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何园;宋夹城历史

扬州历史悠久,景色优美,大明寺的千年古迹,瘦西湖的旖旎风光,何园的晚清第一园,宋夹城的历史沉淀。

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城濠连缀而成的带状景观。清乾隆年间,扬州的盐业兴盛,瘦西湖由于年长日久,湖心淤塞,盐商便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兴建起许多亭台楼阁。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后,扬州盐业衰退,湖上园林也逐渐萧条荒废。

1980年春,为迎接日本国宝鉴真像回扬巡展,市革命委员会发动单位集资,组织郊区农民全面疏浚北城河西段(新北门以西)至大明寺山脚下约4公里河床,并拓宽莲花桥至熙春台一段湖面,挖土6.2万立方米。后又恢复了二十四桥、熙春台、卷石洞天等景点。

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何园;宋夹城历史

五亭桥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

大明寺之所以名扬海内外,其悠久历史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里曾经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鉴真和尚。


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何园;宋夹城历史

大明寺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

清同治元年(1862年),何园始建,旧址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 "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主要特色是充分发挥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少有的景观。


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何园;宋夹城历史

何园

宋夹城,扬州宋代有“一地三城”之说,分别为宋大城、宋夹城、宝祐城。而宋夹城在宝祐城和宋大城之间,呈南部略偏东、北部略偏西的狭长方形,至今已有近800多年历史,虽然后来经历战乱等历史因素影响,但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见。如今的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就是在原址上复建的。

北宋、南宋瓮城外砖铺路面倒是历史的原状,都是立砖铺地,不仅路牙严整,路面逞中高边低的弧状,且砖与砖之间排列整齐,错落规矩,北宋路面车辙痕迹深凹,路面损坏严重,证明了北宋社会安宁,经济繁荣。南宋路面辙浅,路面平,分明战乱频仍,经济萧条,人口稀少的原因。

现宋夹城已开发为体育休闲公园。

扬州瘦西湖;大明寺;何园;宋夹城历史

宋夹城

以上是扬州几个代表性的景点,值得一玩。‘’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