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心理问题,其实需要的是打持久战的精神

问题的提出

开一个脑洞,如果把心理问题比喻成每个人要面对的一场战争。(仅一个脑洞思考,欢迎各位来辩)

那其实这种战争和历史上真实的战争是不一样的。

首先面对的敌人依旧是每个人自己,且各个阶段会不一样,每个人的状态也会不一样。

它因环境不同,背景不同,时间不同,最终的呈现状态也不一样。产生的悲欢也很难相通。

但却和所有承受战争苦难的人们的愿望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这场战争胜利。

而我顺着这个脑洞往下想。

那其实到目前发展的各个咨询理论流派,都是给出的战略方针。

首先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像是战争的研究者,研究我们心理问题的起源。寄希望于通过拆解问题背后的根源,将内心的冲突,背后的潜意识,童年的创伤,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表达出来,且在咨询过程中,重新演绎成长一遍。打通一个个创伤,以及了解背后的意义。达到人格的完整自由化。

知己知彼,帮助我们观看着敌我力量。

不过有时候我看精神分析,总觉得,似乎敌人力量太强大,就像冰山理论,沉下来那么一大坨都是潜意识,咋斗。且似乎不断给我洗脑,童年决定了很多东西。

但不可否认,咨询过程中,遇到解不开的问题,顺着精神分析的思维方式,倒是可以看到一些问题的面貌。

而认知流派。

把敌人认为是我们思维的歪曲。于是寄希望于我们调整认知,改变行为,从而赢得这场战争。

很明显,到目前为止,认知流派有没有取得解决这场战争的全线胜利不知道。但知道的是至少取得了咨询界的共识,它发展的朝气蓬勃,且贝克对抑郁症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实证结果很明显,治愈率高。

不像精神分析理论日渐被束之高阁。

而人本主义。

在我看来,就像我们寄希望于用一种温暖美好的关系,去感化这个敌人。

让自己的问题,得到舒舒服服的被理解,被尊重,被无条件关注和爱。转而敌人开始投降。

且人本主义,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潜能的力量。因此它是想象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和心理问题,我们自己的力量足够强大到可以包容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

其实本质上是正确的,我们积极接纳自己,爱自己,做一切实现自己潜能的事情,那心理问题不就不攻自破么?

接下来说一个流派,森田主义疗法。

这个疗法就像这场战争的投降派。但不是贬义哦。

它的想法其实很高明。就是你学会放弃所有改变的念头,和敌人和平共处。

其特点就像小时候看的一个电视片段,有很多人说,不好了日本鬼子要进城了,要改朝换代了。一个卖卤煮的老板淡定的说,那日本鬼子来了不也要吃一口我们这个卤煮么?

这么多年了,皇帝没了,袁世凯来了,国民政府来了,我家这个摊子一直在呀。你说究竟有啥区别。

是呀,如果我们每个人接受这套理论,投降给自己的心理问题,不做反应,不努力去解决问题。带着问题继续生活,你说是不是一种胜利。听起来怎么这么阿Q。哈哈。我个人很喜欢森田疗法的,无为而治颇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劲头。

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更厉害了。

他的目的论说,没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我们为了某个目的是建构的。

就像社交恐惧,你因为不想社交于是让自己体会着痛苦。

你如果设立你自己的目的,去和人聊天,那就去。就OK。

第一次听到这个我觉得扯吧,但现在却越来越有些觉得这个想法也是很神奇的战略。

世上本没有敌人,我们可以不管,只需要想好,我们的目的,去做就行,中间的无非都是曲折的道路。面对就可

还有很多理论,分支流派。方法,假设不一样,应对方式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指导的便也不一样。

我在咨询的过程中,会尝试用各个流派去理解来访者的问题一遍,而后和来访者尝试出对他适合的解法。但无论那种解法。

我们都要面对以下两个观念的辩驳。

2. 驳斥失败论和速胜论

我这么些年,面对心理问题这场战争的经验告诉我。有两个观念不对:一是失败论。也就是我们无法战胜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一切努力都会失败,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咨询都用处不大

二是速胜论。

认为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有某种灵丹妙药可以很快的解决。如果没有那要么是咨询师功力不够,要么是方法不对。

这两种观点,前者产生妥协悲观的倾向,后者急于求成,产生轻敌的念头。都是从主观片面的思考问题,一言以蔽之,不科学的。

我知道有很多人的痛苦一上来,就说自己痛苦里几十年,什么方法都尝试过了,仅仅和咨询师聊个天,就能减轻痛苦么?

其实结论是不一定。

咨询比较只是一种方法,有其局限性。但已有一些研究证明,心理治疗和咨询的疗效性。

这是事实,因此所有心理问题这场战争。必然不会全部失败。必然有胜利的可能性,且并不是很低的可能性。因此一切想着注定失败的观念,我想会一直存在于一些人心中。就像8年抗战,没成功前,总有失败主义嘛。于是心理问题这场战争也一样。在你没有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前,你会不断的有失败的念头。会觉得这个方法有没有用,会不会有效果。

我之所以认为这个观念需要驳斥,是因为这个失败主义的观念,除了让你心情不好,不产生积极行为和意义,因此,要想赢得这场战争,我们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慢慢来,各种尝试。

第二种观念,寄托于快速解决心理问题这个观念。

我想历来是我们的渴望。但不好意思,我也曾想弄出一个快速可操作的药丸出来。

没找到。哪怕有两个来访者,一前一后,问题一样,前者好了。后者也不一定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好起来。

于是得先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这个地方就得花很多时间,之后要实施方案,调整方案,改变维持改变。一套流程下来,想快也是不能的。

因此,想要快速解决问题。那是不可以的。

那现在就回到基本问题了。

我们能战胜心理问题么?答案是能。最后胜利的是我们,

那我们可以快速取得胜利么?答案是不能,面对心理问题这场战争,一定是持久战。

之所以提出面对心理问题,需要做好持久的准备。

是因为,心理问题和我们自身处于一体。

而持久战的根本原则是,我们需得尽一切能量增强自身的力量,而后尽一切方法,瓦解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想法和行为。

于是会有以下三个阶段:

1现状:敌人力量强大

来咨询的,被问题困扰的,基本上都会是一串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

无论症状,表现是什么。都必然会要到,生活受到了影响,主观上痛苦,社会功能受到了损害。才会正视这个问题。

因此这个阶段,是心理问题占了上风,它在进攻,而我们的策略是防守的阶段。

于是防守中先摸清心理问题是什么。

拿抑郁症举例。

它的表现是,情绪低落,意志减退,行为迟缓。

因此我们要搞清楚,哪些情况下,情绪低落哪些情况下,情绪又好一点。一天24小时,有没有规律。

生活中有哪些刺激因素,又有哪些资源可用。

这些摸清了。

就到第二个阶段

中间阶段:平衡

简单来说,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增强自身力量,瓦解敌人力量。

比如第一阶段,搞清楚了,上午会情绪更不好些。而晚上却好一些。那就早上尽量让自己休息,不接受刺激。而晚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自己增强自己的力量。

运动,规律三餐。

比如,家人如果会刺激自身的抑郁反应,就暂时,和家人商量或者自己屏蔽一些刺激。

而如果发现自己看书,咨询,散步这些可以让自己舒服一点,那就情绪好一点的时候多做。

慢慢恢复自己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不去伤害自己,拧巴自己。

疏通过往的伤害。找出让自己恢复的一些方法,并行动。

哪些想法产生积极的行为,记录下来,多想想。

哪些想法会产生消极悲伤的行为,就让它自由来去不去管。

第三阶段:我强敌弱

在第二阶段不断的尝试中,会慢慢知道,什么时候做哪些事情,会让自己舒服一点。

而这个常识过程中,慢慢想清楚,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未来要做的走的方向是什么。

且慢慢让身体精力,健康都开始恢复起来。

就可以慢慢尝试重建自己的生活,生活方式,工作或如何学习,都遵循着劳逸结合的姿态。轻松自在的往前走。

走在想走的路上。

这场战争便取得了胜利。

总的来说,持久战的原则就是,做两件事,一是增强自身力量。二是减弱敌人力量。

增强自身力量,有两种。一是依靠自己。二是依靠他人和一些资源。

培养正确的想法和行为。比如我们会知道,早睡早起会对身体好。于是尽一起力量,形成这个习惯,比如我们知道待在哪些人身边会舒服一些,就去,那种条件下会好一些,就设定这些条件。

自己无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就找个咨询师,一起来面对和解决。

看到和做到更多好的行为,以及发现自己的好的想法,

减弱敌人力量。

比如自责会让自己更难有动力,那就尝试接纳自己看看。

比如做这件事,这个刺激会让自己不舒服,那就先暂停去那些场所和停下来做这件事,换一种平和的事情。

我在想,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去面对所有的心理战争。

相信自己最后能赢,但需要花一段时间去面对,了解,强大自身。积累胜利瓦解心理问题的形成条件。

那我们必不会败。

理智和美好都在路上等着我们。

仅以此文,致敬毛爷爷的《论持久战》

他的文章,逻辑严密,论证清晰。讲明了我们要做的事情便是建立国内抗战的统一战线。

其实我想面对新冠病毒也是一样。

全世界,必须要正视这场战争,而后做好全人类的统一战线。

晤这个我就不说啦,毕竟不在位置上,也不知道具体信息。只能做好自己,而后等待最终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