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点击右下角“关注”我噢~


在这个超长长长长的假期里,那个一直盘旋在我心里的疑问,终于到达了巅峰——


孩子的专注力,真的是被保护出来的吗?


专家说: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大人要做的就是别去破坏、好好保护


比如,不要在他专心玩时和他说话,不要在他写作业时给他端水果,不要在他看书时不停地喊他吃饭……


所以,顶着家里老人的重重压力,尽了最大的努力,想要呵护孩子的专注原生力。


确实,在小川身上我也看到了那股力量。


在他看书、动画片、电影,玩手机、iPad时, 他都是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叫吃饭听不见,让睡觉没反应,一派岁月静好。


但是、可是,在他上网课、弹钢琴、做作业时,那股力量突然就消失了?!


写10分钟作业,上一遍厕所、喝三遍水,说N句闲话,不是摇头晃脑,就是走神发呆。


你家娃是不是也是这样?


你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疑问: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1、狡猾的专注力


想要知道专注力为啥时而勤奋、时而罢工,不妨透过现象看本质,直接从大脑运转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脑科学把大脑进行了分区。


我们平时的很多能力,比如面部识别,都是通过大脑中的特定某个区域的“运转”而实现的。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但,专注力却不一样。当我们专注于某一件事时,需要大脑中数百个组成部分,共同协作,相互交流和互动。


只要有一个部分出了差错,我们就会出现“开小差”的现象。


更有趣的是,我们的大脑,很喜欢注意力被分散。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比如,当我们工作时,很容易被跳出来的网页、微信闪动的消息、推送的各类通知所吸引。


这些细碎的消息,打断了我们的专注,却同时给大脑带来了刺激。


而这种过度刺激,正是大脑喜欢的。


有研究发现,当我们的大脑运转时,存在一种叫“新奇性偏差”的机制。


它会促使我们第一时间去寻找新鲜的刺激,作为奖励,大脑也会主动分泌让人产生愉悦感的多巴胺。


也就是说,受到的刺激越多,专注力越分散,大脑就越兴奋,我们也会因为得到了更多的多巴胺而感觉更快乐。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这就合理解释了孩的不专注(包括我们大人),比如写作业时,总是左顾右盼,碰碰这、摸摸那,因为,这是

大脑在鼓励他去分散注意力,去寻找更多的刺激。


这么看来,不专注也是天生的,而破坏专注力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大脑自己,是不是忽然觉得平时错怪了孩子。


2、动机,决定专注力的高低


虽然专注力背后的脑部运转,像一个部件繁多的机器,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办法影响它、提升它。


早在15年前,心理学家芭芭拉·罗格夫和玛丽塞拉·查韦斯就曾做过一个关于儿童专注力的试验。


试验邀请了80位5-11岁的孩子,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

危地马拉的玛雅村。


试验开始后,这些孩子被两两分为一组。


他们被研究人员带进一间屋子,分别坐在两张桌子前,研究人员会先教一个孩子如何组装玩具;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同时,告诉另一个孩子,他需要在座位上等待几分钟,然后就可以玩一个折纸游戏(和第一个孩子完全不同的游戏)。


研究人员想要看看,等待的孩子会做什么?


结果发现,同样的等待过程,美国孩子和玛雅孩子的表现却“天差地别”。


美国孩子全部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不是盯着地板发呆,就是一直环顾房间里的海报;


还有一个小男孩,直接把桌子上的玩具当炸弹,发出“嘣嘣嘣”的爆炸声,最后还不忘双手举高,大喊:“爆炸啦!!”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玛雅孩子则表现得非常专注,他们大多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眼睛紧紧地盯着研究人员。


更可贵的是,

他们的专注力很持久,从实验开始到结束,玛雅孩子70%左右的时间,注意力都很集中。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刚开始,研究人员认为,引入差异主要是因为:


玛雅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鼓励去关注父母、兄弟在做什么,因为他们要学着做家务、跟他人合作。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大的“真相”浮出水面。


心理学家来到了一个玛雅村庄,对玛雅家庭进行了跟踪观察实验。


结果发现,与美国孩子相比,玛雅孩子拥有一项非常宝贵的财富——

自由。


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一天的日程,可以去上学,可以去市场购物,可以做家务。不管他们去哪里、做什么、和谁一起,都可以自己做主。


即便是只有4岁的小女孩,只要她愿意,也可以自己跑去菜场买菜。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因为这是玛雅孩子自己的选择,是心里真正想要的,所以,他们不管做什么,都更积极、更有动力和干劲;也更倾向于去管理、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美国孩子的选择,更多受制于父母、学校,没有充分的自由,心里的冲劲和积极性也自然降了一大截。


更糟糕的是,他们在做事情时,大人总是像“监工”一样,时时提醒他们要“集中注意力”。


要知道,拐棍拄得太久,人就不会走路了。专注力也一样,如果总是依赖大人提醒和监管,孩子对专注力的管理也就慢慢丧失了。


这么看来,孩子是否可以全神贯注于一件事,专注的时间长短、精力高低,都是由动机决定的。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动机越强大,专注力越好。


认知神经科学家迈克·埃斯特曼和乔·德古蒂斯的试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他们邀请了很多大学生来测试,当电脑屏幕上出现城市图片时,学生们需要按下确认按键。


并且,研究人员还特意强调:如果做得更好、正确率更高,就可以更快地结束测试。


结果发现,当学生们的大脑受到额外动机刺激时,专注力水平提高了50%。


另外,正向的动机刺激,还会改变大脑的工作机制。当学生带着更高的积极性投入测试时,大脑明显处于更活跃的状态。


所以,相比于监督、催促,给孩子更强大的动机、让他变得更积极,才是提高专注力的关键所在。


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授权,把选择的自由还给孩子。


正如心理学家苏珊娜·加斯金斯所说:每个孩子都最清楚自己要什么。只有当孩子心里真的渴望时,他才会更积极。


所以,父母与其做一个讨人嫌的监工,不如早早“退位”,把自由还给孩子,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就像我在小川身上看到的,当他看书、拼乐高、玩iPad时,因为喜欢,他会忘我地投入,以致忘了时间。


我们要做的除了放手,还有闭嘴、不干扰,让他们沉浸在全神贯注的境界中,体会心流(flow)带来的兴奋和愉悦,这是一种高段位快乐的身心体验。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3、放手有条件,该“管”还得管


但是,孩子要做的事情不可能全是他喜欢的事情,总有不喜欢或者暂时不喜欢的。


就像我开头提到的“天问”,孩子没那么爱的事情,比如上课、练琴、写作业,他不专注、老分心时,我们又该怎么引导?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其实也不复杂,“管”他


但管的方式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成不变,要因地制宜。此时,我又要拿出我的老本行了。


管理学的领导领域里有一个情景领导理论,特别适合拿来参考“管”孩子。


领导情境理论认为,领导者要根据下属的工作成熟度来选择合适的领导风格。而工作成熟度由两个方面决定: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


于是,下属的情况可能出现这4类:


  • 低能力,低意愿(不成熟)
  • 低能力,高意愿(初步成熟)
  • 高能力,低意愿(比较成熟)
  • 高能力,高意愿(成熟)


针对4种不同的状态,领导者应采取不同的领导方案。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有点难理解是吧?我们换到孩子的情境来说。


影响孩子做一件事情能否专注,之前说的“喜欢”,再深入点分析,可也以细分到两个方面:能力和意愿,即孩子有能力做和孩子愿意做


我们真正能给予孩子自由、放手让他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其实只是既他有能力承担(可能有一些挑战,但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且愿意做的事情。


▶孩子“高能力,高意愿”,家长开展“授权式领导”


孩子既有能力,又有积极性,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手,把一切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学会了对结果负责,更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更加专注,一举两得。


专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为啥还“挑活”呢?


而其他情境下,孩子能力不足或者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他都很难投入进去。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放手,孩子要么因受挫而放弃,要么自动选择不做,或者即使做也是马马虎虎、磨磨唧唧。


这时,我们必须要出手“管”!当然,不同情况,管的方式也是不同。


▶孩子“高能力,低意愿”,家长开展“支持式领导”


这种情况下,孩子有充分的能力(即使面对一些挑战)做好一件事情,但对这件事情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


此时,我们要做的是放下教练的身段,变成为孩子摇旗呐喊的支持者,认可孩子能力的同时,鼓励他尝试,创设环境让孩子产生兴趣。


拿小川学奥数为例,他能力足够但没有极大的热情(跟其他事情相比),所以专注度不高,学起来磨磨唧唧、东张西望。


这时,我“管”他的方式主要是想方设法让“学习”变得有趣一些。


  • 暂时放弃正襟危坐的学习方式,改在黑板墙上写写画画,让学习变得更像一场游戏;
  • 开展定时赛、双人竞赛,在竞争中激发他的好胜心、成就感。


▶孩子“低能力,高意愿”,家长开展“教练式领导”


“低能力、高意愿”意味着孩子内心拥有很强的动机、很想把事情做好,但能力却做不到。这时的孩子,是一个

热情的初学者。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做的是,像教练一样,保护他热情的同时,明确任务,拆解步骤,必要时直接进行手把手地指导。


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很想拼乐高,但有些困难的部分总搭不好。本来很专注投入的他,因为几次失败,自信心被打击而失去了兴趣,甚至气急败坏,放弃拼乐高去玩别的玩具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试着这样“管”:


  • 肯定娃的干劲,给予孩子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比如肯定他的创意,鼓励他勇敢尝试);
  • 引导他拆解复杂的拼搭步骤,指导他完成拼搭;
  • 在他无法完成的地方,在他请求帮助时,配合他完成。

如此保护孩子的兴趣,帮助他克服能力障碍,进而专注而投入。


▶孩子“低能力,低意愿”,家长开展“指导式领导”


面对一项任务,孩子不仅心理上抵触,能力上也不能胜任,是一个迷茫的学习者。


这是最难的情境,但往往又是很多孩子的真实情境。此时,我们要一“管”到底,强势主导。但指导在孩子的情境下,更合适的说法其实应该是深度涉入式


拿小川练钢琴为例,在经过开始阶段的新鲜感和入门难度之后,学习难度不断提高,练习时间不断加长。他有些失去兴趣,也出现畏难情绪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能力和意愿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提高能力:

  • 小川学了才知道,看似行云流水、潇洒写意的钢琴,背后是严格的指法、精确的节奏、千百次的枯燥练习。为了给予他合适的指导,我跟着小川一起学、一起练;
  • 坚持每天监督他练琴打卡,及时发现问题,跟老师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一手激发兴趣:

  • 给他看一些优秀大哥哥、大姐姐(钢琴演奏家离的太远,同龄人有可能引发他的自卑)的表演视频,让他看到美好未来的可能;
  • 将枯燥的练琴,极尽可能地渲染成一场场家庭演奏会,我们扮演极其投入的观众,欢迎他、鼓励他。


我们常说,孩子的专注力是保护出来的,这点我认同。


不需要我们额外的努力,他们天生就有专注的能力。我们要还孩子自由、不打扰,让他们去做自己心里真正想要做的事。


但还有一些事情,他暂时还不擅长,暂时还没有发现其中的乐趣或者必要性,没有意愿主动去做,天生的专注力覆盖不到的地方,我们就不能放手、放任,必须认真“管”起来!


只不过,我们的“管”要适度、要适合,要懂得因势利导,及时变换身份,不能一刀切的紧迫逼人。


别忘了,我们终极的目标还是,激发孩子内心的原动力,让他们始终拥有冲劲和干劲;型塑他们自己的能力,让他们有自信去挑战困难甚至不可能。


有一天,不用我们管,孩子就自觉专注~


在此之前,不要老责怪他不够专注,是他不能或者不愿意。别叨叨,动手“管”起来!


1.https://v.qq.com/x/page/q30644wwbbf.html

2.https://online.stu.edu/articles/education/what-is-situational-leadership.aspx

3.https://www.kqed.org/mindshift/51509/how-to-get-kids-to-pay-attention

川妈说说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一直在回忆,我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很专注的?好像到了大学,才真正切实意识、体会到极度专注的心流状态。我才开始熟练掌握控制心境,push自己专注的能力(之前分享大学心得的文章—>当我去了好学校,更加知道读书无用都是骗人的)。


在此之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种天生的专注其实是无意识的。在此之前的学习中,或多或少都有爸妈、老师催促、监督“管”的影子。从别人要我学、我为了别人学,到纯粹自己想学、又有能力学,跨越了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走过“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成熟”的成长阶段,然后爸妈慢慢从我的身边隐退。


我们自己如此,自然也要有同样的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成熟。


拓展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