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媽一般的狗血劇本,為何還把《燃情歲月》捧成經典?

就像很多人一樣,最初知道《燃情歲月》這部電影是因為它的配樂——幾乎稱得上是詹姆斯•霍納的巔峰之作。配樂中所採用的中國洞簫,音色悠遠又蕭瑟,這也是我對整部電影整體的印象。雖然這個故事大部分的情節都發生在空曠壯美的西部大草原,但在這樣的外殼下,包裹著的是一個沉重的、悲劇的內核。

於媽一般的狗血劇本,為何還把《燃情歲月》捧成經典?

單從劇本上看,這部電影有著於媽般的狗血特質,即三個男人都迷上了同一個女人。但好看的地方在於,電影透過這三段糾纏的關係,探討了個性、宿命、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等主題,同時在橫跨大半個世紀的時間線中,勾勒出了當下的經濟、政治、婚姻等現實狀況,使電影具有一種超越愛情的史詩感。

上校的三個兒子性格各異,命運各異,各有看點。個人認為,在小兒子塞繆爾身上,體現的是理想主義的毀滅。他在家中年紀最小,一直受到哥哥和父親的寵愛,長大後被父親送到大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說一直生活在一個烏托邦的理想環境中。

於媽一般的狗血劇本,為何還把《燃情歲月》捧成經典?

由於當時一戰爆發在即,又長期浸淫在愛國主義的氛圍中,學成歸來他立刻請示父親要遠赴戰場。事實證明,毫無實戰經驗、空懷理想主義的年輕人,不過是戰爭的犧牲品罷了,到了戰場上撐不過半集,理想就和身體一起被無數子彈洞穿。當崔斯汀滿眼淚水衝向弟弟時,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只剩一輪血色殘陽,放佛是上天對年輕生命最悲憫也最無奈的一瞥。

塞繆爾死後,他的未婚妻蘇珊在艾爾弗萊德和崔斯汀之間選擇了後者。本質上,蘇珊和崔斯汀是同一類人。他們就像開片的旁白說的那樣,是“追隨自己內心而活的人”。不是很同意部分網友稱她“綠茶婊”。因為於內心深處,蘇珊就是迷戀崔斯汀這類“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可以說是宿命使然。

於媽一般的狗血劇本,為何還把《燃情歲月》捧成經典?

儘管她來到草原後學習射擊、騎馬,也敢於追求內心所愛,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女性形象,但從她陷入愛情到最後飲彈自盡,始終扮演的都是一個為愛燃燒的角色。她和崔斯汀的妻子小伊莎貝爾,都是在愛情中一直等待的人,因此導演愛德華•茲威克對於女性形象的塑造,始終沒有跳脫出柔弱、付出、忍耐的直男審美,她在影片最後看似是主動地尋求解脫,但自殺本身就是一種被動的自我毀滅的方式。

崔斯汀在片中,是一個熱愛自由、熱愛自然、具有冒險精神的人。愛上這樣的人幾乎就是一出悲劇。崔斯汀就是武俠小說裡最常說的那種“天煞孤星”之人。他選擇離開蘇珊,一方面是因為他無法逃脫塞繆爾之死的陰影,另一面,他在荒野和海洋上放逐自我的同時其實也在追求真我。

於媽一般的狗血劇本,為何還把《燃情歲月》捧成經典?

就像旁白說的那樣,他心裡一直有一頭熊。熊的形象,意味著力量、野性、靠近自然。最後他死於熊爪,也真正稱得上是死得其所。老印第安人說,野獸和人類相互搏鬥過之後,他們的血便合二為一了。所以在我的理解中,片尾出現的熊即象徵著崔斯汀自己,他是在和自己搏鬥。他曾經回到草原,也曾經走向叢林和大海,幾次放逐與歸來,不都是與自己的理想做抗爭嗎?

很多人不理解崔斯汀這個人設,覺得他為了自己可以放棄愛人與親人,是十分自私的表現。事實上,崔斯汀這個人代表了美國宣揚的個人價值觀,即個人價值的實現高於愛情、高於家庭,必要時意味著背離傳統、捨棄將就,當然,這也須得付出比普通人更高昂的代價。所以在他身上,體現的是不同於塞繆爾的另一種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

我們崇拜或討厭這樣的人物,是因為我們沒法活成這樣的人物,這也是電影之所以成為電影、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的原因吧。

於媽一般的狗血劇本,為何還把《燃情歲月》捧成經典?

相比較而言,大兒子艾爾弗萊德才是十足的悲劇。坦率說,他是真正的紳士,也值得擁有完滿的生活。但由於父親從小偏愛弟弟,加上得不到一生所愛,他一直過得隱忍又苦悶。

他在政界獲得成功,實際上一直希望得到來自父親的肯定。然而父親作為身經百戰的上校,早已見識過政治的荒謬和戰爭的殘酷,正因他內心對都市文明和政權的抱有消極態度,他才會把家搬到西部草原。

他和大兒子之間的衝突,是原始生活方式和現代文明之間的衝突,這是最根本的分歧,所以艾爾弗萊德對父愛的期待註定是求而不得的。雖然最後他們獲得了和解,但這種和解在我看來也是以艾爾弗萊德放棄自身追求、委曲求全於父親的價值觀而獲得的,從劇本層面來說,他於千鈞一髮之際躲在牆角射出的那顆子彈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個人感覺更像是為了和解而和解。

看這樣的電影,彷彿跟隨人物經歷了好幾重人生。用電影延長三倍生命的涵義,概莫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