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

“壯族三月三”的非遺記憶 | 壯錦

說起壯族,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起歌仙劉三姐,以及她那動人的歌聲,還會想起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美景,但卻很少有人咱們壯族還有一項悠久燦爛的民間藝術,與雲錦、蜀錦、宋錦並稱中國四大名錦,這就是壯錦。

“壮族三月三”的非遗记忆 | 壮锦

壯族織錦技藝簡稱壯錦,又稱“絨花被”,它起源於漢代,在明代被列為貢品。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斕,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天地的崇拜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壮族三月三”的非遗记忆 | 壮锦

壯錦有三大種類,20多個品種,50多種花紋圖案。在南寧賓陽的壯錦編織技藝嚴格地傳承了傳統壯錦古老的織造器械、編織工藝、編織材料和圖案風格,並在2010年5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壮族三月三”的非遗记忆 | 壮锦

壯錦與其他織錦技藝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織機——竹籠機。之所以叫竹籠機,是因為每一臺織機上都掛有一個大竹籠。竹籠機是百年前就已經定型,再經過不斷改變的小木機。全機由機身、裝紗、提紗、提花和打花五部分組成。織錦藝人按著設計好的圖案,用挑花尺將花紋挑出,再用一條條編花竹和大綜線編排在花籠上。織造時,就按照花籠上的編花竹一條條地逐次轉移,通過縱線牽引,如此往復,便把花紋體現在錦面上。這也許是中國最早的“編程”。

“壮族三月三”的非遗记忆 | 壮锦“壮族三月三”的非遗记忆 | 壮锦

歷經千年發展,以壯錦藝術為典型代表的廣西民族織錦藝術已成為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商品經濟和織造工業化的衝擊,賓陽壯錦這一傳統工藝也難一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為了挽救這一民族寶藏,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對於困境中的壯錦業給予了積極的扶持。近年來有關部門從資金、設備引進和人才培養上,大力向這個當代的賓陽壯錦技藝研發和生產現代化基地傾斜,成效已日益顯現。如今,壯錦工藝已引入了半機械化流水線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降低了對工人的要求,更利於壯錦的推廣傳播。

“壮族三月三”的非遗记忆 | 壮锦
“壮族三月三”的非遗记忆 | 壮锦

壯錦很古老,非遺很古老,但它們總能引發我們對今天、對外來的思考。所有存於非遺的智慧,最終都內化為人的精神品質。這樣的內化,靠的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靠的是一刻不停的求索。但願這樣的求索永不停步,讓古老的傳統民間工藝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傳承,給人們生活帶來美的享受,為現代社會增添光彩。

《我們的節日·壯族三月三》

播出平臺及時間:

南寧廣播電視臺都市生活頻道 20: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