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語溝通:運動中的肢體語言

優勝者的肢體語言


各個國家,不同文化,不同體育領域,都有表達“驕傲”這種情緒的肢體語言。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所研究了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含盲人運動員)。他們發現所有運動員在贏得比賽時都會表達相同的肢體語言,即使盲人運動員也是如此。獲勝者的肢體語言是非常典型的。他們胳膊和雙手在頭頂上方張開,臉朝上,手指向天空,歡呼雀躍。


非言語溝通:運動中的肢體語言


失敗者的肢體語言

失敗者也具有獨特的身體表情。人們不是通過觀察來學習“失敗者”的肢體表達的。在失敗時,我們天生如此。失敗者們蜷起肩膀,低下頭,表達痛苦或悲傷的表情,並握緊自己的拳頭。這看起來像氣球在放氣。因為空氣、腎上腺素和興奮離開身體,使它在悲傷和沮喪中萎縮。


非言語溝通:運動中的肢體語言


行動中的肢體語言

運動中,隊友必須能夠仔細閱讀彼此的動作。特別是在快速運動中,例如足球、曲棍球、橄欖球和籃球。通常,球員必須在球場上進行非言語交流。無需說什麼,他們就必須知道何時可以過人或何時需要向左或向右移動,以便拉開空檔。運動員有幾種非語言的方式:


1.挑眉毛是人們想要吸引注意力時的本能動作。如果您在酒吧裡閒逛,您會發現男人走路時對著吸引他們的女性揚眉。這是他們希望,在他們經過的時候,女生們可以停止聊天。球員在想傳球時對隊友也這麼做。這是一種非言語表達方式,表示“準備好了嗎?”


2.傾斜軀幹是球手們希望其他隊員參與的另一種方式。籃球運動員有時會在傳球給他們隊友之前,先將軀幹對準他。這種肢體言語告訴他們的隊友要做好準備。


3.下巴致意是一種更微妙的方式。當球手們想要空檔、射門或其他球手幫助時,他們經常用下巴替代手指。下巴比用手更微妙,並且有時當他們的手在運球,握住棍棒或球拍或抵擋另一側時,下巴是身體可以打開的唯一區域。觀看球員在場上揚下巴的動作,您將看到他們的下巴是如何實現“向彼此點頭”這種功能的。


非言語溝通:運動中的肢體語言


羞愧的肢體語言


當球員錯過進球、犯錯或感到尷尬時,他們常常會感到羞愧。這時,有人將指尖放在額頭一側來表達這種情緒。這也好像球員試圖保護自己免受嘲笑和侮辱。在有真正毀滅性打擊的時刻,球員用雙手遮住雙眼或遮住整個臉部以遮擋羞愧。我們下意識地這樣做是因為我們希望通過遮住眼睛,停止看到讓我們感到難受的東西。


非言語溝通:運動中的肢體語言


表達情誼的肢體語言

團隊成員共同流汗、訓練,有時甚至流血。當然這些也讓整個團隊建立起緊密的情誼。這種情誼如何以肢體語言體現呢?是通過“空間關係”(proxemics)。“空間關係”是一個奇特的詞,它代表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代表觸摸。隊友的接觸率比普通朋友高得多。他們以友善的姿態在背部,臀部,頭部和軀幹上互相拍拍。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的距離也較小。他們擠在一起,談話比普通朋友隨意輕鬆得多。當然,這是由於在比賽中頻繁的身體接觸而引起的。


非言語溝通:運動中的肢體語言


Alpha(團隊隊長)的肢體語言

通常,團隊中都有一位Alpha,即無聲的隊長。這通常是團隊中最強大的球員。Alpha不僅具有更高的技能水平,而且還表現出不同的肢體語言動作。您會注意到,團隊的Alpha趾高氣揚。比起其他球員,他們高昂著頭,並在場內外都挺著胸膛。這些微妙的信心暗示其他隊員和外界“誰才是真正的領袖”。你可以試著去辨別一下。當球隊在場邊等待時,去試試發現球員們,誰的頭抬得最高,胸部最膨脹,誰更為趾高氣揚。然後去查查他們的排名。你幾乎總是會發現此人是團隊中排名第一或第二的球員。


非言語溝通:運動中的肢體語言


體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地去觀察肢體語言的機會。運動員們情緒高漲、腎上腺素飆升。團隊成員彼此之間,或與教練進行密切交流和互動。這些都是我們發現和了解肢體語言的好機會。


本期編譯 | 盛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