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和田玉收藏最大的風險

  面對井噴一樣的和田玉籽料原石行情,和屢屢創出新高的天價成交記錄。籽料市場的表現足以讓已經開始收藏的人們沸騰,和未踏入收藏領域的人們蠢蠢欲動。很多人開始從新審視自己的藏品,夢想能從中發現驚天大漏。

淺析和田玉收藏最大的風險



  中國曆代的收藏史中共有三次收藏高潮,分別出現於北宋末年,康乾盛世,和清末民初。這些收藏高潮大多指的是帶有文物性質的古玩,然而和田玉的這次收藏高潮有人預測是中國收藏史上第四次高潮。這次高潮的來臨新聞媒體的推波助瀾,功不可沒。更多的媒體聚焦在各大拍場那振奮人心的消息,和不斷傳出的天價成交記錄。

淺析和田玉收藏最大的風險



  在這波漲價潮的背後,媒體的報導應該全面正規和規範,不能只偏重火熱的一面,更應該提醒大部分藏家通過收藏達到一夜暴富是不現實的。有職業道德的新聞工作者從來不會為了博眼球發表一些未經證實,以訛傳訛的虛假交易,使得剛剛踏入收藏的人群失去理智,造成極大的損失。

淺析和田玉收藏最大的風險



  在當今的市場上,隨著信息的發展價格的越來越透明,市場上撿漏很難了,真正意義上的撿漏是以市場價格買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東西,就算撿漏了。妄想以幾百塊幾千塊錢可以撿到價值幾萬甚至幾十萬我不敢說沒有,只能說很難,難到和中彩票沒啥區別。

淺析和田玉收藏最大的風險




  現在收藏者的陣容猶如金字塔一樣,塔尖上是少數有經濟實力和眼力的藏家,他們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專業知識或者有實戰型的業界精英為其長眼。這些人往往是某些天價消息的製造者,也是在收藏食物鏈頂端的存在。在金字塔的底部是大多數經濟實力並不雄厚,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的群體,他們是收藏領域風險最大的高危人群。他們最大的風險是以藏品的價格買到普品。

淺析和田玉收藏最大的風險



  收藏者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能人云亦云,今天某媒體說這個漲價了就去收藏這個,明天說那個品種漲價了又去收藏那個。到頭來買了一堆普品,很難享受到收藏升值的紅利。和田玉的收藏並不是簡單的拿錢換玉,而是拿錢換學問。能夠走到最後的藏家,也許不是經濟實力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具有對市場高度的前瞻性並堅持到最後的。我們一路的努力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只是為了不讓這個世界改變我們收藏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