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在秦的統一事業之中,一個重大的功績就是統一了文字。中國的漢字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從最早出現在陶器上的符號,刻劃在獸骨龜甲上的甲骨文,和鑄造在鍾、鼎上的金文,以及到周宣王時的太史籀文(大篆),只有在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後,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統一了中國文字。李斯曾經說過:上古創造大篆字體,廣為流傳,但由於時間久遠,人們多不能認識。所以現在刪掉繁雜筆劃,省略異體字形,改進成為小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對發展中國文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的十餘年間,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先後五次遠途巡視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東齊魯故地登陶縣的嶧山(今山東鄒縣東南)時,登高遠望,激情滿懷,對群臣說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銘,遺傳後世。”李斯當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於嶧山之上。這就是著名的秦《嶧山刻石》。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戰亂,原石被野火焚燬。此石是宋太宗趙光義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鄭文寶根據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陰有鄭文寶題記。《嶧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由宋代人所刻的五代南唐徐鉉的摹本為最佳,現藏在西安碑林裡。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還有一套書法理論,他在談到用筆的方法時說:寫字,用筆要急速回轉,折畫要快,象蒼鷹俯衝盤旋一樣。收筆好比游魚得水,運筆就象景山行雲,筆畫的輕重、舒捲,應自然一體,大方美觀。從《嶧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書法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結構勻稱,點畫粗細均勻,既具圖案之美,又有飛動之勢。書藝之高超掩滅先軌,散絕後賢,使一切寫小篆的人皆難入其境,成為後世臨摹學書之佳。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李斯 嶧山刻石,感謝分享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