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华夏文化千秋万代?4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大家都知道,关于四大文明古国有埃及、印度和巴比伦,但是关于这三个国家的文化,不得不给国名之前加上一个古字。因为流传过程中,被各种因素阻断了本国文化继续留存下来。

虽然中国处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作为4个国家当中唯一没有被掐断自身文化的国家,其文化特色依旧一脉相承。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华夏文化千秋万代?4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那有人会问为什么剩下三个国家的文化出现了断层呢?

首先要说一下消失的共性。在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中的古人类,他们能够保持住自己的文化,需要经受住很大的考验。

第1点需要在内忧外患的时候能够让国家重新稳定,第2点在于战争或文明交流过程中是否能够经受住病毒或各种瘟疫的感染,如果身体素质稍微差一些,很有可能会造成大规模感染。第3点又不得不提到地理位置,为什么中国古代需要修建大规模的万里长城,不仅是为了加强山地的优势,有利于防守南北方敌军的突袭,做好防御工作。同时也是为了能够监测好军队的动向,以便提前做好战略部署。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华夏文化千秋万代?4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在逐步细化的说一下三大文明古国消失的具体原因。

古埃及在其政治治理原则上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暴力且血腥的文化冲突,引发了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最终给了其他文化侵占古埃及的机会。另外古埃及又处于尼罗河文化的分支,若尼罗河洪水治理不当,很有可能因其泛滥而成灾害。第3点在于,古埃及附近的地中海和尼罗河已经成为当时比较盛行的海航交通,所以便利的交通环境为人口迁徙和疾病的带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华夏文化千秋万代?4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古巴比伦逐渐走向灭亡,主要是因为生态没有把持好。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国内的很多农耕文化变成了沙漠荒地。第二,古巴比伦在哈姆拉比统治之后,政治力量逐渐得到削弱,国家也处于内忧外患的局势,加上农耕文化供给不足,又造成了国力衰退。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华夏文化千秋万代?4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古印度文明的灭亡,主要是因为这个国家长期遭受异族侵占。所以古印度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是要面对大量的侵略历史,只要在任何一次侵占中他们无法抵抗,自然就会造成文明灭亡。而古印度在公元200年的时候,孔雀王朝就已经走向了覆灭,从此之后,古印度文化不断遭受其他文化的入侵,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印度国。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华夏文化千秋万代?4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华夏文明能千秋万代呢?4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个优势就是掌握了自己的地理优势。中国面积之大包含了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群山等地势,又加上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愿意在群山上修建长城,在水利发达地区修建水库和灵渠等工程。这些工程不仅看起来是为了方便居民的生活作息,其实退一万步讲也可以保证其他文化的入侵。

所以有人说即便是外国的蝗虫太厉害,但是它们想到中国来必须要飞过青藏高原,它们有胆量就来吧,我们倒是不怕。网民们说这句话的底气正是看中了中国地势之优越。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华夏文化千秋万代?4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的第二大优势在于人口旺盛。在古代汉朝时,人口就已经接近6000万,这是在西欧和东南亚几个国家加起来才能够得到的总和。如果军力实在不强或科技发达水平不足,那么就是以弱欺强。试想小学生都明白,谁会愿意一个人去打10个人呢?

第三大优势在于中华文明善于记录历史。古人把语言发展到文字,再发展到记录,再发展到书籍,这样一系列的演进,是为了帮助中华文化形成一脉相承的局势,帮助在不同时期的中华子女能够得到文化的传承,而文字的记录也方便了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华夏文化千秋万代?4大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中华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有很多执权者能够在执政期间完成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大一统,正是因为一脉相承的传统意识是大家心底的共鸣。

最后一点不能忽视中华文明应对战争时的态度。任何一时期任何一国家都有可能会面临侵略和被侵略的可能,中国文明也是如此。不论在历史任何一时期当中,中国遇到哪一国家的侵略,最烂的结局也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下场,追根结底还是维护住了中华文化的传承,而并非被完全替代。

现在有很多明星选择放弃中国国籍的权利,认为发达国家的国籍更好,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大的优势,却不知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其坚韧性和巨大魅力都得到了历史的验证,有什么理由不为之感到骄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