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孩子用一生去彌補的陰影,希望引起家長重視,否則追悔莫及

目前流傳比較廣泛的,影響人發展的因素的理論主要有三種。它們分別是內發論、外鑠論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一、內發論

所謂內發論也稱遺傳決定論。他強調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認為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

要孩子用一生去彌補的陰影,希望引起家長重視,否則追悔莫及


持這種觀點的主要人物在古代有我國的孟子,主張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人出生的時候本性是善良的,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才會導致性相近習相遠。

在近代的國外弗洛伊德則是支持內發論的重要人物之一。弗洛伊德認為人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發展的根本動動因。這些理論在他的著作中都有相應的體現。

另一個比較有影響的人物是格賽爾,他提出“成熟勢力說”,認為成熟機制對人的發展起著絕對性的作用,並通過著名的雙生子爬梯實驗,證實了自己的觀點。

在雙生子爬梯實驗中,被試者是一對剛出生46周的同卵雙生子甲和乙。格賽爾先讓甲每天進行10分鐘的爬梯訓練,乙則不進行這種訓練。6周後,甲爬上5級階梯只需要26秒,而乙卻需要45秒。從第7周開始,格賽爾對乙進行連續兩週爬梯訓練,結果乙反而超過了甲,只要10秒鐘就爬上了5級階梯。格塞爾根據這個實驗現象提出了個體發展是由成熟因素決定的。

要孩子用一生去彌補的陰影,希望引起家長重視,否則追悔莫及


成熟機制對教育的影響是比較深遠的,它指導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能超過兒童的成熟機制去教學,也就是教育部極力反對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

部分培育機構為了利潤,大肆宣傳鼓吹,紛紛提前教學,超綱教學,這樣的做法極大地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僅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而且給孩子們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造成童年的陰影,有時候這些陰影需要用孩子成年的一生去彌補,還希望這些能夠引起家長的重視,否則追悔莫及。

二、環境決定論

環境決定論也稱外鑠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人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外在力量,比如環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比較近似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中國的古代,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荀子,荀子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即人性趨向於邪惡,人們善良的行為是後天作為的結果。他主張用禮、義、法度等去引導人的自然本性及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樹立道德觀念去惡向善。

要孩子用一生去彌補的陰影,希望引起家長重視,否則追悔莫及


在西方,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說,即剛出生的嬰兒就如一張白紙,其後天的發展,完全取決於環境的作用。

與此同時,華生還提出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斷:“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祖先的狀況如何,我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

由此可見,外鑠論認為外界環境對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很好地解釋了書香門第這一說法。這也符合政治學中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持久深遠的。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在疫情之下,孩子們居家學習暴露出諸多問題,而一部分人認為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的問題。如果想讓孩子認真學習,家長就得做個好榜樣,首先自己愛學習,肯學習。


要孩子用一生去彌補的陰影,希望引起家長重視,否則追悔莫及


這也正印證了易中天教授的說法,在一次訪談中易中天表示有個家長曾經問他,“我想讓我的孩子像您一樣喜歡讀書,我該怎麼辦?”。易中天的回答是,如果你想讓孩子喜歡看書,你自己就拿一本書在那看。

環境決定論,或者能夠給我們廣大家長以積極的啟示,它提示我們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把家打造成一個溫馨的生活和學習場所,而不是喝酒聚餐,麻將娛樂的場所。

我們可以想象,父母坐在屋裡打麻將,開大音量看電視,孩子又怎麼能踏下心來學習呢?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辯證唯物主義者則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與外部環境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人是能動的實踐主體,沒有個體的積極參與,個體的發展是不能實現的。在客觀條件大致相似的情況下,客體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程度對人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目前為止個人覺得這種認識更加全面,對我們教育事業的指導更加有力。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在當今時代,我們已經有了杜甫所夢寐以求的廣廈千萬間,卻少了很多艱苦奮鬥的寒士。就拿這次疫情來說,在網課的初期網絡系統還不能支持太多的學生上網課,但是經過大家的一致努力,網課系統逐漸趨於穩定,但是有的孩子卻仍然不認真聽課。

要孩子用一生去彌補的陰影,希望引起家長重視,否則追悔莫及


6:30起床打卡,8點還在呼呼大睡,如果這樣,學習成績能好,那是不現實的。也就是說沒有個體的積極參與,個體的發展是不能實現的。

在當前這個最好的時代,大多數人的客觀條件大致相似,每個人的時間是一致的,每天都是24個小時,誰也不多,誰也不少,富人不會多,窮人不會少。但是我依然看到有很多的孩子,沒有那麼努力,反而怨天尤人,怨課程難度大,怨老師不關注,就是沒埋怨自己懶。實際情況是越努力越幸運,在自身不是富二代、家裡沒有礦的情況下,努力學習努力奮鬥是很多人翻身的唯一機會。社交的本質在於價值,考溜鬚拍馬,終難成就大事。

要孩子用一生去彌補的陰影,希望引起家長重視,否則追悔莫及


小結:

當今為人們所認同的影響人發展的因素理論主要有三個,分別是內發論、環境決定論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論。個人還是比較認同多因素相互作用理論,它一方面提醒我們,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強調孩子的積極參與,二者缺一不可。而且在當前情況下,大家主客觀條件大致相似,個人努力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學校要求6:30打卡而您的孩子8點還在矇頭大睡,那就證明您該想想辦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