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查系列報道之三深呼吸在蔚藍的天空下


邯鄲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查系列報道之三深呼吸在蔚藍的天空下


邯鄲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查系列報道之三深呼吸在蔚藍的天空下


綠化後的復興區村莊


“原來周邊煙囪多,到處冒黑煙,別提多髒了。現在,村周邊的汙染源沒了,村裡還種了花草樹木。天氣暖和了,我天天出來散步,呼吸新鮮的空氣。”近日,復興區康莊鄉石坡村村民閆金榮笑著對記者說。


在推進“綠美復興”戰略過程中,復興區委、區政府以生態環境修復為基礎,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突破,全區佈局,城鄉同步,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提升了全區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家園綠了,美了

“記憶裡,能看見這麼藍的天還是上世紀70年代以前,如今,記憶中的藍天又回來了。”閆金榮談到村裡環境變化時樂得合不攏嘴。


走進他的農家小院,氣派的二層小樓乾淨明亮,整潔的庭院裡芳草依依,蘋果樹、核桃樹、山楂樹,葡萄架等綠植分佈其中。


石坡村位於復興區西部,離市區約20公里處,屬於丘陵地帶。由於村內地表下岩石縱橫所以名為石坡村,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建村史。如今的石坡村,美麗景色躍然眼中:筆直的街道乾淨整潔、家家戶戶門前都擺著花盆,盆裡各色花草爭奇鬥豔;走進每戶人家,一塵不染的綠美庭院,讓你感受鄉村之美。回憶整治前的村子模樣,村黨支部書記李蟠不禁皺起了眉頭。他說,當時村內環境綠化方面基本為零。


“除了庭院綠化,我們近兩年來,著力推進環村林帶建設,切實提高綠化效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李蟠說,“我們在內、外村路等地種植花卉15餘畝,植樹16萬餘棵。”


“石坡村歷史悠久,有600多歲的老槐樹,有古商道,有傳說孫二孃開店的地方。”李蟠如數家珍般告訴記者,“村子美化了,還要美出文化味。”如今,村裡修建起村史館,打造文化小園、驢友驛站、仿古茅草亭和釣魚臺等景觀。為節約成本,村裡充分利用遍地的大石頭來壘牆,把廢舊輪胎、水缸裝飾一番,做成景點裡的宣傳展臺。


“綠水青山真能換來金山銀山。石坡村美了,引來了投資熱。”據李蟠介紹,有企業看好村裡發展前景,和政府合作,投資建造經濟林和打造旅遊、休閒,健身為一體的森林養身休息地。“這些好項目,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


如今,到復興區走一走,看一看,像石坡村這樣的美麗鄉村,舉不勝舉。復興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偉強介紹,該區結合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大力開展村莊綠化工作,截至目前轄區41個農村共計完成綠化6000畝。

從“一戶三棵樹”做起

“綠化工作是個苦差事,需要大家離開辦公桌,走進田間地頭,不建立嚴格督導獎懲制度是調動不起所有人積極性的。”唐偉強說,我局每天分六組對村莊綠化進行督導,對行動遲緩、標準不高等問題進行全區通報。同時,區委、區政府每週召開大會對41個農村進行綠化排名,對後三名採取通報、約談和問責等方式嚴肅處理;主要領導每週帶隊觀摩包村部門幫扶綠化情況,並進行打分排隊,第一名獎補5萬元,最後一名領黃旗受警告。


唐偉強說,通過一系列嚴格措施,目前,全域41個村莊全部完成了環村林帶建設,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48%,全部達到綠色村莊標準。

老工業區全面變綠

位於我市西部的復興區,曾經承載著邯鄲的復興大業,建起了以鋼鐵、化工為主的工業區,以全市三百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對全市經濟十分之一貢獻率。


長期以來,工業林立的復興區,不斷品嚐著環境汙染帶來的惡果,“煙囪林立、煙柱擎天”的景象成了這裡的真實寫照。


極差的人居環境,要說體會最深的,還是該轄區內的村民。為遠離這塊汙染地,經濟條件差的村民紛紛走上背井離鄉的打工路,經濟條件好的到市裡購買商住房安家。


進入新時代,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復興區委、區政府為徹底脫掉汙染的黑帽子,亮出如櫞大筆,利用短短几年時間,“拆鍋爐、拔煙囪”、推進“煤改氣”、緊抓汙染大戶搬遷。緊隨移除汙染源的步伐,復興區細化工作,抓短板,於2018年開始,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圍繞邯西生態區建設,以“園博、旅發”兩大盛會召開為契機,結合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大力開展村莊綠化工作。


村莊綠了,包裹著村莊的煤山、荒山、河渠不綠怎麼行?群眾需要的是讓藍天、碧水、淨土迴歸生活常態,讓復興區變成西部綠肺。


於是,“三年造林十萬畝”,打造“邯西生態區”的宏偉藍圖拉開了。在藍圖指引下,復興區圍繞“拆、清、綠、管”發力,對主城區周邊、國道幹道兩側和村內違建進行集中拆除,實現全域違建清零,共計拆除面積270萬餘平方米,清騰土地1.3萬餘畝,拆違中,同步推進人居整治、景觀打造、節點靚化工程,先後打造村內遊園100餘個,全面提升了村容村貌。


同時,投資18億元的園博園工程、投資3.5億元的康湖生態文明示範區工程、投資3.8億元的沁河郊野公園等大批生態工程集中上馬,打造出連片鄉村振興示範區,讓轄區人居環境向綠色、高質量邁進。

“我市西部農村一大特點就是庭院面積小、硬化率高。”唐偉強說,結合這一特點,我們區採取重點突破,從一戶三棵樹做起,推進綠化工作,逐步實現“街巷不斷檔,林帶全閉合,空宅都綠化”的目標。


“農村綠化,離不開村雙委幹部帶頭作用。”唐偉強說,村幹部帶頭對自家硬化地面進行破除,栽植蘋果、梨、石榴等經濟果樹。村民看到美化後的效果,讚不絕口,紛紛效仿,主動參與庭院綠化工作。


看似不起眼的三棵樹,卻盤活了全區綠化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完成庭院綠化比例達95%以上。庭院綠了,復興區農業農村局在轄區內農村開展拆除空閒宅基地,打造精品小果園、小菜園和小遊園的工作。


“為保證工作進度,每個鄉鎮設立一個村莊綠化指揮部,由區級領導主抓、督導村莊綠化,同時在每個村莊明確一個分包部門。”唐偉強介紹,根據部門在職人數,掛牌列明建設單位和管護人,確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


“部門包村莊的做法,凝聚了社會力量參與村莊綠化。”唐偉強說,區直各單位分別動員向村莊捐款捐樹,截至目前,全區所有部門,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事業單位共向村莊綠化捐款150餘萬元,捐贈樹苗並認種認養100多畝,共建精品林400多畝。

打造生態致富路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也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復興區將農村發展與生態片區打造相結合,大力發展農村觀光農業、休閒農業,打造出一條生態路、旅遊路、致富路。


復興區有11個村莊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在“中國美麗鄉村示範村、全國百佳鄉村旅遊目的地”的牛叫河村周邊,記者看到,這裡發揮西部土壤富含硒元素優勢,發展林業項目,目前已初步建成核桃園、果品園等一批特色農業項目,呈現家家得實惠的幸福生活景象。


在園博園,復興區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河北一流、邯鄲特色”原則,著力打造生態溼地保護區等7大功能區和芳草尋鶴等園博十景,確保明年為世人奉獻出獨具特色、精彩絕倫、永不落幕的園博盛會。屆時,周邊鄉村休閒旅遊必將大熱。


美菜網、唯品會等網售大咖瞅準商機,簽約入駐復興;美的、保利等地產龍頭看好復興人居環境,紛紛前來投資置業。


如今,綠色復興,正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嚐到了綠色發展甜頭的村民,已把綠色發展的理念植根心田,不斷琢磨著觀光農業、休閒農業、生態農業裡蘊含的商機。

記者手記

記者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對當時的髒亂差有切身體會。如今,通過走訪肥鄉、峰峰、復興區的多個農村,真切感受到明顯的變化:滿天飛的垃圾不見了,肆意橫流的汙水沒有了,刺鼻的臭氣都消失了,留下的是一個個美景和村民們的笑容。


我市眾多鄉村的華麗轉身,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其背後是我市幹部職工、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辛勤努力,以及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觀唸的深入人心。


農村幾十年的積弊要三年內完成,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為此,我市各縣(市)區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上摸索出了許多經驗、創新了許多模式,比如雞澤的萬名幹部包村模式、曲周的育苗產業園打造、邱縣的廁所革命、臨漳的全域街道硬化等,都值得大書特書。


改善人居環境,扮靚鄉村“顏值”,最終解決“三農”問題,這一步步,還需要全社會真抓實幹、再接再厲。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今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收官年,相信通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將來,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美景將在我市農村隨處可見。

邯報融媒體記者劉昆/文邱勇慧/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