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如此玄妙:張謇是這樣中狀元的


張謇在歷史上,有兩個標籤最為顯著:一個是

“狀元實業家”,一個是為宣統帝擬退位詔書(也有說是張謇幕僚所作)。


如果沒有“狀元”這個名頭,張謇還會在歷史上如此聲名遠播嗎?


以張謇的在政治和商業上的功績,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是,沒有“狀元”這個名頭,張謇的人生就少了很多傳奇色彩,他所做的事業可能也會少了幾分自信和便利。


王伯恭先生的《蜷廬隨筆》,記載了張謇的這段故事。說得是,張謇和狀元頭銜之間的距離,本來是很遙遠的,但是各種因緣際會、偶然交織,玄妙的命運居然還是選擇了張謇。


清朝把一個本不該給的狀元身份,給了張謇。

張謇把一封退位詔書還給了清朝。

真是一個玄妙接著一個玄妙。

那麼,關於張謇中狀元這件事,到底是怎樣的因緣際會呢?


白話文解釋如下:


黃思永一番操作猛如虎,把張謇從落榜的深淵中撈起


張謇的時代,殿試的規矩也是考卷做完了,就交給收卷人(監考的老師,並非閱卷官啊)。


張謇在殿試考場上寫完了卷子,站起身要交卷。就是這麼巧,有一個監考官叫黃思永,是張謇的老鄉,剛好認識他。看見他要交卷,就很自然地走向他、去收他的卷子。


張謇交了卷子就出考場了,黃思永打開他的卷子一看:喲,卷子中間有一個挖的空白!這顯然是當時寫錯了字,想著一會兒補上,結果忘了補。

這位老鄉黃思永,不知道哪來的膽子,竟然趁人不備,從懷裡取出毛筆,就幫張謇把這個空字給填上了!


這還沒完,再往下一看:呀,這高抬的格式也不對啊!

那時候可是有皇太后和皇帝兩個太陽,如圖所示,行文時候,需要皇太后和皇帝雙抬頭,而且皇太后還要比皇帝更高一格。

可是,張謇的卷子,只給抬了一個“恩"字!而且,還說不清這個字,是給皇帝抬的,還是給皇太后抬的。這是多大的錯誤啊,如果原封不動,視為大不敬,那麼,張謇別說得狀元了,那麻煩可就大了。


結果怎麼樣呢?老鄉黃思永或許是愛張謇之大才心切,竟然又掏出毛筆 ,在他的抬頭“恩”字上面又加了個“聖”字,就把這個錯誤給彌補了。

這得是多有官場經驗,才能完美處理好這樣一個重要細節。


命運如此玄妙:張謇是這樣中狀元的

上面這張圖可以知道當時的版式禮儀。


為什麼當時收張謇卷子的人,就偏偏正好是黃思永呢?

人生際遇就是這樣的難以理解,且又不可假設!


只到了這一步,張謇還不足以成為狀元。

所以,這還不是唯一的玄妙,還有:


官場博弈的特殊規則,繞來繞去,令張謇脫穎而出


剛才說的是收卷人,現在說的是閱卷官,判卷子、定高下的人。


當時閱卷官有8個人。這8個大臣依官職排序:

排第一位的是

張子青(張之洞的堂兄)。

第二的是麟書(多鐸的八世孫)。

排第三的是李鴻藻(雖然和李鴻章一字之差,但其實沒親戚關係,而且還政見不和)。

排第四的是翁同龢。剩下的與主題無關,就不說了。


往年的規矩是,官最大的那個人選中的人,推舉為狀元,官職第二的能定榜眼,第三的能定探花,依次類推。

聽起來很奇怪啊,但當時的潛規則就是這樣的。


可是,張謇那年的情形,就有點複雜了:

張謇是四當家翁同龢極看重的學生,翁同龢就竭力要把張謇推到榜首的位置。大當家張子青當然不開心了,這兩個人就開始對掐了。


二當家麟書表態說:“誰得第一名狀元,你們爭你們搶,我不參與意見了。但是,我看上一個人,這個人的第二名榜眼位置,我可是誰也不讓!”


好,麟書這位躲事兒高高手、官場柔術Superstar,不但保住了自己的一個關鍵名額,而且避免了得罪人。


這樣,實際上是退出了一位關鍵的競爭者。導致四當家翁同龢的話語權上升了一位。

關鍵時刻,也不知道翁同龢又使了什麼妙計,也可能是三當家李鴻藻自己就是想幫張謇一把,總之,李鴻藻就出面來幫翁同龢說話,說我本來看上一個人,也挺厲害,可是我放棄了,我轉而支持張謇這個人中狀元。

這下好了,大當家張子青一對二,打不過,為避免樹敵太多,最後只好勉強同意。


本來,四當家翁同龢的話語權,根本不能與大當家張子青抗衡。

結果,在四位閱卷官的微妙對決中,張謇竟然真的被推上了狀元的位置。


就這樣,四當家翁同龢看重的張謇成了狀元,二當家麟書看中的人已定榜眼,而大當家張子青看中的人就只能屈居探花了。


得大魁者,拼的是才學上的實力,有時拼的也是命運的實力!

等待放榜的張謇,當時肯定不知道自己的這個狀元背後,居然有如此波譎雲詭的故事。


命運如此玄妙:張謇是這樣中狀元的


張謇江蘇南通人(目前也是出學霸的地方),翁同龢江蘇常熟人,兩師徒也算得上老鄉。翁同龢是狀元出身,所以才會有如此的執念,希望自己最得意的學生也需狀元出身。


拋開政見,翁同龢是個大文化人兒,文化世家,詩書畫俱佳,也是個藏書家。藏書室有“一經堂”、“韻齋”,在家鄉祖居有“寶瓠齋”,自己築有“瓶廬”。


張謇就更不用說了,實業成功後致力於開發民智的教育事業,創辦了多所學校。今天上海、江蘇很多大學都和張謇有關係,其家國天下的胸懷真是令人肅然起敬。


科舉制度始於隋唐,終於清末,浩浩蕩蕩幾百年,其間不知裹挾了多少讀書人的金榜題名、抱負得展、或是名落孫山、壯志難酬。得意或者失意,喜怒悲歡種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