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后主陈叔宝都做了哪些昏聩之事?他的结局如何?

孫雪涵


想知道的历史,不得不说的真相。大家好!我是史道驿站x,感谢关注与点评。

陈叔宝是个亡国之君,亡国之君大多结局悲惨,历史口碑也很差,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话说回来,人无完人,作为亡国之君的陈叔宝。也不是一无是处,在诗词和音乐方面的成就很高,虽说比同是亡国之君的李煜要低,但陈叔宝也并不逊色多少。

陈后主陈叔宝(553~604年)是吴兴长城(今浙江)人,父亲为陈宣帝陈顼,他是陈宣帝的嫡长子,在位7年左右。陈叔宝于582年继位,其皇位来得并不顺利,按说历经坎坷的他,应该励精图治,好好的巩固社稷,造福人民。可他在其位,不谋其政,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说他是艺术家非常合适,说他是政治家就算了吧!

公元589年,隋军在杨广的统领下,大举南下,攻下陈国都城建康,陈朝灭亡,陈叔宝被俘,押至长安后,隋文帝封他为长城县公,可陈叔宝依然沉湎酒色,醉生梦死,完全忘了家仇国恨。604年,陈叔宝在洛阳病死,享年52岁。

陈叔宝作为陈顼的长子,也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可他弟弟陈叔陵一直不服他,总想加害于他,想取而代之。陈叔陵在陈宣帝灵柩前用锉药刀砍杀陈叔宝,陈叔宝颈部受伤,侥幸逃脱,随后陈叔陵被诛杀。

陈叔宝继位后,因伤修养,朝政全交给太后打理,身边只留贵妃张丽华服侍。陈国本来就不是什么强国,经济也算不上发达,先皇帝都比较简朴。可陈叔宝却不同,他大兴土木,建造舞榭歌台,用来供自己淫乐。临春阁、结绮阁、望仙阁个个富丽堂皇,陈叔宝淫乐其中。

陈国一直是隋文帝觊觎的地方,他一心想荡平陈国,可陈叔宝一登上皇位,就开始放任自流,自己又不愿意打理朝政,根本就没有防范隋文帝。整天花天酒地,当隋兵打来的消息传来时,陈叔宝根本不当回事,继续他的歌舞升平,幻想长江天险牢不可破。

公元589年正月,隋军在杨广的率领下渡过长江,隋军一路南下,陈军连战连败,溃不成军。隋军直逼陈国都城,陈叔宝毫无应对之策,竟把朝政大权交给施文庆处理。隋军如风卷残云,攻破陈国都城,陈叔宝被俘,他被迫诏令陈国将领投降,陈国随之灭亡。

陈叔宝也不是天生就是亡国之君,他继位之初,也有一腔热情,想好好的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于是颁布诏书说“思播遗德”、“咸与惟新”,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同时他还发布诏令,广纳人才。他在位7年间,大赦天下。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减免税赋,可这一切都无法让他停止淫乐,也无法阻止隋军的铁蹄。

陈叔宝的文学成就很高,尤其是在诗歌格律方面,他所作出的贡献,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在宫廷里他组织成立了文学团体,留下了不少佳作。陈叔宝诗歌留存有99篇,如《采桑》等。同时他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他提倡“清商乐”,亲自创作“吴歌”,如《玉树后庭花》等。

陈叔宝是个才子,诗歌、音乐等方面确实不错,可皇帝做得却不行,既没有为民造福,也没有稳固江山社稷。他的才能都体现在艺术上,为了让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总会想方设法玩些花样,艳词淫曲成了他亡国的笑料。


史道驿站x


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

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叔宝于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年)十一月出生在江陵,是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母为皇后柳敬言。天嘉三年(562年),立为安城王世子。天康元年(566年),授任宁远将军。光大元年(567年),担任太子中庶子,不久升任侍中。太建元年(569年)正月,被立为皇太子。

登基为帝

陈叔宝虽然身为太子,但是其皇位却来得十分不易。陈顼的次子——即陈叔宝的二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陈顼崩后,陈叔宝在宣帝灵柩前大哭,陈叔陵趁机用磨好的刀砍击叔宝,击中颈部,但没有造成致命伤害,陈叔宝在左右的护卫下逃出,派大将萧摩诃讨伐陈叔陵。最后陈叔陵被杀。

陈叔宝半身像

陈叔宝即皇帝位,是为陈后主,册封沈婺华为皇后,张丽华为贵妃,孔氏为贵嫔。当初叔陵做逆时,后主脖颈被砍受伤,在承香殿中养病,摒去诸姬,独留张贵妃随侍。后主病愈,对张丽华更加爱幸。

陈自陈霸先开国以来,内廷陈设很简朴。陈叔宝嫌其居处简陋,不能作为藏娇之金屋,于是在临光殿的前面,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十丈,袤延数十间,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窗牖墙壁栏槛,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装饰。门口垂着珍珠帘,里面设有宝床宝帐。服玩珍奇,器物瑰丽,皆近古未有。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名花。每当微风吹过,香闻数十里。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其中有复道连接。又有王、季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见幸,轮流召幸,得游其上。张丽华曾于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看见的人都以为仙子临凡,在缥缈的天上,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荒废朝政

陈叔宝在位期间,正值隋文帝开国之初。文帝有削平四海之志,于是隋之群臣,争劝文帝伐陈。开皇八年(陈祯明二年,588年)底,文帝下诏数后主二十款大罪,散写诏书二十万纸,遍谕江外。有人劝文帝说兵行宜密,不必如此张扬。文帝说:“若他惧而改过,朕又何求?我将显行天诛,何必守密?”于是修建了许多战舰,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总管韩擒虎、贺若弼等率五十一万大军分道直取江南。隋军东接沧海,西距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无不奋勇争先,欲灭了陈朝。

陈叔宝却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不闻外事。他下令建大皇寺,内造七级浮图,工尚未竣,为火所焚。沿边州郡将隋兵入侵的消息飞报入朝。朝廷上下却不以为意,只有仆射袁宪,请出兵抵御,后主却不听。及隋军深入,州郡相继告急,后主叔宝依旧奏乐侑酒,赋诗不辍,而且还笑着对侍从说:“齐兵三来,周师再至,无不摧败而去,彼何为者耶?”孔范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断南北,今日隋军,岂能飞渡?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臣每患官卑,虏若渡江,臣定做太尉公矣。”有人妄传北军的马在路上死去很多。孔范说:“可惜,此是我马,何为而死?”后主听后大笑,深以为然,君臣上下歌妓纵酒,赋诗如故,似乎亡国的威胁并不存在。

连战连败

祯明三年(589年)正月,隋兵自广陵渡过了长江。老谋深算的贺若弼使用了兵不厌诈的策略,他先用战马买陈朝战船隐蔽起来,再买破船五六十艘置放于长江小港汊内,故意给陈朝造成隋朝没有水军的错觉;又让沿江部队在换防之际,大张旗鼓,聚集广陵,陈人以为敌兵要发动进攻,慌忙准备,但隋军并不发一矢一镞,便匆匆而去,日子一久,陈军知是换防,也就懈怠了。贺若弼又使人故意缘江狩猎,人马喧噪,声震江岸,以迷惑对方,因此隋兵渡江时,陈军并未发觉。与此同时,韩擒虎也攻占了采石,杨广帅大军屯驻六合镇之桃叶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后主这才慌了手脚,召集大臣退敌。后主下诏说:“犬羊陵纵,侵窃郊畿,蜂虿有毒,宜时扫定。朕当亲御六师,廓清八表,内外并可戒严。”一方面胆小如鼠,一方面又气壮如牛,这通檄文活画出了后主首鼠两端、惶惧可怜的神色。他以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并为都督,司空司马消难、湘州刺史施文庆并为大监军,分兵扼守要害;又命大将樊猛率师出白下(江苏南京市北剑门外幕府山南麓,北临长江),皋文奏镇守南豫州(安徽宣城),同时大肆扩兵,连僧尼道士也悉数征召入伍。隋兵一鼓作气,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连下京口、姑孰(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得人心。陈军连战皆北,望风溃逃。

国亡被俘

其时建康城中尚有兵十万,后主却六神无主,日夜啼泣,将朝政交给施文庆办理。文庆胡说诸将嫌功高赏薄,时有怨言,不可委以重任,因此诸将凡有建议,皆阻而不行。当贺若弼攻京口时,萧摩诃请战,后主不许;贺若弼攻占钟山,萧摩诃又建议说,隋兵孤军深入,立足未稳,如果偷袭,定可奏捷,又为后主所拒。大将任忠上奏说:“兵法有云,客军贵速战速决,主军贵老成持重,如今国家足兵足食,应当固守。北兵若来,不与交战,分兵截断江路,使他们彼此音信不通,然后给我精兵一万,金翅船三百艘,直趋六合,敌人必以为渡江之兵已被我俘获,自然夺气。淮南百姓,与我有旧,知我前往,必然欢迎。我声言去徐州断彼归路,则敌军必不击自去。待来春水涨,上流我兵必沿流赴援,这样,陈朝江山就可保了。”陈叔宝也屏而不纳。

隋军灭陈之战

隋军攻城甚急,后主慌乱中摆出了一字长蛇阵,令鲁广达居南,任忠、樊毅、孔范次之,萧摩诃居北,南北连亘二十余里,首尾不能相顾。贺若弼挥军迳取孔范,陈军大溃,死者五千人。萧摩诃因后主曾淫其妻,心怀愤懑,拥兵不战,为隋军俘获,只有鲁广达拼死格斗。任忠见陈军溃败,入告陈叔宝说:“陛下请勿再战,臣已无力报国了。”后主给他两袋金子,让他募兵。任忠又说:“为今之计,陛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准备舟楫,到上流去与我军会合,臣当舍死保驾。”后主深信不疑,命他出去部署,又让宫人打点行装,等他归来一起出发。谁知任忠见大势已去,竟觍颜降敌,领着韩擒虎直奔朱雀门(一名大航门,建康城南城门,今南京市中华门内)。

陈军欲战,任忠大呼说:“老夫尚降,何况尔等!”众军一哄而散,城内文武百官皆遁,朝堂为之一空,只有仆射袁宪、后阁舍人夏侯公韵未去。后主吓得魂不附体,打算逃匿,袁宪阻拦说:“北兵入城,必无所犯,事既如此,陛下还能逃往何处!请陛下正衣冠,御正殿,仿照梁武帝见侯景故事。“侯景举兵叛梁,曾将梁武帝围困在建康台城里(宫城),终至饿死,陈叔宝自然不愿蹈此覆辙,颤声说:“锋刃之下,未可与争,我自有计。”说着,迳率后宫十余人来至后堂景阳殿。

此时隋军已排闼而入,从宫中的一口枯井中捉住后主张贵妃、孔贵嫔等人,押到韩擒虎帐前来。隋军一面扫荡残敌,令后主手书招降陈朝未降将帅,一面收图籍,封府库,又将张丽华及施文庆、沈客卿、阳慧朗、暨慧景等奸佞枭首于市。陈朝宣告覆亡,隋文帝终于统一了全国。

病逝洛阳

陈叔宝投降隋朝的16年后(604年),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葬在洛阳的北邙山。

人物评价

总评

《陈书》:“后主昔在储宫,早标令德,及南面继业,实允天人之望矣。至于礼乐刑政,咸遵故典,加以深弘六艺,广辟四门,是以待诏之徒,争趋金马,稽古之秀,云集石渠。且梯山航海,朝贡者往往岁至矣。自魏正始、晋中朝以来,贵臣虽有识治者,皆以文学相处,罕关庶务,朝章大典,方参议焉。文案簿领,咸委小吏,浸以成俗,迄至于陈。后主因循,未遑改革,故施文庆、沈客卿之徒,专掌军国要务,奸黠左道,以裒刻为功,自取身荣,不存国计。是以朝经堕废,祸生邻国。斯亦运钟百六,鼎玉迁变,非唯人事不昌,盖天意然也。”

《南史》:“后主因削弱之余,锺灭亡之运,刑政不树,加以荒淫。夫以三代之隆,历世数十,及其亡也,皆败于妇人。况以区区之陈,外邻明德,覆车之迹,尚且追踪叔季,其获支数年,亦为幸也。虽忠义感慨,致恸井隅,何救麦秀之深悲,适足取笑乎千祀。嗟乎!”

历代评价

杨坚:“此败岂不由酒?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当贺若弼度京口,彼人密启告急,叔宝为饮酒,遂不省之。高蠙至日,犹见启在床下,未开封。此亦是可笑,盖天亡也。昔苻氏所征得国,皆荣贵其主。苟欲求名,不知违天命,与之官,乃违天也。”

魏徵:“后主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初惧阽危,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谋谟所及,遂无骨鲠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临机不寤,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抑亦民斯下矣。遐观列辟,纂武嗣兴,其始也皆欲齐明日月,合德天地,高视五帝,俯协三王,然而靡不有初,克终盖寡,其故何哉?并以中庸之才,怀可移之性,口存于仁义,心怵于嗜欲。仁义利物而道远,嗜欲遂性而便身。便身不可久违,道远难以固志。佞谄之伦,承颜候色,因其所好,以悦导之,若下坂以走丸,譬顺流而决壅。非夫感灵辰象,降生明德,孰能遗其所乐,而以百姓为心哉?此所以成、康、文、景千载而罕遇,癸、辛、幽、厉靡代而不有,毒被宗社,身婴戮辱,为天下笑,可不痛乎!古人有言,亡国之主,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然则不崇教义之本,偏尚淫丽之文,徒长浇伪之风,无救乱亡之祸矣。”

朱敬则:“长城公器识古人,承平嗣主。观其求忠谠之士,禁左道之人。淫祀妖书,镂薄假物;即古明哲,何以加焉?但强寇临边,南国斯蹙。礼义不举,苛刻日滋;邻好不敦,骄傲是务。嬖妾五十,尽有珥貂之容;丽服一千,咸取夭桃之色。加以贵妃夹坐,狎客承筵。玉貌绛唇,咀嚼宫徵;花笺彩笔,吟咏烟霞。长夜不疲,略无醒日。於时也。隋德甫隆,南被江汉。厚待间谍,羊叔子之倾敌人;不伐有丧,楚恭王之结邻好。加以贺若谋勇,应变如神,擒虎雄风,临机若电。莫不迎刃自裂,听鼓争奔。斩张悌之守迷,降薛莹之知命。紫殿正色,不用袁宪之言;白刃交前,但为无社之计。嗟乎!龙盘虎踞之地,露草衣;千门双阙之间,风烟歇绝。临江离别之感,赴洛呜咽之悲。五百里之俘囚,累累不绝;三百年之王气,寂寂长空。一国为一人兴,前贤以後愚灭,其来尚矣。”

丁耀亢:“吾观叔宝,始末一浮荡痴子弟耳,嬖宠艳妃,穷奢金碧,以诗酒谑浪亡天下。至于亡国不耻,犹向隋主乞官。……盖亡国之主,每多才艺;败家之子,每有聪明。吾观于陈、隋,信然!”

蔡东藩:“叔宝之恶,不如子业、宝卷之甚。子业屠灭宗族,宝卷渎乱天伦,而叔宝无是也。但宠艳妃,嬖狎客,杀谏臣,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并三者而具备耶。隋军大举,鼓檝渡江。沿江各戍,望风奔溃,叔宝尚委政宵小,恣情声色,可战不战,不可战而战,甚至敌临城下,犹奸通萧摩诃妻,如此淫肆,欲不亡得乎?景阳殿后,挈妃入井,向使毕命井中,即未足与殉社稷者比,而井底鸳鸯,冢成连理,未始非江东佳话。为叔宝计,其亦差足自慰欤?然天不从愿,出井见敌,再拜隋将,徒自贻羞,而张贵妃且难免刀头之阨,红颜白骨,作孽难逃,观于此而世之为妃妾者,可以返矣;世之为人主者,亦可以戒矣。”

个人作品

《玉树后庭花》(这是陈叔宝的代表作,既显示出他很高的文化修养,也把他的骄奢淫逸展现的淋漓尽致。后来本诗被视为“亡国之音”。“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在郭茂倩《乐府诗集》等著作中未有记录。疑为后人臆加。)

《无名诗》

《同江仆射同游摄山栖霞寺》

《东飞伯劳歌》

《三妇词十一首·其十》

《舞媚娘三首·其二》

《戏赠沈后》(据史记载,陈后主某日到皇后沈婺华处,暂入即还,却写了一首诗《戏赠沈后》:“留人不留人,不留人去也。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沈婺华《答后主》:“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

陈后主

杨坚对陈叔宝极为优待,准许他以三品官员身分上朝。又常邀请他参加宴会,恐他伤心,不奏江南音乐,而后主却从未把亡国之痛放在心上。一次,监守他的人报告文帝说:“陈叔宝表示,身无秩位,入朝不便,愿得到一个官号。”文帝叹息说:“陈叔宝全无心肝。”监守人又奏:“叔宝常酗酒致醉,很少有清醒的时候。”隋文帝让后主节酒,过了不久又说:“由着他的性子喝吧,不这样,他怎样打发日子呀!”过了一些时候,隋文帝又问后主有何嗜好,回答说:“好食驴肉。”问饮酒多少,回答说:“每日与子弟饮酒一石。”让隋文帝相当惊讶。

隋文帝东巡邙山,后主奉召前往,他在宴会上赋诗说:“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表请封禅,隋文帝不许。杨坚评价说:“陈叔宝的失败皆与饮酒有关,如将作诗饮酒的功夫用在国事上,岂能落此下场!当贺若弼攻京口时,边人告急,叔宝正在饮酒,不予理会;高颎攻克陈朝宫殿,见告急文书还在床下,连封皮都没有拆,真是愚蠢可笑到了极点,陈亡也是天意呀!”


大脸法语TalentFrance


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

  • 这是唐朝诗人郑畋的《马嵬坡》。其中最后“景阳宫井又何人?”一句,正是写陈朝亡国之君陈后主陈叔宝和他的两位小美人张丽华、孔贵嫔。

  • 南陈是公元六世纪南北朝时期,以建康(今南京)为首都的小朝廷,开国者是陈武帝陈霸先,五传而至于陈后主(陈叔宝),从公元557年到589年,只存在了32年就被隋朝所灭。陈朝的被灭,标志着南北朝时代的南方正统王朝的终结。




  • 南北朝时期,盛产昏庸混蛋皇帝,陈叔宝是其中之一。然而他还不是最昏庸残暴的,蔡东藩曾说:“叔宝之恶,不如子业、宝卷之甚。子业屠灭宗族,宝卷渎乱天伦,而叔宝无是也。”意思就是陈后主的恶行,比宋废帝刘子业、南齐东昏候萧宝卷这两个混蛋二货差远了!

  • 这二人的残暴荒淫到了遭雷劈天诛的地步,陈叔宝相比之,顶多算是个好色贪玩的文艺小青年。

  • 我们查看正史,重新检视这个陈叔宝,却发现他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一共在位六年,大赦天下竟有十次之多。他深知司法黑暗、牢狱酷暴,除大赦天下外,还在大殿上亲自审讯案件,以昭冤狱,以杜枉杀,以为救济。并为此下诏:“朕君临区宇,属当浇末,轻重之典,在政未康,小大之情,兴言多愧。眷兹狴犴,有轸哀矜,可克日于大政殿讯狱。 ”

除此之外,他还主张言论自由。他下诏说:“尧施谏鼓,禹拜昌言,……王公已下,各荐所知,旁询管库,爱及舆皂,一介有能,片言可用,朕亲加听览,伫于启沃。”至少表明他有愿意兼听、愿意虚怀纳谏之心。


  • 最能表现其胸怀的是,他把因旧土沦陷而被阻隔在南方、背井离乡的北方人质 “赐衣粮,颁之酒食”帮助遣送回家乡敌占区,至于不愿意回去的,“亦随其意”。他下诏说:“今旧土沦陷,复成异域,南北阻远,未得会同,念其分乖,殊有爱恋。……外可即检任子馆及东馆并带保任在外者,并赐衣粮,颁之酒食,连其乡路。所之阻远,便发遣船仗卫送,必令安达。若已预仕宦及别有事义不欲去者,亦随其意。”足见其人道主义精神!

  • 他的精神在于我既然没有能力恢复旧土,但你们要回去要骨肉团圆,我送你们回去并且保证送到家!这种精神放在现在,都还没有做到!不是吗?朋友们懂我的意思的!

  • 我们不能否认陈叔宝是有一些“德政”的,但仍然不足改变其昏君本色。他昏就昏在酷爱吟诗作对,下定决心要做个文艺好青年,连阅兵时都要作诗一首;他昏就昏在沉迷酒色,怠于政事,连办公批奏章时,都要把美人(张丽华)置于膝上。 陈叔宝爱作诗,随时都要吟诗一首,甚至亡国前夜还“奏伎纵酒,作诗不辍”呢!可惜,作诗一辈子,水平却比南唐后主差多了,唯一值得称道的也就是那么一首《玉树后庭花》。隋文帝杨坚曾说“此败岂不由酒;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意思就是把作诗的功夫用来太平时治国,何至于亡国!

  • 诗咏风月,岂能无美女助兴!诗酒伴美女,在陈叔宝看来,那是不可分的。陈叔宝沉迷酒色,且迷的没有底线。他后宫佳丽人数众多,除张丽华、孔贵嫔等绝色佳人之外,其她十余人也皆国色,但仍嫌不足,还要在隋朝大兵压境之时,通奸其大将萧摩诃的妻子。当了“绿王八”的总司令萧摩诃岂能不怒?“我拼死为你抵挡敌军,保你江山,你却给我带绿帽子!犊子玩意!”最终萧摩诃拥兵不战,导致贺若弼带领的隋军攻陷都城,陈叔宝投井未成却成亡国之囚。


  • 通常认为陈后主在隋兵到时,领着自己的心爱之人投景阳宫井中躲藏。而我却认为,陈叔宝是真想投井而死以殉国的,没想到却陷入被卡在井中,没死成的尴尬。因为在那时,如果他想活,投降就行了,不投降被俘也行,没有必要选择跳井,跳井摔死的风险性太大!

  • 而具有戏剧意味的是陈后主在亡国后,被他带了“绿帽子”的总司令萧摩诃请求隋军将领贺若弼,要再见旧主一面,并为他送去饭菜做最后的辞别!这一幕是历史上痛心的,也是悲壮的一幕!


品谈客


陈叔宝,南陈末代皇帝,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虽然在位仅仅不到8年,但所做的荒淫无道之事那是相当有造诣,一直流传到现在也是被人津津乐道的。

南陈作为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其疆域已经不能和前几个朝代相比了,历经陈霸先、陈蒨、陈顼之后到陈叔宝继位后疆域仅仅剩下长江以南至交广地区,如若陈叔宝即位后能像其先祖一样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或许陈朝不至于在他手上灭亡,但陈叔宝偏偏是个昏聩之主,不思进取,大兴土木,天天莺歌燕舞,最终把自己玩成了亡国之君。

1、荒废于国家朝政,沉溺于诗词歌赋

陈叔宝为太子时周围就聚集着一大批文人,即位后陈叔宝更是将自己爱好文学的雅好发扬光大,手下文人为了迎合陈叔宝的喜好,更是编纂了《玉台新咏》,专供宫中女性阅读,都是些女性美貌、身体、甚至床笫之欢,作为一国之主天天就喜欢些这玩意,这江山能好了才怪。

2、大兴土木 劳民伤财,满足个人私欲

作为亡国之君的陈叔宝,为了表现自己对后宫妃嫔的宠爱,大兴土木修建了著名的三阁,临春阁、结绮阁、望仙阁中间以复道相连,阁楼高数十丈,珠光宝气令人陶醉,不能自拔。

3、政治上昏庸,滥用小人

陈叔宝不听忠臣治理国家、稳定边疆的谏言,任用小人,肆意收缴将帅兵权分配给文官,致使在隋朝大军下城破国亡,自己也做了亡国之君。

陈叔宝结局:隋朝大军来犯,吓破胆的陈叔宝竟然和自己的两个爱妃躲在一口枯井之中,隋军从枯井中打捞出陈叔宝,掳至长安,受封长城县公,公元604年,陈叔宝病死于洛阳,终年五十二岁,追赠大将军,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云中书翁讲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