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雪崩前的離場:劉二海卸任審計成員 大鉦拋售

 8號樓工作室 文|劉娜

  雪崩之前,瑞幸咖啡資本局的賭桌上,大玩家已經陸續套現離場。

  就在瑞幸“22億醜聞”公佈的6天前,曾多次為其站臺的瑞幸咖啡大股東劉二海辭任瑞幸審計委員會成員。

  瑞幸咖啡大股東大鉦資本也在“雪崩之前”有過兩次拋售,但也只是收回成本。愉悅資本未拋售,或可被LP認為沒有盡到盡調義務,對其投資能力產生質疑。

  二級市場方面,據Wind數據,截至2019年末,共12家機構持有超過千萬股瑞幸咖啡股票。粗略估計,僅2019年四季度,就有64家機構新進入場。

  4月2日,瑞幸用一則簡短的公告揭了自己的底:在提交給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公告中,瑞幸表示公司成立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展開的內部調查發現,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劉劍和向他彙報的幾名員工,共同偽造了高達22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金額。

  這則消息一經公佈,引發資本市場拋售瑞幸股票,瑞幸股價雪崩。北京時間4月2日夜間,瑞幸咖啡盤前暴跌超84%,凌晨瑞幸咖啡盤中六次熔斷,最終以大跌75.57%、股價報6.40美元黯然收場,市值蒸發約48億美元(約人民幣340.5億元)。

瑞幸雪崩前的離場:劉二海卸任審計成員 大鉦拋售

  雪崩前的離場:“有人已經提前知道消息”

  “我和錢治亞(瑞幸咖啡創始人兼CEO)一股股票都沒賣,捨不得。” 2020年1月9日,瑞幸咖啡大股東之一、 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公開表示。這個場合還是在人民日報智慧媒體研究院、吳曉波頻道聯合出品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

  劉二海也多次為瑞幸咖啡站臺,他在2019年的一次個人專訪中表示,“與當年經歷的那些商業大戰相比,瑞幸才燒了多少錢啊。”

  劉二海是神州系“鐵三角”之一,其創立的預約資本也是瑞幸咖啡的大股東。“鐵三角”的另外兩邊是神州系創始人陸正耀和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組成。劉二海和黎輝主要負責公司的外部資本運作。

  但曾表示“捨不得賣掉一股”的劉二海在3月27日卸任審計委員會成員。

  自2月10日開始,瑞幸連續發佈15條“超過5%披露”重要公告,涉及股東股權事宜。

  3月27日,瑞幸宣佈任命兩名新的獨立董事濮天若、崴雲聰,劉二海卸任審計委員會成員。剛剛加入董事會的濮天若、崴雲聰,隨即成為公司審計委員會三名成員之二。

  就在劉二海宣佈退出的幾天後,4月2日,瑞幸成立“特別委員會”,啟動內部調查,“自爆”公司存在22億元的財務造假。

  某創投機構執行董事汪俊潮(化名)對8號樓表示,3月31日看跌期權的交易量急劇放大,說明有人已經提前知道信息。

瑞幸雪崩前的離場:劉二海卸任審計成員 大鉦拋售

  瑞幸官網對外公告截圖

  在劉二海辭任審計委員會成員之前,另一大股東大鉦資本曾兩次減持瑞幸咖啡股票。

  2020年1月8日,大鉦資本減持了3840萬股,持股比例從14.06%下降至12.15%,套現2.3億美元。此次減持後,大鉦資本回應稱,減持後已收回當初對瑞幸資本的投資成本。

  近期,黎輝(大鉦資本董事長)與大鉦資本再拋售4400萬股瑞幸股票,持股比例再次下降到8.59%。目前,大鉦資本的持股比例從最初的14.06%下降至8.59%。

瑞幸雪崩前的離場:劉二海卸任審計成員 大鉦拋售

  一季度減持瑞幸咖啡的還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機構旗下的GIC PTE,公開信息顯示GIC PTE減持409萬股。

  此外,“君聯資本,在去年(瑞幸)股票解禁後就(把股票)全部賣了。”一位一級市場的投資人士對8號樓說。值得一提的是,劉二海早起也與君聯資本有交集,2003年到2015年曾任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2015年之後創立了愉悅資本。

  渾水在此前的一份做空報告中提到,瑞幸的管理層通過股票質押兌現了49%的股票持有量(佔已發行股票總數的24%),令投資者面臨追繳保證金導致股價暴跌的風險。

  對於瑞幸咖啡個別大股東套現離場,以及管理層股票質押一事,瑞幸咖啡相關負責人對8號樓表示,“由於監管原因,目前暫時不對外發聲,一切以官網信息為準。”截至發稿,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方面暫未對瑞幸事件予以公開回應。

  瑞幸咖啡背後資方將面臨募資難

  作為瑞幸背後的重要資本方——劉二海創立的愉悅資本並未能脫身。

  “主流投資者一直對中概股有偏見,這次又給了他們口實。”某創投基金高管對8號樓表示,“另外愉悅資本等沒有及時退出的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壓力很大,或許受到LP質疑。”

瑞幸雪崩前的離場:劉二海卸任審計成員 大鉦拋售

  “請相信我們將會盡一切所能維護LP投資利益,將損失減少到最小。”瑞幸事件發生後,愉悅資本在給LP的郵件中寫道。

  “從郵件上看,對愉悅的總盤子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有限。大家可能會因此對愉悅資本的投資能力產生質疑,認為其沒有盡到盡職調查的義務。”某PE機構投資人對8號樓表示,“另外,愉悅的portfolio出問題不是第一次,只不過這是上市公司明星項目,大家比較關注。”

  據瞭解,愉悅資本作為瑞幸咖啡A、B輪的投資方,曾於2018年7月和2018年12月兩次加註瑞幸咖啡,共計投資金額為1.2億美金。針對瑞幸咖啡交易造假一事,愉悅資本方面表示,“瑞幸是一家公眾公司,請大家以SEC官方披露的信息為準”。

  愉悅資本方面稱,截止目前並未出售任何瑞幸咖啡股票。

  “此次瑞幸事件對於美元基金,特別是投資2C初創公司為主的美元基金,將會是一次打擊。”汪俊潮表示。據第一財經對業內人士的採訪,此次事件發生後,長線持有瑞幸股票的基金,以及還未能全身退出的一級市場創投基金,將受到LP對其各方面能力的質疑。

  尤其資本市場近年來處於寒冬環境中,一級市場的基金募資本就比往年困難,持有瑞幸咖啡的基金將不同程度受到波及,遭遇來自LP方面的多重考驗。

  雲九資本合夥人王京對《第一財經週刊》表示,瑞幸事件將對中國創投行業產生非常大負面影響,影響機構與股民對中概股的信任,也極大程度上影響中概股在美國上市的審核力度。“瑞幸財務造假事件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不僅是對瑞幸咖啡本身,更突顯資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玩得太過。”

  一級市場受到波及,二級市場投資機構也不容樂觀。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共12家機構持有超過千萬股瑞幸咖啡股票,其中既有美國銀行、瑞銀這樣的國際知名投行,也不乏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全球資本研究投資者基金)、孤松資本這樣的著名對沖基金。

瑞幸雪崩前的離場:劉二海卸任審計成員 大鉦拋售

  截至2019年末,共有158家機構投資者持有瑞幸咖啡股票,總持股達23.93%,而在2019年3季度末的時候,僅有94家機構投資者持有瑞幸咖啡股票。這意味著,僅2019年四季度,就有64家機構新進入場。

  18個月完成上市 光環之下是什麼?

  瑞幸咖啡2019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立18個月完成上市的瑞幸咖啡頂著“全球最快IPO公司”的光環,曾經風光無限,如今卻成為了中概股最大的黑天鵝。

  自2017年成立後,瑞幸咖啡閃電戰風格迅速切入咖啡市場,瘋狂燒錢補貼、開店、做推廣,迅速做大門店和用戶規模、提升市場聲量。

  此前,瑞幸咖啡還曾經打出“中國本土星巴克”的口號。至少在門店數量上,瑞幸咖啡已經超越星巴克。2019年初,瑞幸咖啡曾提出計劃在年底前將門店數量增加至4500家,同時在門店數和杯數上全面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

  瑞幸咖啡CEO錢治亞2020年1月8日曾宣佈,“瑞幸直營門店達到4507家,在除上海外的其餘中國主流城市中,門店數量均為第一。”她還表示,截至2020年1月8日,瑞幸咖啡交易用戶數已超過4000萬,在2019年Q4新增用戶數約為1000萬。

  瘋狂擴張的背後,瑞幸咖啡的虧損也在不斷擴大。瑞幸咖啡2019年財報顯示,瑞幸咖啡在2018年的前9個月虧損了8.57億元,而在2019年的同期虧損則超過17億元。

  今年1月底美國著名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公佈的一份89頁的做空報告中,直擊瑞幸兩大命門——數據造假和商業模式不可持續。

  做空報告中,瑞幸被指控財務造假,門店銷量、商品售價、廣告費用、其他產品的淨收入都被誇大,2019年三季度瑞幸的門店營業利潤被誇大3.97億元。雖然瑞幸咖啡通過官方回應否認了報道,但即將披露的四季度財報,將是檢驗誰在說謊的有力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