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为文,并非易事


执笔为文,并非易事

据我所经历、所观察、所实践而知道的,许多人都是“害怕执笔为文”的,无论学校时写作文,还是工作后写总结、述职报告。

一支笔,拿起来是再轻巧不过了,但若“执笔为文”,特别是写出好水平的文章来,其分量怕是千钧之重了。原因何在?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归结起来,要害在于两点:一是“没有思想”的问题,二是“匮乏逻辑架构能力”的问题。二者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以概念作逻辑思维运动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学校教育的缺憾处:只是“求知”,不发育“思维”;只是“接受”,匮乏“索思”。这样的问题本文就不作更多深入探讨了。我是在阅读《出了象牙之塔》第二节《Essay》时,有所触动而先谈了上述问题。

《Essay》这一节中,厨川白村先生评述了古代和近代以来的

Essay体裁之创作,在本文还是称之为“随笔”为方便。我以为,鲁迅杂文就是中国的典型“随笔”体裁。我想,鲁迅先生在翻译《出了象牙之塔》时,应该从这一节中有所深刻获得的。

厨川白村先生指出,“和小说戏曲诗歌一样”,“随笔”也算是文艺作品之一体裁,只不过是“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托于即兴之笔者”,但“在Essay,比什么都紧要的要件,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个人底人格的色彩,浓厚地表现出来”。这就把“随笔”写作或创作的最为旨要揭示出来了,也是“随笔”写作或创作的最困难点。但我们阅读鲁迅杂文,却是十分鲜明地看到了这一点——于鲁迅杂文中,最可见鲁迅先生的人格色彩。

不过,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怯步,正如厨川白村先生所言:“作为自己告白的文学,用这体裁是最为便当的。既不像在戏曲和小说那样,要操心于结构和作中人物的性格描写之类,也无须像做诗歌似的,劳精敝神于艺术的技巧”,只要“任心闲话”即可,但重要的是要有“作者这人的神情浮动者”,倘没有这样“就无聊”。“随笔”写到极佳,则是“美到如散文诗”一样的。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多有这样的篇章,如《夏三虫》《忽然想到》系列等。

厨川白村先生指出,“最富于此种文字的英吉利文学上,就以这培根为始祖。”培根的随笔是“简洁直接”的特点,这在读过培根随笔的人,是不难理解的。鲁迅先生的随笔杂文,则是既有简洁直接的,也有“很明细”,“多滑稽”和冷嘲、热讽的。

“随笔”,可谓文学的“入门之笔”,最在随心随性。所以,厨川白村先生才说“因时代,因人,各有不同的体裁的”。这其中的“体裁”,就是作者“个人底人格的色彩”。可以说,没有人格色彩的“随笔”,不仅是无聊的,也是不值得他人阅读的。鲁迅先生杂文为什么哪么耐读呢?就因为每一篇都显示了鲁迅先生的人格色彩。

执笔为文,并非易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