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原来,我们是奔虎丘山而去的,到了山那边,问了村民才知道那叫“仙翁山”。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此前,对于澄海的仙翁山我们从未听闻。虎丘山倒是常听,因其名气大,总与千年古村落程洋冈联系在一起,所以心向往之。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百度一下,网上基本没怎么介绍此山的,可见它确实不太引人注意。细查之下,才弄清楚仙翁山原来也是程洋冈的一个景点,又称尖缨山,因形似古代将军头盔及盔上尖缨而得名。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后来多次问询,终于知道仙翁山与虎丘山毗邻,从程洋冈虎丘山那边可以到达这座小山。不过我们走的是另一条路,是从另一个村子、另一个方向登上仙翁山的。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穿乡过里,沿着村子后面那条有点坑洼的黄土路缓缓而行。路旁草长水静,芦苇轻荡,野花自开,蜂蝶轻唱,午后的热风熏得人有些微醉。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田里的水稻正抽穗、花生正开着花,绿意盎然,生机勃 发,一派宁静平和的田园风光,想起范成大的“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倒也应景。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绕着弯弯的水泥路上行,正是初夏时节,山间相思黄花绽 放,树下“山草”(蕨类植物)繁茂,木香混和着带点涩味的花香扑面而来,让人顿感神清气爽。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半山上的庙宇前面建有一座仙翁亭,此时亭中寂静无人,只有偶尔吹过的风在轻轻作响。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仙翁亭外看似贫瘠的黄土里,长着一小片叫不出知名的花草,红花娇嫩,绿叶簇拥,风姿绰约。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踩着石阶拾级而上,天气微热,山上树高蝉鸣,林木荫蓊 ,行人稀少,环境清幽使人心生凉意。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林间有人正栽树,给静谧的山间增添了一股生气。石路洁净,曲径通幽,山岩耸秀,平常景物却给人十分愉悦的感受。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意外的是,山上的岩石竟有多处不同风格的石刻,给自然风光平添一份浓郁的人文风情,难怪仙翁山也包括在程洋冈的景点之中。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据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避居程洋冈。“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来自《易经》,至于此字是不是他所题,由于个人孤陋寡闻,尚未得知。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尚未理解透彻的,还有其它一些石刻文字,只当是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粗浅领会仙翁山以及程洋冈古村的一种文化吧。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山很小,走不了多久就登顶。看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话形容仙翁山甚为贴切,难怪山上的庙宇匾上写着“山不在高”这四字。山巅岩石颇为险峻,仙翁像就矗立于这簇巨石之上。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仙翁像左侧,巉岩壁立,巨石之上书有“玉署洞”三字。因地形险狭,没去细找洞口究竟在哪里。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玉署洞”附近长有一种植物,叶子双面长刺,颇觉新奇,故折下细观,见识广者称:两面针。平时总闻此名,却不想今天才在这里见到实物。

澄海有座仙翁山,山上文人石刻无数,叹为观止!

一路走来,有山有水,林密人稀,风景清幽,自然、人文景观交融,倒也不枉此行。沿着原路下山,路边宁静依旧,只见村边鸡鹅各自悠闲地踱步,偶尔引颈高歌,在仙翁山下过着它们怡然自得的生活。

声明:此文由“那年”所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潮汕文化,若有问题,请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