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貴一生征戰, 只做個將軍, 他孫子起兵造反, 失敗投降卻被封王

薛仁貴那是大唐的名將,一生歷經百戰,在血裡、火裡拼殺多年,靠軍功累積,最後朝廷勉強封其為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最後加封了一個平陽郡公,這已經是唐朝名將的最高待遇了。但是,他的孫子,沒啥本事,為了私利起兵造反,最後兵敗投降,卻被封為王,而且官至四個州的節度使,右宰相。比薛仁貴要牛太多!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到底怎麼回事呢?

薛仁貴一生征戰, 只做個將軍, 他孫子起兵造反, 失敗投降卻被封王

這還要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末期,當時薛仁貴的孫子薛嵩因為家族萌蔭被封了一個小官,當時在薊城一代,也就是現在北京這一代做官。因為自己祖上的榮耀,薛仁貴的威名,因此薛嵩也是滿腔抱負,要幹成一番事業,光宗耀祖。無奈,唐玄宗末年,朝政日益腐敗,整天跟楊貴妃廝混,國家權力掌握在楊國忠等奸臣手裡,因此,薛嵩的官職一直得不到提升,內心十分苦悶。

薛仁貴一生征戰, 只做個將軍, 他孫子起兵造反, 失敗投降卻被封王

而在公元755年,安祿山在范陽起兵造反,著名的安史之亂爆發了,薛嵩看準機會,響應安祿山,想趁亂實現自己的抱負。因此,也起兵追隨安祿山造反,並且帶頭衝鋒陷陣,憑藉作戰勇猛,為安祿山立下大功勞,被安祿山提拔為相州刺史,成為省部級官員,終於實現了其平生想做大官的願望。

薛仁貴一生征戰, 只做個將軍, 他孫子起兵造反, 失敗投降卻被封王

但是好景不長,朝廷很快開始從被動中走出來,逐步收復河朔之地,安祿山逐步走下坡路,而且史思明直接就被消滅了。因此,當時的薛嵩聞訊很是害怕,擔心安祿山扛不住,而且認定朝廷必將取得最後勝利,因此,索性率領部眾投降朝廷。

薛仁貴一生征戰, 只做個將軍, 他孫子起兵造反, 失敗投降卻被封王

當時的大唐朝廷很是重視,而且前方平叛將領主張重賞安祿山投降的將軍,這樣有利於瓦解敵軍,加速平叛。因此,當時朝廷下令封薛嵩為檢校刑部尚書,加相州,衛州等四州節度使。薛嵩一下就從反叛者成功成為四州節度使,還做了刑部尚書,直接衝到了部委級別,可謂是因禍得福。

薛仁貴一生征戰, 只做個將軍, 他孫子起兵造反, 失敗投降卻被封王

而回歸李唐懷抱的薛嵩更加感念朝廷恩德,開始勤勉治理,政績突出。在之後朝廷封其為高平郡王,尚書右僕射等職務,直接成為王還有宰相,比他爺爺薛仁貴奮鬥一生的官位高太多了,簡直是祖墳冒青煙啊!

薛仁貴一生征戰, 只做個將軍, 他孫子起兵造反, 失敗投降卻被封王

而且這還沒完,薛嵩的兩個兒子也被封大將,孫子薛從更是掌握宮廷禁軍,榮耀一時。在公元773年,薛嵩壽終正寢,朝廷風光大葬。這完美詮釋了,想做官封王,不必要戰場上拼殺,只需要造反投降就可以了。想必宋江當時也是這麼想的,但是結局就大不一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