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皮囊》看人生: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从《皮囊》看人生: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文|寥寥

图|源于网络

校对|不止

从《皮囊》看人生: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如果皮囊腐朽,我们还剩下什么?

脱去了皮囊的灵魂,他们在忙什么?下地狱或是上天堂在荒野上游荡?

我读古人的记叙,总觉得,那些孤魂,野鬼。它们所渴望的,不过是转世为人,再得一具皮囊。温暖的,逸乐的,疼痛的,脆弱的,可耻的,皮囊。

这是蔡崇达书中的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态度,也是关于辨识人性的书。

如果读过他的经历,才能读懂他文字的苦楚。记载着疼痛和赤裸裸的真实又有些对生而为人的挣扎与愤怒。

从《皮囊》看人生: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在读这本书的第一篇说出了皮囊这个词汇。他的阿太在很平常的日子去世,留给他的话是: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阿太一生果敢无畏,即使看到生命尽头也能释然欢笑。后来他告诉我们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的。

我们这一生,将外表装饰的光线亮丽,春风得意。皮囊也是标志着昨日的辉煌,唯有灵魂才是值得审视。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文:那些因抑郁症而死的人,到底是想开了还是没有想开?

其实他们陷入了一种灵与肉的对立中,无非成了一场战争。

我们这一生都在实习,都在与这个世界交涉学习,我们一生都在训练。他们只是疲惫,才会放下这具并不灵动的肉体。

只看透世间阴暗或者顿悟世情致使抛弃这具肉体。然后漠然冷漠的向人间告别,做一只没有束缚的自由灵魂。在外人看来,这是让人看不起的隐忍与退让。

从《皮囊》看人生: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从《皮囊》看人生: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可是皮囊下的灵也有另一种抗争方式。就像那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我们自顾自的背起行囊远行千里,我们各种品尝着喜怒哀乐,我们也看到各种真善美丑。也学会了反抗,妥协。

我们都是身处黑暗和夹缝中的,恐惧,寒冷侵皮吞骨。只是我们还觉得:我来过一次人间,值得看看更好的太阳。

所以在灵与肉的的对立中,我们能周旋于各种生活下的觥筹交错,带着一个热烈急切的灵魂去感受不易与孤独,也能充满欢欣与温暖。

现在面目全非的时代滋生了负面能量,又产生了一些高呼:人间不值得的群体。还有一些丧文化的兴起。

人们急于分门别类的安置自己,将自己的人生与太宰治,三毛的人生划为等号。

其实不难发现他们是有求生的本能,不是抱着满心赴死的“信念”的。

确切的说,他们的死亡也是在自己世界中求取意义得另一种方式。

你们只看到了他们文中的迷茫与困惑,却看不懂他们的内心。

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制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

这是太宰治《人间失格》里的话。

从《皮囊》看人生: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我唯一锲而不舍 ,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 做一个真诚的人 ,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这是三毛在她的合集《撒哈拉沙漠》中写的。

我想如果再有一次重来人间:他们或许会擦拭掉鞋子上的尘灰,把心再擦拭一遍,重新来过。

或许三毛会带着荷西来到台北生活,在布满星辰的台北天空下说着:人间值得,你更值得。

皮囊决定了生命的长度和宽度,但灵魂延伸了我们的旅途。

从《皮囊》看人生: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如果说生活是接受奢望到无限绝望的过程,只有当我们处于生活浪尖或暗岛,才能清楚的明白这个过程也该是我们锲而不舍的追求。

超越生死,非同寻常。

对生命最真挚的情感就是试图挽留生命每一次可行的努力,踏上每一条未知却完整的路径,这也是生而为人,不死的浪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