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河東or取河東,李淵該如何選?李世民是否又要大哭一場?

棄河東or取河東,李淵該如何選?李世民是否又要大哭一場?

李淵進抵河東郡

李淵攻克霍邑後,一路南下來到了河東郡,今山西運城一帶。

在這裡,李淵又面臨了一道艱難的選擇題。是先攻克河東,穩固戰線,還是放棄河東,快速搶渡黃河,直取關中。李淵該做何抉擇?

我們先來看看河東郡的情況。河東郡背倚黃河,是黃河東岸的軍事重鎮,也是李淵跨越黃河,踏入關中面臨的最後一道大門。

棄河東or取河東,李淵該如何選?李世民是否又要大哭一場?

河東郡方位圖

此時駐守在河東郡的是隋朝鼎鼎大名的左武衛大將軍屈突通,一名正三品(武將最高官銜)的大將。之前提到的宋老生只是五品郎將,頂多只能算一員猛將,而屈突通可是隋末排得上號的名將。時人流傳一句話:"寧服三鬥蔥,不逢屈突通,"指的就是屈突通治軍嚴整,驍勇善戰,是個沒人敢惹的狠角色。

屈突通也吸取了宋老生輕敵冒進、兵敗身死的教訓。他選擇高掛免戰牌,固城堅守,想將李淵拖死在河東城下。

棄河東or取河東,李淵該如何選?李世民是否又要大哭一場?

寧服三鬥蔥,不逢屈突通

面對這種情形,李淵集團內部又產生了嚴重的分裂,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以裴寂為首的取河東派。他們認為要進佔關中,必須先拿下河東,否則戰線不穩,難以持久。而且就算搶先進入關中,也容易遭到長安和河東隋軍的前後夾擊,實在太過於兇險。

絕大多數的將領也支持裴寂。

另一派基本上仍然是李世民孤軍奮戰。李世民認為兵貴神速,應當乘勢直入關中,一戰定鼎。如果被屈突通在河東拖住太久,一旦長安方面做好準備,就前功盡棄了。

按照史書上對李淵的人物性格設定,毫無主見的他肯定是隨大流聽從多數人的意見,先奪取河東,再入關中。

看來,如果李世民這次還要堅持己見,說服李淵支持自己的話,必須要再大哭一場了。

棄河東or取河東,李淵該如何選?李世民是否又要大哭一場?

李世民力諫李淵放棄河東,直取關中

但歷史事實是,李淵是有強烈個人判斷的成熟的軍事指揮家,他決定先進行試探。

李淵派遣六千步騎從河東上游的梁山搶渡黃河。這支小股部隊進展順利,很快就攻下韓城,駐屯永豐倉(今陝西華陰縣),繞到了潼關的後背。

雖然屈突通派遣部隊尾隨追擊,但根本沒任何效果,反而是追擊變潰逃,而且在逃回河東郡的時候把黃河上的渡橋給拆毀了。

棄河東or取河東,李淵該如何選?李世民是否又要大哭一場?

李淵派軍強渡黃河

根據這次的戰況,李淵做出了三個戰略預判。

第一個戰略預判是屈突通之所以堅守不出,不光是因為想拖住我軍,更是因為他手下的將士戰鬥意志太差,屈突通不能有效管控。

第二個戰略預判是基於黃河渡橋已被毀壞,屈突通不能夠再通過渡橋渡河進行追擊了,他要進入關中的話,只能走潼關、永豐倉這條路,而這條路現在被李淵搶先給堵住了。

第三個戰略預判是關中不會很難打。一是前期進入關中的試探部隊進展順利;二是關中義軍紛紛前來投靠。所以李淵判斷關中地區民心多附於他,長安應該可以很容易攻佔。

棄河東or取河東,李淵該如何選?李世民是否又要大哭一場?

李淵做出三個戰略預判

基於以上三個戰略預判,李淵基本上採納了李世民的意見,並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他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攻擊河東,牽制屈突通,自己則帶領主力部隊,繞過河東,西渡黃河,衝著關中,衝著長安,他的快樂老家直奔而去。

那事情是不是真如李淵所料,關中民心多附於他,奪取長安易如反掌呢?請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