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最近房地产市场确实活跃了起来。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开发商开始造势,售楼处慢慢的人满为患,二手房东开始调价;开发商拿地变得积极,项目去化速度明细加快。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微博上一直被禁言的老化看房、董藩等唱多大将也纷纷被放了出来,房市基调立马为之一变;开发商大佬也纷纷出来站台,金句频发。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春天,可能真的来了。


01


下面这张图表说明了很多问题: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首先要说明的是,因为几个误区我们一直在低估房价的上涨。


我们已经习惯了用均价反应市场变化,然而1998年均价与2019年的均价是一个概念吗?


1998年,中环还在开发,新房集中在外环线内,莘庄就已经到了开发的边缘。这时的均价,反映的是外环内的价格;


2019年,大量远郊项目开盘甚至交付,临港、奉贤、青浦等成了开发的主力。这时的均价,已经被远郊项目拉低了不少。


其实本身房价涨幅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数据指标:


1万元涨价到2万,房价涨幅100%;

2万元涨价到3万,房价涨幅50%;

3万元涨价到4万,房价涨幅33%;


这能说明房价增长被抑制了吗?


基于上述两个统计学上的特征,我们用均价计算的房价涨幅放缓是情理之中。


所以2016年以来,统计数据显示房价下跌,其实房价一直在横盘,前后变动不大。


不过横盘四年,已经是1998年房改以来市场摔得最惨的一次。


一切商品的价格都在涨,唯独房价不涨也是不合理的,所以触底反弹是必然。大家关心的是,什么时候是底?


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已经到底了。


02


2019年,整体的基调是平衡。


全年商品住宅成交700万平米,同步增长18%,稳;

年底库存780万平米,去化周期约11.2个月,稳;

新增供应住宅面积689万平米,与成交量基本持平,稳;

没有大的政策变动,只是临港区域局部调整落户难度,对全局影响不大,稳。


一切都很稳,意味着所有利空消息都已出尽,该打的牌基本打完了。


当所有人都在想“房价横盘四年了,是不是该涨了”这个问题时,房价猛兽已经奔袭到门口。


不过“房住不炒”依然是主题,对于这头猛兽政府的应对措施是两条:


第一,通过提高土地供应平衡市场需求的抬头。看房的人多了,买房的人多了,但是供应的房子也多了,你涨不动了吧;


第二,延续之前严格的调控政策,不让这头野兽野性全部释放。


所以今年的大体趋势用专业的话讲是“箱体内的温和震荡上行”,翻译成人话就是:


大的趋势是涨,但是涨不多。


03


2016年之前,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知:政府的调控政策好像不灵,因为房价好像越调控涨的越快。


其实这是一个错觉。公务员的招录比一直维持在15以上,15个人中挑一个出来,水平肯定是不差的。


2016年之前,政府是在频繁的调控,但是人家又没说调控是为了降房价。


要想让房价降下来很简单,放开土地供应,限购由5年变20年,属羊的不准在马年买房,方法有的是。


5年,一定是经过精心测算的一个数字,一定是测算过后可以让房价保持横盘的数字。


横盘了4年,目的基本达到了,下一步的最佳方向是:稳中有升。前面已经提过,所有商品都在涨价,唯独房子不涨也是不合理的。


那涨多少合理?


关于税收的原则,经济学上有个通俗的解释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意思是,尽量让大家心里舒服。


房价上涨最佳状态就是,跟你收入涨幅持平就好了——毕竟房地产也是一种广义的税收。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上图是近40年上海居民收入增长趋势,平均涨幅为13.5%。


只要房价上涨在这个幅度之内,大家就不会有太大压力,能安心的接受就不会有那么多鹅叫。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不用指望工资一直涨,房价保持不动,二十年后买房跟买白菜一样。任何一线城市,买房子都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情。


04


长期来看,上海的房价也有足够的支撑。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城市化到达一定程度是会放缓的,当下已经临近了这样的节点。不过放缓的是由乡入城,由城到城的人口流动反而在提速。


保利研究院的数据表明,2000 年以来,中国“乡-城”(人口从农村迁移至城镇)的流动人口占比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 2010年到达高峰,占全国流动人口 63%,随后年均减少2.9%。


与此同时,“城-城”(人口从城镇迁移至城镇)流动持续增加,2010年后占比年均增加 3.3%,2015年达38%。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城镇化的第一阶段,农村人口迁移至城镇生活。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就业需求不断提升,然而中小城镇未能提供足够发展空间,人口开始不断向大城市流动。


而且这部分流动人口与民工不同,他们更倾向于在工作城市定居。数据表明,疫情过后,有50.9%的外来人口希望能在当地置业。


而上海,就是这样一个对人口吸附能力极强的大城市。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这是戴德梁行的一份调查报告,他们调研了过去三年在中国大陆最活跃的投资机构的核心管理人员,其中近半数的投资机构在大陆持有商业地产达100亿以上。


无一例外,他们最看好的城市仍然是上海。


至于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国际上普遍也是持有乐观态度。中国最懂经济的市长黄奇帆先生最近也发文,表示对中国经济持续看好。

今年,房价大约上涨10%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期发展动力充足,短期市场到达拐点,大家要把握好机会。上涨10%,可能几年的工资就没了。


房价就像一个气球,我们先用一年的时间吹胀它,再用三年的时间填实。


今年,又到了吹气球的时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