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活了几千岁,就为让你们做表情包搞笑的?

对今人来说,把自己活成表情包是自嘲。而看看博物馆里那些年岁动辄以百千计算的文物们在近两年的遭遇,就能理解此话所言非虚。“物老成精”这是古人想当然的怪念头——毕竟活了这么久,不兴妖作怪一下儿都对不起自己这把年岁。

文物活了几千岁,就为让你们做表情包搞笑的?

“宝宝心里苦”,来自甘肃博物馆推出的表情包,真身是西汉木侍俑(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

本来,博物馆给人的感觉一向是庄严肃穆,在高冷建筑物竞赛中百分百名列前茅。

想象一下儿那被阴翳充塞的昏暗展厅,只有几束黯淡的灯光照亮水晶棺一般的玻璃展柜,安卧其中的文物个个像是《格林童话》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睡美人,只配用目光来轻轻抚摸,绝不可心生邪念玷污它们千年岁月赋予的高贵气质。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曾亲眼见证人类历史中那些辉煌伟大的时代,即使只是片砖寸瓦,都不可等闲视之。

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无不屏气缄口,在看过展牌介绍,惊叹完先人匠心妙手的智慧结晶后,便满怀敬意地退身下堂——自现代意义的博物馆诞生的四百余年来,这几乎可以说是参观标配。

文物活了几千岁,就为让你们做表情包搞笑的?

“新石器时代的双摄手机”(石铲),你站在柜前拍博物,博物后的古人在拍你?

但突然之间,一向以高冷姿态示人的博物馆猝然屈尊降贵,由神圣不可亵慢的文明殿堂变成网红打卡圣地。那些昔日只堪怀着敬畏之心凝神端视的文物也纷纷华丽转型,直到此时,人们才猛然发现,千年面纱之下隐藏的居然是一颗装嗲卖萌的粉红少女心。

四千年前的石雕人面摆出了最囧的表情,三千五百年前的青铜钺拥有最耿直的笑容,殷商王后妇好饮酒的鸮尊则成了最时尚的萌宠。

文物活了几千岁,就为让你们做表情包搞笑的?

网络流行表情包。青铜般的笑声,你听到了吗?

昔日大气也不敢喘的博物馆里如今一派欢声笑语,蜂拥而至的参观者挤满了昔日冷清空旷的展厅,拿起相机对准被冷落不知多久的文物们一通狂拍,几乎每个能引起搞笑联想的文物都在拍难逃,之后,它们或被加上搞笑文字,或被做成GIF动图,成了网上红极一时的文物表情包。

甚至就在本文作者完稿几个小时前,他在敦煌博物馆里采访时,就遭遇了一场文物表情包狩猎活动,那是博物馆里展出的一整面汉代古墓砖墙。如果单看展示牌,这堵砖墙可谓平平无奇,光是它那一长串编号“91DXF-M1号墓”就让人哈欠连连。

但神奇的是一位参观者居然在上面发现了一张脸,确切地说,是许多张脸,都摆出一副表情,双眼圆睁,龇牙咧嘴,牙齿还都参差不齐,如此夸张的表情,就正如一位忙着把它拍下来当成表情包的参观者对她男朋友说的那样:“真是太魔性了!”

确实很魔性。

01

别看我们设计了表情包

你们的笑点,我们永远get不到

文物活了几千岁,就为让你们做表情包搞笑的?

魔性之脸(李夏恩拍摄于敦煌博物馆)

诚然中国人有种崇古迷信,相信古人拥有超越现代人无法企及的神秘智慧。那些高举传统文化大旗的所谓祖传N代秘方药酒,以及屡遭曝光却照吃照喝终不悔,为伊消得肾衰竭的养生汤药,就是这种崇古癖的明证。但老祖宗就真的智慧到能预见后代子孙能发明出一种叫表情包的东西,所以特意炮制出这么多原材料好在几千年后刷一遍存在感?

每当这个念头闪现,那句文化史家罗伯特·达恩顿的名言就会跳出脑际:“对现代人来说,过去是异邦。”我们确实是那些文物表情包原料制造者的后代子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和他们就心心相通。

笑点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那些让他们乐不可支的段子未必就会触到我们的笑穴。不妨举个较近的例子。晚明冯梦龙编纂的笑话集《古今笑》里就有这样一个段子:

“一僧从雪中来。唐六如(即唐伯虎,号六如居士)戏之曰:‘闻孟老相期郊外寻梅,信乎?’僧曰:‘非孟也,张也。’六如曰:‘张公多颠倒,大须防之。’时有匿笑者。僧悟云:‘却被唐公弄我半日!’六如曰:‘怪道硬将起来。’”


这个笑话有什么好笑的?我们笑不出来。但如果讲给四百年前的祖先听,他们会笑得前仰后合。这则笑话是唐伯虎拐弯抹角把和尚比作秃驴,而且起码绕了三个弯,包含两则古人非常熟悉但今人却很陌生的典故。

唐伯虎的第一句话“闻孟老相期郊外寻梅”是引用《北梦琐言》里孟浩然骑驴踏雪寻梅的典故。而第二句“张公多颠倒,大须防之”,则是指八仙中的张果老倒骑驴。第三句话“怪道硬将起来”还是个荤段子,“硬将起来”指的是”那话儿“。因为和尚说”弄我半日“里的”弄“在明清俗语里,既有戏弄的意思,也有情色意味玩弄的意思。

看懂一则古代笑话要花这么长篇幅解释,就算弄明白了,笑容也就早在冷笑话的凛凛寒风中冻死在神经递质的中途了。以今视古如此,以古视今亦复如是,那些让我们今天觉得搞怪好笑的文物表情包,在古人眼中恐怕只是个稀松平常的无聊玩意,不仅笑不出来,甚至可能会不屑一顾。

文物活了几千岁,就为让你们做表情包搞笑的?

清代挑耳罗汉:“你说啥我听不见”。

他们在制造这些东西时,完全不会想到后辈子孙会把这些物什当成宝贝一样供在博物馆里,还要聚众围观举起手机拍照。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物表情包的出现可以说是古人今人心意不通造成的一个有趣的误解。尽管这个结论,多少会让那些指望通过文物表情包重新发现古代文明的人士感到失望,但探究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或许更有意趣,因为文物表情包至少激发出一种好奇心,让人想知道它们的创造者究竟是怎么想的。

而如果那些创造者真的可以现身说法,那么他们给出的第一个原因或许就是——“都别笑了,我们很严肃的呢!”

02

都别笑了,我们很严肃的呢!

甘肃博物馆的网红文物表情包里,那个吐着舌头说“略略略”的仰韶文化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尤为惟妙惟肖。当然,它那条吐出的舌头是为了效果加上的动画。但文物表情包里,吐舌头的可着实不少。

从楚墓中吐出舌头几乎垂到地面的镇墓兽,到汉墓中吐舌头的俑人,南朝墓地中吐舌头的石辟邪和石天禄,乃至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绘制的《天王送子图》里,都有个吐着舌头的鬼神在手舞足蹈。

“真身是我!”

文物活了几千岁,就为让你们做表情包搞笑的?

文物活了几千岁,就为让你们做表情包搞笑的?

甘肃博物馆推出的网红文物表情包“略略略”,真身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文物活了几千岁,就为让你们做表情包搞笑的?

传吴道子绘《天王送子图》中吐舌头的两个鬼神。

这么多吐舌头的文物,难道它们都在对我们这些参观者说“略略略”?这难道是古人集体有意策划的一个羞辱后代的庞大工程?

事实当然不如此,古人不会有这么孩子气。他们在创造这些吐舌头的形象时,是出于一个很严肃的目的:舌头具有震慑性的法力。

柔软的舌头为何具有如此威力?在古人眼中,舌头不仅仅是一条柔软的粉红色肉条,而且具有特殊意义。

总结:每个文物都是一个象征,我们还是不要那它们开玩笑了。要好好保存。

此文章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