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落戶通州區漷縣鎮 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位於通州區漷縣鎮漷縣村,一期佔地面積147畝,總建築面積11.9萬平方米。編制床位800張,以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為定位,將設立創傷急救中心、婦產生殖產前診療中心、腫瘤放化療生物治療中心三大中心。目前工程已經竣工,年內將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已經為通州院區儲備450名同意常駐通州院區的醫護人員。他們將由醫院組織班車,統一導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目前有白塔寺院區和西直門院區2個院區正在運行,開放床位1736張,設有48個臨床科室,17個醫技科室,28個行政職能處室,擁有11個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18個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重點專科。同時是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示範區、國家級特色專業示範點、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

白塔寺的老院址已有101年曆史,今後該院址將整體搬遷至通州院區。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落戶通州區漷縣鎮 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落戶通州區漷縣鎮 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落戶通州區漷縣鎮 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落戶通州區漷縣鎮 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三大中心介紹

1、創傷急救中心 承擔冬奧會重大創傷搶救工作 將設立100張床位

2019年9月5日,國家衛健委批准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為主體建立國家創傷醫學中心,北大人民醫院成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創傷醫學中心。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模式改變,以嚴重創傷及卒中、胸痛等為代表的急危重症疾病已成為我國居民的重要死亡原因。

其中,創傷急救是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過去高空墜落、重大車禍造成的重傷患者由於傷處涉及身體各部位,經常需要召集各科室醫生會診救治。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落戶通州區漷縣鎮 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國家創傷醫學中心主體未來將落戶副中心,“通州院區大門一側設有直升機停機坪,可為全國創傷患者提供急救服務。”

北大人民醫院作為2022年冬奧會醫療保障醫院之一,創傷中心承擔著冬奧會重大創傷搶救工作,屆時重傷患者將通過直升機運往通州院區進行救治。通州院區創傷急診急救中心將設立100張床位。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落戶通州區漷縣鎮 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2、婦產生殖產前診療中心 試管嬰兒技術也將引入通州院區 預留100張床位

婦產生殖產前診療中心將在產科、婦科、生殖醫學、產前診斷方面為副中心以及京津冀患者服務。

不孕不育患者將在中心得到全面幫助,試管嬰兒技術也將引入通州院區。該中心在通州院區預留100張床位,滿足患者需求。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落戶通州區漷縣鎮 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3、腫瘤放化療生物治療中心 預計開放150張床位

腫瘤放化療生物治療中心,將主要承擔術後的放化療以及生物治療。

骨腫瘤、肺癌等患者在西城院區手術後,後續放化療及生物治療將在通州院區開展,這一舉措不但保證了患者術後持續治療,也極大緩解了西城院區的床位緊張。

通州院區腫瘤放化療生物治療中心,預計開放150張床位。

除了三大診療中心,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在開診方面採用三個階段“孵化式”開診。

第一階段開設門診,通過綜合內、外科,根據病人就診情況,逐步“孵化”急需科室。

第二階段包括急診、綜合內外科留觀、ICU、部分手術室等將逐步開放。

第三階段全面開設符合副中心及京津冀需求的各科室。

醫院建成後,不僅為城市副中心居民提供醫療服務,還可輻射京津冀部分區域的患者,也為北京市中心醫療機構“減壓”。河北廊坊的三河、大廠、香河等諸多醫療資源薄弱地區居民可驅車1小時到達該院區。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創建於1918年,是中國人自行籌資建設和管理的第一家綜合性西醫醫院,最初命名為“中央醫院”,中國現代醫學先驅伍連德博士任首任院長。亞洲第一例異體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國第一支乙肝疫苗和中國第一臺體外震波碎石設備誕生在這裡,推動並見證著中國醫學的進步。

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醫院現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管醫院,北京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同時也首批國家疑難病症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組長單位、血液系統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19年,我國首個國家創傷醫學中心落戶我院,將引領全國創傷醫學領域發展。

醫院現有職工4300餘人,匯聚了包括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科技部“863計劃”青年科學家在內的一批優秀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