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祕:白道 白道中溪水 塞水 《水經注》 酈道元 北魏武川鎮


歷史揭秘:白道 白道中溪水 塞水 《水經注》 酈道元  北魏武川鎮


塞外武川,地處陰山北麓,大青山為陰山中段,武川又處大青山中段,現在生活在呼市、土左旗等周邊旗縣的人們,以他們為主體以他們的視角出發,把大青山南自已生存之地稱為前山,把大青山以北的鄰近大青山的地區稱為後山。由前到後,由近及遠,就可看出定位的人群身處大青山南,視線是從南往北看。從自己的角度、視角看問題,是人類的本能,後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中,這種人類行為稱“本位主義”,“本位主義”是中性詞,如果在本位思想的基礎上,再互換角色,轉換視角看問題,這才能“客觀”。不得不承認,“後山”這個詞,曾是地域偏僻、交通不便、思想觀念落後的代名詞。但還有人們普遍的一個認識,後山人憨厚、實在。一褒一貶扯平了。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如今人們的看待“後山”的觀念也該更新了!


歷史揭秘:白道 白道中溪水 塞水 《水經注》 酈道元  北魏武川鎮


武川地形、地貌以山丘結合、灘坡結平、盆丘結合為主,大塊的平地不多。武川南部貫穿於大青山南北一線,東鄰卓資縣,西鄰包頭固陽縣,南鄰呼市、土左、土右旗,北鄰達茂、四子王。如果說,內蒙古是北京的“護城河”,那麼武川就是呼市的“護城河”。

武川縣境內,主要河流有8條。在縣境的中北部,由東向西,有一道內、外流河的分水嶺。不偏不倚,向北有4條河,分屬內流塔布河水系。向南有4條河,均為外流河,流入呼市母親河“大黑河”水系,而大黑河又最終注入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武川,人憨河也憨。這四條河由東到西,武川“哈樂鎮”出發的卯獨沁河流入呼市東的哈拉沁溝谷,流入大黑河。武川“可鎮”南蜈蚣壩壩溝的“三岔河”,流入呼市“烏素圖”(水多的地方)。

武川“上禿亥鄉”後西溝發源的“槍盤河”,流入北克齊鎮北的水磨溝口,溝口建“紅領巾水庫”,這一大青山內最大的一股河水,肥沃了畢克齊。畢克齊號稱土默特的河套,糧米豐盈,畢克齊的蔥,內蒙古品牌。

武川最西南的“哈拉合少”廟溝“爾林慶”發源的榆樹店河,一部分流入土左旗東北“朱爾溝”,又一部分從土左旗察素齊鎮西流過,土左旗人稱察素齊西河。察素齊西河流入“哈素海”,最終在託縣南流入黃河。

武川這四大外流河,在中國大地上本默默無聞,知者甚少。然因北魏時期一位“地理學家”“水文地質專家”“旅行家”“安南將軍”、“皇帝秘書”……,一身份神秘人酈道元,和他寫的一部《水經注》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並吸引了很多的歷史愛好者從中探索中國歷史中的“白道中溪水”、“塞水”、“魏帝行宮址”,以及“北魏武川鎮”鎮址的諸多秘密。

大青山從來都是歷史上陰山遊牧民族征伐的窗口,是各民族政權政治、軍事、商貿的睛雨表。

在酈道元《水經注》中,武川這四條外流河,因流入前山的山口,從呼市哈拉沁西沿呼市,經土左旗直至武川最西南廟溝至固陽一線的山脈上若隱若現,或連續或斷斷斷續,有一條白色石灰岩、大理岩、白雲岩礦脈,故在《水經注》中記載為白道,而後山流入前山的溪水因與交道區域交錯,稱為“白道中溪水”。而起源於武川最西南廟溝“榆樹店河”,不僅為“白道中溪水”同時在《水經注》中還記載為“塞水”。

那麼為什麼唯有武川西南廟溝土城古城的入川(土左旗,廟溝一帶人稱川底)河流獨冠“塞水”呢?塞,長城、要塞。但古代主要指長城。在武川縣最西南的大青山區廟溝土城古城,早在北魏酈道元所處時代之前就有三段長城會合,即趙長城、秦長城、漢長城在此會合。漢朝將軍徐自為不僅在大青山上延用舊長城,而又在大青山中新築長城,同時在一些“要害之處,通川之道”修築了眾多的城障、塞、亭,做為屯兵戍守的據點。而廟溝土城古城正興築於此時。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的當時,這一帶已經成為有各種型制和建築特色的長城博物館了,從這一帶發源的白道中溪水,稱為“塞水”是名符相實,實至名歸了!

廟溝土城古城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中,稱為“出五原塞”的起點。廟溝土城古城,正北有“石門障”口,即兩大山系在此只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而不實際接觸連接的石門。軍事學上稱“石門障”,這種地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攻防進退遊忍自如,是兵家“五行”之地,即可攻、可守、可防、可圍、可退之地。是將帥展示軍事才能的絕佳場所。時至今日這一帶稱“腮忽洞”(蒙古語咽喉之意)。而廟溝土城古城“腮忽洞”咽喉,東山山系為土左旗發源的“黑牛溝”山系,西山山系為包頭固陽“春坤山”山系。廟溝土城古城為這兩大山系的交界處。在大青山最西端的包頭“昆都侖山”與“烏拉山”交界處,也出現了一個軍事學上的“石門障”口。這些石門障口是古代大兵團作戰的舞臺。據現有文獻資料考證,內蒙古歷史上凡涉“石門障”軍事活動,確指包頭“石門障”和廟溝土城古城腮忽洞“石門障”。自秦朝建立郡縣制以來,土左旗黑牛溝山系及與之相連的武川中東部、土左旗、託縣一帶,為“雲中郡”管轄。而“春坤山”山系,既現在的包頭固陽、包頭一帶屬“九原郡”管轄,公元127年漢武帝劉徹改為“五原郡”。也就是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時,廟溝土城古城一帶的長城,記為五原塞是時實相符的。而廟溝土城古城西緊鄰“五原郡”,這裡又長城~~塞較多,便把武川廟溝土城古城記載為“出五原塞的起點”。縱觀歷史文獻,“出五原塞起點”僅指、確指,唯一符合歷史時空條件的,只有廟溝土城古城。

1982年,廟溝土城古城出土了“段進”印。《魏書》記載,段進為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時的一位“白道守將”。段進印,這麼重要的軍事指揮物件,多數歷史學家認為,非突發事件,倉慌迎戰,如此重要的軍事物件不埋於地下。史載:公元424年,北魏始光初,段進時遭到柔然族大將“大檀”所率軍隊的圍攻、突襲,段進被捕後,破口大罵激怒了大檀,被殘忍殺害。這就確定“白道守將”守的正是廟溝土城古城。在廟溝土城古城東二十八華里,廟溝榆樹店村北魏時建有拓跋燾皇帝的“廣德殿”(又稱講武殿)和用於皇帝嬪妃們居住的“焜煌”宮。史載:段進殉國後,拓跋燾親臨被段進被害現場,面對慘狀,十分憐憫,追封段進為“安北將軍”。但段進已死,實際上“安北將軍”之職由李叔仁擔任。直至影響中國百件歷史大事件“北魏六鎮起義”(公元524年,北魏正光五年)發生,起義軍與北魏政府軍大戰於既是白道又是五原所屬區域的廟溝土城古城一帶,即“北魏武川鎮”一帶。史載:北魏政府軍徵北將軍“臨淮王”大敗於五原,安北將軍李叔仁尋敗於白道。政府軍各路總指揮崔暹也大敗於白道,後崔暹一人逃脫,全軍履滅,崔暹逃回去被中央政府追責,蹲進了大牢。

起義軍戰崔暹時用了誘敵深入,關門打狗戰術,即廟溝土城古城“出五原塞”處,“北出石門障”腮忽洞溝口,政府軍從北魏武川鎮西鄰“懷朔鎮”(今固陽石柺白靈淖爾古城)調來支援部隊,翻越今“楊樹壩”(腮忽洞溝口西,武川通固陽的唯一通道,即今311省道)。起義軍並未阻擋,政府軍翻越楊樹壩後,向南直入武川鎮(廟溝土城古城),但起義軍提前在腮忽洞溝口通往廟溝土城古城的東西各岔口設下伏兵,待政府軍向南進入12華里的白道、五原塞溝谷區域時,起義軍早以隱藏在腮忽洞北的軍隊,堵死了腮忽洞溝口,大戰結束後,致政府軍崔暹部全軍覆滅。

廟溝土城古城城堡,興築於漢朝。但鑑於它特別重要的軍事地理價值,又被北魏政府沿用並重新修築,民國時期《綏遠通志稿》編纂時,曾對廟溝土城古城進行過考證。上世紀八十年代,烏盟文物行政主管單進,對城牆實體進行了勘探,城牆確係兩個不同歷史時代所築,城牆上有施工縫。

在北魏六鎮起義的過程中,有兩位武川籍年青人成長起來,宇文泰和高歡,高歡出生於武川鎮(今廟溝土城古城)。《魏書》:“……高歡出生於白道南鎮……”。這兩位時已參軍入伍,並在鎮壓起義軍的過程中漸露頭角,脫穎而出。誰知,這兩位年青人成為北魏政權的掘墓人,把北魏政權撕裂成西魏和東魏,兩人成為戰場上的死敵。宇文泰戰勝,建立北周,成為北周“太祖”。而高歡戰敗,卻留下了千古絕唱《敕勒歌》,雖功敗但名成。

陰山中段大青山南北的武川境內,四條主要的河流從前山流到了後山。人類同處三維空間,水能流過去的通溝,人也可能通行,沿途還有水可飲,可解決商旅、軍隊生存必需。關鍵是如果軍隊據守溪流出入山口險要,便能達到“不教胡馬度陰山”的目的。自北魏“白道守將”在廟溝土城古城(北魏武川鎮)殉國後,北魏政權第三位皇帝拓跋燾開始設立“安北將軍”。段進雖被追封為安北將軍,但人已死,沒法履職了!在北魏六鎮起義時的安北將軍李叔仁,大敗於廟溝土城古城的白道。安北將軍的職責就是守住大青山北的溪流流往前山的山谷谷口,據險守關。那麼大青山前山流出溪流的山溝溝口,同樣也是險要,軍隊的行軍是雙向的,既可以由北往南,也可以由南往北。這樣的歷史情形下,“安南將軍”應運而生。北魏政權高層同時想到了。


歷史揭秘:白道 白道中溪水 塞水 《水經注》 酈道元  北魏武川鎮


“安南將軍”~~酈道元,走上了歷史舞臺。酈道元以其傳世之作《水經注》而名垂千古,現代有人為他加冕地理學家。其實,他生時的官職是“安南將軍”、御史中尉。後雖被人殺害,死於非命,還被打入“酷吏”之列,但終歸還是一位古代名人。大青山南北,水道即為兵道。為了能給北魏國防繪製一張精準地圖,他不辭勞苦,幾次隨皇帝北巡大青山南北,以白道中溪水、塞水為著眼點,完成了一部國防安全佈署之作《水經注》。他寫作《水經注》的動機和目的就是為了履行他“安南將軍”的職責。卻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地理學研究著作《水經注》。

《水經注》中:芒幹水即為呼市大黑河。武川廟溝土城古城所處位置即為北魏武川鎮。武川鎮在懷朔鎮(今固陽石柺白靈淖爾古城)東北。廟溝土城古城東二十八華里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建有“廣德殿”。發源於廟溝土城古城的“塞水”其流向在《水經注》中這樣描述,“芒幹水,又西塞水出懷朔鎮東北,荒中南流,經廣德殿西山下,其殿四柱兩廈堂宇綺耕,圖畫奇曽之象。其水歷谷南出陰山,西南入芒幹水……。”

金鑾殿,位於畢克齊鄉正北山中,南起喇嘛洞,北至黑背村,東瀕武川上禿亥鄉後西溝發源的槍盤河流到此處的水磨溝,這一條河為白道中溪水之一。西鄰蘇蓋營溝即黑牛溝東,海拔高2200米,為土默特左旗境內的高峰。

北魏時,在金鑾殿山高埠處建有一座殿宇,稱為“金鑾殿”俗稱“阿計頭殿”,而金鑾之勝,在高、在爽、在險、在靜,山前為“牛角旋風”,山後松柏滿坡,珍禽異獸較多,水磨溝和武川廟溝土城古城發源的塞水(土左旗人稱黑牛溝水)二水從山的兩側流過,山勢雄偉挺拔,時有白雲繚繞,在山巔上一覽眾山,極目遠眺,土默川盡收眼底,為呼和浩特市的名山勝景之一。《水經注》中對金鑾殿山周邊的河流這樣描述:“……白道中溪水注之,水發源武川北塞中,其水南流,經武川鎮城……。其水西南流,歷谷,經魏帝行宮東,世謂它阿計頭殿,宮城在白道北阜上……”。


歷史揭秘:白道 白道中溪水 塞水 《水經注》 酈道元  北魏武川鎮


透過層層歷史迷霧,白道、白道中溪水、塞水、酈道元、《水經注》、北魏武川鎮逐漸清晣地向我們走來,雖時間久遠,但依舊熱愛,熱愛我們生存的這片土地,歷史上曾有這麼多美麗的故事!

人事有代謝

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蹟

我輩復登臨


歷史揭秘:白道 白道中溪水 塞水 《水經注》 酈道元  北魏武川鎮

作者簡介:常玉良,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廟溝村人。內蒙古師範大學財會專業畢業,本科學歷,中共黨員。呼和浩特市作家協會會員,陰山作家網作家,曾先後在伊利集團,呼市煉油廠呼石化項目,內蒙古鴻元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中國建設協會會員,內蒙古萬里行公益協會會員,呼和浩特建築行業協會會員。多部歷史文化、軼事考據類作品先後發表於:《北方文苑》《塞北風文集》《中國塞北網》《中國天堂草原攝影網》“中國觀網華北區區刊《塞翁詩會》”《中國陰山作家網》·今日頭條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