扮演的作用,故而唐朝時期的雕版印刷書籍更多的是佛經、佛像、佛咒這些東西。

而到五代十國時期,人們重新意識到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人們比起燒香拜佛更注重是否能夠入仕途中,其中儒家思想自然是最為重要的思想和組成部分。

一、唐朝時期日漸展露頭角的“雕版印刷術”

1.雕版印刷的過程

雕版印刷,顧名思義就是用刻字的板子來複制印刷書籍,而其中最主要的過程便是刻板,因為每一本書籍中的每一頁的篇章和結構排版都不同,因此刻板的過程必須十分小心謹慎,一塊板子上每一個字都不能出錯,否則這一整塊板子都直接作廢了。

雕版印刷的主要過程是:先將需要刻字的書籍的書稿寫出來,接著使得有字的一面貼在板上,然後再在木板上刻字,根據字體的不同對於刻工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很明顯整個過程當中還是刻板這一過程最為重要。

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三開花,雕版印刷為何

之後便是印刷、晾乾,按照順序排版就完成了,其中,一塊印版可以使用上萬次,因此可見雕版印刷不僅是一項省人力、物力、財力的技術,在某種程度上還給當時的社會提供了許多勞動機會。

2.唐代時期社會中普遍的“雕版”

雕版印刷術最初發明於唐朝時期,其發展速度十分之快,到唐朝中後期時在社會中應用已經十分普遍。歷史學家認為,雕版印刷的印品,一開始只在民間流行,並且唐朝初期雕版印刷剛剛發明的時候,還經歷了一段和手抄本共存的階段。

唐朝末年的時候雕版印刷術已經相當成熟,不僅發展出各種不同的字體,各種不同材質的刻板以及到宋朝時期甚至發展出了各種不同顏色的刻板。

甚至宋仁宗時期雖然畢昇發明出了更為靈活先進的活字印刷術,然而宋朝時期由於雕版印刷的更進一步發展使得雕版印刷在社會中的受歡迎程度和普遍程度遠遠超過活字印刷術,

從中雕版印刷術的影響可見一斑。

二、為何唐代沒有像印製曆書那樣大規模雕版印刷書籍?

1.雕版印刷術發明初期,成本極高又極為容易犯錯

唐代時期雕版印刷的首次現世使得人們突然找到了一種省時省力的傳播書籍的方法,然而唐朝時期一直到唐朝末年,雕版印刷術都未能得到長足的發展。我們都知道許多書籍並不能輕易在社會中廣泛傳播。

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三開花,雕版印刷為何

由於在雕版印刷術發明初期面臨著許多問題,一是其成本極高,首先上流階層中沒有人會做這樣的生意,因此雕版印刷書籍的商家大都是在民間,而民間做這種生意的又不再多數,很容易造成壟斷,但是有許多書籍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的孤本,因此這又在無形中增加了雕版印刷書籍的成本;

其二是雕版印刷所使用的刻板極為耗費人力,刻錯了一個字整塊板子都將要作廢,民間做這些生意的人自然承擔不起如此高的成本,因此這些書籍中難免會出現些許錯誤。而這些書籍如果經過廣泛傳播,不僅對於作者的剩餘有害,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將學習到錯誤的知識,更不幸的是,這些書籍可能會就此按照錯誤的版本傳播下去。

2.雕版印刷術一直到宋朝之後才發展到成熟階段

瞭解過雕版印刷的印刷過程,我們就能從中窺出,在唐朝初期,雕版印刷術雖然十分新鮮,也是一項了不得的發明,但是實際上一開始是寸步難行的。

因為這樣的印刷術不僅成本十分高,還需要更多的人力、財力,甚至是足夠的物力,印刷使用的刻板需要木材等各種材質,印刷對這種刻板的材質要求十分高,一個人更是不夠使用。

更多的是當時社會中人們對於這種新鮮的技術應該第一反應是十分抗拒的,習慣才是最為可怕的,這也是後世的歷史學家認為唐朝時期曾經存在過一段手抄本和雕版印刷書籍並存的階段。

3.人們對於雕版印刷書籍的需求不足夠

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三開花,雕版印刷為何

從現代的發掘出來的歷史遺物中來看,唐代的印刷品更多是關於宗教的物品,在唐朝的時候就是佛教印刷品數量和質量最為出名。

唐朝時期,佛教通過本土日益超過道教,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時期唐代的第一宗教,據當時的傳記記載,高僧玄奘曾向西到印度遊歷了十幾年的時間,從印度取回來許多關於宗教的律論將近上千部。

受此影響,唐朝時期,各個地區寺院林立,人們燒香拜佛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僅在自己家中有小祠堂,有大事的時候還必須到周圍的寺廟中祭祀。

人們對於宗教——佛教相關的物品需求之盛實際上甚至超過了文學相關書籍,當時社會中的僧侶人數也相當多,這些人包括黎明百姓甚至是貴族家族內部對於佛家物品的需求量極大,他們便成為了這些產品的主要使用者,許多相關的佛教印刷品也由此應運而生。

三、唐朝時期佛學的發展和鼎盛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印刷術的傳播

著名歷史學者辛德勇在《中國印刷史研究》一書中,提出了關於中國古代印刷術發明的一種猜想,他認為中國印刷術的發明是同佛家的興盛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的,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佛教一躍成為中國古代的第一宗教,這些因素才是催生雕版印刷術發明的重要推動力量。

他的主要觀點是。“中國古代印刷術的產生大多是基於佛事活動的需要,中國印刷術的技術源頭就是印度教的印度印佛像技術”,這種技術最初就是類似印章的拓印技術,印度也稱為“捺印”,就是指將印版從上到下按壓到紙面上,最終完成一項印刷品的過程。

唐朝政治、經濟、文化三開花,雕版印刷為何

從我們現在考古挖掘出來的印刷品來看,唐朝時期的印品還是關於佛教的物品數量最為多,而且中國最早的印刷品都是佛教的宗教用品,包含有佛像、經書等。其一,由於佛教在唐朝時期發展到鼎盛的局面一方面是信奉佛教的佛教徒數量不是每日要看書籍的學子們可以相比較的。

因此,人們對於佛物品的需求自然是“不可小覷”的。由於佛教思想的主要精神就是宣揚佛教相關物品最能宣揚自己的福報,這些物品中尤其是以經書和佛像最為普遍,這些物品既容攜帶,有熱別容易傳播出去,甚至還有關於佛教的咒文,更是受歡迎的物品。

很不幸的是,整個唐朝時期,雕版印刷術雖然得到了極大的普遍應用,但這一時期出土的印刷品主要還是佛教相關的物品,還有人們日常使用的日曆這些生活用品,根據歷史上的記載,一直是到五代時期,印刷術才逐漸被應用到儒家思想當中。

四、結語

唐代時期發明出了雕版印刷書,並且在這一時期得到普遍應用,雕版印刷書的發明也是唐朝時期文化發展如此興盛的原因之一,雕版印刷術雖然已經算的上是印刷術中比較成熟的發明。

之後一直到宋仁宗時期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是印刷術發展的頂峰,然而這一技術因為成本太高,並沒能在社會中廣泛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