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登陆诺曼底,巴顿和蒙哥马利如何上演二人转?3个行动1场戏


盟军登陆诺曼底,巴顿和蒙哥马利如何上演二人转?3个行动1场戏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正式开辟西线第二战场。但围绕这次登陆行动,盟军却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其中尤以美军将领巴顿和英军将领蒙哥巴利作诱饵的欺骗战术功不可没。那么,盟军为什么要用这两名将领来唱双簧做诱饵呢?他俩又是如何在前线上演精彩二人转的呢?

首先,用他俩作诱饵并非突发奇想,前两次登陆失败有前车之鉴

斯大林希望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提得很早,当德军1941年秋冬进攻莫斯科时,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了建议。但当时英军所处的战场环境,并不允许丘吉尔能腾出手来搞出大动静,可他又不能对东线的战况熟视无睹。

1942年,德军在战场上频繁得手,东线德军发起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西线德军在隆美尔率领下,在北非屡建奇功。迫于盟军在各个战场上的不利态势,盟军在8月19日发起了在法国迪耶普的登陆行动。

盟军登陆诺曼底,巴顿和蒙哥马利如何上演二人转?3个行动1场戏

这次行动被视为盟军对德军的试探性登陆,虽然盟军的目的有借机夺取德军的恩尼格玛密码机之嫌,但6000多英国和加拿大士兵却只有200来人回来,伤亡率高达96.5%。尽管如此,盟军还是从这次登陆行动中汲取了教训,掌握制空权和控制滩头阵地对登陆作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943年7月9日,东线苏军与德军展开了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美军认为小规模登陆西欧的条件已经成熟,遂决定发起西西里登陆行动,以进军意大利迫使意大利退出轴心国。

这次行动,盟军汲取了迪耶普登陆行动的教训,采取陆海空强大火力优势以强打弱,但“哈士奇行动”仍然暴露出诸多漏洞。在迪耶普登陆行动中暴露的空降作战问题依然存在,英军的机降旅被投放到了德军的阵地上,美军第82空降师因为飞过自己的舰队,被美军当成德机遭到袭击,副师长查尔斯.斯兰斯基坠机身亡。

如果说迪耶普登陆是盟军开辟西线战场试探性进攻的话,那么,西西里登陆就是诺曼底登陆的预演。正因为这两场登陆行动暴露的问题太多,德军在西线的防御又非常严密,盟军才不得不慎重考虑登陆点的问题,更要考虑如何把德军的防御方向吸引到盟军需要的地方,让巴顿和蒙哥马利作诱饵就成为其中重要计划之一。

盟军登陆诺曼底,巴顿和蒙哥马利如何上演二人转?3个行动1场戏

其次,用他俩作诱饵成功把握较大,他俩所到之处就是进攻主要方向

1944年,盟军在战场上的形势从不利转入有利,苏军完全占据了东线的主动权,西线德军在北非战场失利后,把战线压缩在法国的海岸线作最后的防御支撑。此时,英美不仅要履行与斯大林协商的开辟第二战场承诺,更重要的是,还不能让苏军单独享受打败德国的胜利果实。

一方面,在何处登陆,如何减少盟军伤亡成为首选。盟军首先选择的登陆地点有三个: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第一个被否定的是康坦丁,因为地形狭窄不便于盟军展开。其次被否定的是加莱,虽然距离英国本土最近,也是易于登陆的地点,却因为太容易登陆而被德军重视,这里也是德军重点防御方向。剩下的只有诺曼底了,这是个别无选择的登陆地点。

另一方面,选择诺曼底登陆,盟军面临的问题就是吸引德军把注意力放在加莱。虽然诺曼底登陆场地势开阔,便于30个师的盟军展开行动。但这么大的战役行动,怎么能事先不被德军发现呢?巴顿和蒙哥马利的作用正是体现在这个用途上。

盟军登陆诺曼底,巴顿和蒙哥马利如何上演二人转?3个行动1场戏

盟军为什么要用他俩作诱饵呢?因为巴顿和蒙哥马利都是美军和英军在西线战场上的主战将领,他们所到之处都是主要进攻方向。还因为他俩分别在西西里岛和北非与德军交过手,特别是在西线防御的隆美尔更是他俩在战场上的重要对手,对他俩的去向,隆美尔尤其关注。

有人问了,盟军为什么要同时使用两名大将作诱饵呢?这是为了加强欺骗作用的真实效果。如果使用一名将领去当诱饵,德军怕是会做出声东击西的判断。而事实确如盟军预料那样,当德军情报部门发现他俩同时出现在西线战场上时,德军迅速将防御重点选择在了加莱地区。

再次,用他俩作诱饵可以集中德军注意力,三个行动指向一个目标

诺曼底登陆行动,盟军制订了多个行动计划,而其核心内容却是根据英军在1941年准备登陆法国的“围捕”计划草案而来,1943年初,盟军根据这一计划又修订为“铁砧计划”,到1943年底,诺曼底登陆行动又被正式命名为“霸王行动”计划。

盟军登陆诺曼底,巴顿和蒙哥马利如何上演二人转?3个行动1场戏

根据“霸王行动”计划指引,巴顿和蒙哥马利需要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巴顿的诱饵计划叫“坚毅行动”,任务目标是登陆挪威,并向瑞典进发,以切断德军在瑞典的铁矿砂通道。

盟军在拟定这个假目标的同时,还假设了一个巴顿在多佛为基地的美军第1集团军群,这支部队的任务就是为登陆加莱作准备。盟军不仅让巴顿到多佛等地频繁出现,还为他配备了一套完整的指挥体系,实际上,这些德军在电台中侦听到的20个师的美军通信和兵力装备等都是盟军虚构的。

与此同时,为了分散德军的注意力,盟军又特意找到一个替身演员詹姆斯来出演蒙哥马利,当真实的蒙哥马利在英国指挥盟军作登陆诺曼底准备时,假的蒙哥马利却不断地出现在北非和埃及,这个计划分别叫做“齐柏林行动”和“铜头蛇行动”。在这两个行动计划里,假的蒙哥马利要让德军相信,英军的第9、10、12三个军已经完成集结,既可以从地中海进军意大利威胁德国本土,还可以做出向巴尔干半岛进攻的样子,目标直指德军在罗马尼亚的油田。

盟军登陆诺曼底,巴顿和蒙哥马利如何上演二人转?3个行动1场戏

结果是,无论是巴顿的“坚毅行动”还是蒙哥马利的“齐柏林”和“铜头蛇”行动,三个行动一场戏,他们成功地分散了德军的注意力。而德军看到巴顿和蒙哥马利频繁出现在多佛和埃及,德军只好加强了加莱方向的防御和增强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的兵力,客观上使诺曼底的防御力量更加薄弱。

综上:盟军登陆诺曼底行动,是战争史上筹划时间长、作战兵力多的一次登陆作战,但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却是巴顿和蒙哥马利的精彩表演。虽然这是一次冒险行动,却体现出了盟军在指挥上的自信和对全局的把握。而巴顿和蒙哥马利表演的战场二人转,也成为战争史上一段经典的战例。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诺曼底登陆战役》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