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最近在家重温十几年前风靡大街小巷的电视剧《蜗居》。

十几年前看这部剧,年少的我看到的是大城市下,小人物为了有安身之地的辛酸苦辣,看到的是"房价""拜金"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但十几年后,以一个母亲的身份的我再看这部剧,看到的却是暗含在其中的育儿真理。

养女儿,真的不能像剧中女主角郭家这么养,海藻的人生悲剧,并非贪慕虚荣咎由自取,究其根本,家庭的养育方式才是她悲剧的罪魁祸首。

01

包办型家庭,让孩子依赖成自然

在电视剧中,海藻刚出场的时候,是一个只会埋头做题的高三学生。关于她的前途,她的父母和姐姐产生了争执,她的父母想让她留在身边,而她的姐姐想让她到大城市闯荡。而她全程欲言又止,但从没发表过意见。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海藻动过回老家的念头,却被海萍强行拦住了,而她也毫不意外的顺着姐姐的意思继续留在繁忙的大城市里漂泊。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在海藻的人生中,父母和姐姐就是她的方向标,从小被父母和姐姐包办了一切的她,丢失了自己的话语权和独立的想法。

她如同一个听话的木偶,一举一动都依靠着别人掌控,这就导致她没有独立意识,依赖性强。

她依赖于男朋友的给的爱情,依赖于情人给的物质,还依赖父母姐姐给的归属感。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也因为她对姐姐的过分依赖,让两姐妹之间没有界限,她将姐姐的一切放在自己之前,如同另一个被洗脑了的"樊胜美",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爱情,也要强迫男朋友借钱给姐姐买房。

她将自己的自我认同感和家人绑在一起,仿佛只有牺牲自我,才是对照顾着自己长大的姐姐最好的回报。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但其实我们培养孩子,并不是想要他们牺牲自我给父母什么回报,孩子能过好自己的独立生活,长大成才,就是对家长最好的回报。

而孩子能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下,产生独立自我的思考意识,才能在离开家庭舒适区的时候,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在过上真正安稳的生活。

02

穷养孩子,让孩子的见识也穷了

在海藻当小三的事情被家里人知道后,她妈妈叹息着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她将海藻的行差搭错简简单单的归咎于家庭的贫穷,归咎于自己的有心无力,这是非常逃避责任的。

贫穷家的女儿千千万万,但贪图富贵去做小三的女生寥寥无几,相反,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的女生大有人在。

那为什么同样是穷养,有的人像郭家一样穷养出了给块糖果就跟着跑的女儿,有的人却穷养出了飞上枝头的凤凰呢?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那是因为穷养,不代表穷了孩子的见识,物质世界给再多都没有极限,但精神世界却无穷尽的给人最大的支柱。

即使是富养女儿,注重物质富养的和注重精神的富养也是不一样的。

陆小曼的父母注重物质富养,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将所有最好的东西捧到孩子身边,将她圈养成一个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没有见识,刁蛮任性。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徐志摩。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但富养于精神的林徽因早就在父亲的带领下见识过更广阔的天空,明白更为深刻的人生道理,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于是即使略有心动,也依然拒绝了徐志摩,不让爱情迷失了自己的底线。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我们说的女儿的富养,不是真的要给她物质上无穷尽的满足,而是要给孩子培养出见识、富养出思想,这些不仅可以让她们不在物质的世界迷失,也可以在困难的生存环境中寻找出路。

03

拿孩子做对比,最伤孩子的心

就像观众在看剧的时候,会忍不住拿姐姐海萍的勤劳朴素和妹妹海藻贪图虚荣做对比,同样的,她们的妈妈也一直喜欢拿两姐妹来做对比。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剧开头的时候,郭妈妈就拿着两个孩子做比对,说海藻不如姐姐海萍大胆勇敢,因此反对她去大城市生活,我想海藻忤逆母亲的意思,非要去大城市打拼,除了听取姐姐的意见,更多的是想要证明给妈妈看吧。

海藻的一生,都在追寻那个看起来更加鲜活勇敢的姐姐,而因为父母总是拿她们做比较,让自卑的海藻觉得姐姐都过不上的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锦衣玉食、安居乐业理想生活更是她的遥不可及,于是海藻也不顾一切的去追求,最后迷失了自己。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有二胎的家庭,父母总是会不自觉的拿两个孩子做对比,就算是独生子女,也避免不了被拿去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但其实最伤孩子心、最容易激发孩子叛逆之心的,就是拿孩子做对比了。

在综艺节目《少年说》里,有一个学霸级别的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也坦言,在她的父母口中也存在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即使自己各科成绩都很优越,可是父母却还是拿自己的弱势科目——体育去比较。

重看《蜗居》,才发现里面藏着育儿真谛

就像这个孩子在节目中控诉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敌人应该是过去的自己,而不是永远比自己优秀的那些"人外有人"。

在孩子成长路上,不拿孩子与他人比较,让孩子明白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绝世珍宝,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生活中不轻贱自己,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

生活,并不是有一套房就能够永远安稳,同样,养一个孩子,也并不是给一口饭吃就是养育孩子的全部

我们要做好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引导孩子成长成有独立思想,自尊自爱的好孩子,而这并不需要我们给予孩子多少的物质,投入多少的钱财,只需要用爱、花心思去养育,再贫瘠的土地也能开出靓丽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